图书介绍
模拟与汉魏六朝文学嬗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恩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912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汉代~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模拟与汉魏六朝文学嬗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古代研究述评2
二 现当代研究述评11
三 本书的思路与方法14
上编21
第一章 模拟的概念与性质21
第一节 模拟的界定21
一 拟作的界定21
二 模拟与代言27
三 模拟与抄袭剽窃30
四 模拟与文学继承32
第二节 模拟的特性35
一 模拟的创作特性35
二 模拟的批评特性40
三 模拟的传播特性43
第二章 模拟的理论基础48
第一节 模拟与原始崇拜48
第二节 模拟与儒家复古思想53
第三节 模拟与道家复古思想58
第三章 模拟的发生过程62
第一节 模拟对象的选择62
第二节 服务于模拟的阅读67
第三节 拟作“赋形”70
第四章 模拟之作的类型75
第一节 字模句拟之作75
第二节 拟意之作79
第三节 拟体之作84
第四节 泛拟之作88
第五节 拟作类型的历史演进90
第五章 模拟与文学史演进95
第一节 模拟者的文学史意识95
一 模拟者对传统的认同95
二 模拟者对传统的修正99
第二节 模拟参与文学史演进的方式105
一 纵向模拟与横向模拟106
二 跟随性模拟与改良性模拟110
下编119
第六章 模拟与汉代辞赋119
第一节 汉代拟骚之作的文体价值122
一 楚辞的传播与拟骚者的文体意识123
二 拟骚之作与楚辞的体式规范125
三 拟骚之作与楚辞的文体内涵129
四 《楚辞》编纂与拟骚之作文体价值的确认131
第二节 司马相如拟作与汉赋定型134
一 模拟与主客问答体式的定型134
二 模拟与赋之铺陈手法137
三 模拟与赋之丽辞141
四 模拟与赋之句式143
第三节 扬雄的模拟与汉赋变革146
一 模拟与“赋家之能事”147
二 模拟与扬雄对赋论的反思150
三 后期模拟与汉赋变革153
第四节 张衡的拟作与汉赋转型156
一 早期模拟汉大赋的得失156
二 言志赋的模拟创作159
三 模拟改制与抒情诗赋的出现163
第七章 模拟与建安文学167
第一节 曹植的模拟与其个人成长168
一 对汉赋的模拟与“词彩华茂”169
二 对《楚辞》的模拟与“情兼雅怨”172
三 模拟与《洛神赋》的集大成174
四 模拟与创作经验的迁移177
第二节 模拟与建安文风181
一 建安同题共作与横向模拟181
二 横向模拟与建安文学的题材类型183
三 横向模拟与建安作家的创作模式186
四 横向模拟与建安风骨189
第八章 模拟与晋代文学194
第一节 傅玄拟作与魏晋之际文学变迁196
一 入晋前的拟赋与儒家文学观197
二 傅玄的拟骚体和拟古乐府200
三 傅玄入晋后的拟作与西晋文风204
第二节 陆机模拟与“诗缘情而绮靡”207
一 从“得其用心”到“自皆为雄”208
二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210
三 “欲丽前人”与“声为情变”213
四 从“情文”到“泛说”217
五 模拟与陆机诗史地位的沉浮219
第九章 模拟与南朝文学222
第一节 模拟与刘宋诗运转关223
一 刘宋初期拟古与脱晋入宋224
二 新旧兼拟的鲍照与刘宋诗运转关227
三 拟新声乐府与声色大开231
第二节 模拟与南齐文学新变235
一 拟旧题乐府的衰落236
二 模拟与永明新体239
三 江淹、沈约的路线之争243
四 江、沈沉浮与齐代文学的趋向246
第三节 模拟与梁陈宫体诗人的文体策略249
一 模拟与“颇变旧体”250
二 模拟与“新制联翩”254
三 《玉台新咏》的“大其体”策略260
四 “赋得”模拟与“旧体宜弃”264
第十章 模拟与南北朝文学融合267
第一节 模拟与北朝文学演进267
一 模拟与北方文学的复苏268
二 模拟与北朝文学“稍革其风”271
三 模拟与南北文学的折冲275
四 隋代拟作与南北文学融合279
第二节 入北南人的拟作与南北文学融合284
一 入魏文人文风的不自觉变化285
二 颜之推入北与其“体裁改革”287
三 庾信拟作与其文风变革291
四 隋代入北南人的拟作与南北文学的自觉融合296
第十一章 模拟与汉魏六朝文学理论300
第一节 模拟与文体论301
第二节 模拟与创作论304
第三节 模拟与风格论308
主要参考文献312
后记323
热门推荐
- 2477449.html
- 962374.html
- 2434895.html
- 1158675.html
- 3878281.html
- 1298064.html
- 571755.html
- 341746.html
- 310311.html
- 1028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2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3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3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2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8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4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5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1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3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