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家和著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66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1.1.1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2
1.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4
1.2 宏观经济学目标与测量5
1.2.1 失业5
1.2.2 通货膨胀8
1.2.3 总产出与经济增长10
1.2.4 国际收支状况13
本章小结14
案例分析14
中英文关键词语15
思考题15
第2章 公共部门与收入再分配16
2.1 政府的经济作用16
2.1.1 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16
2.1.2 外在性与市场失灵17
2.1.3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20
2.1.4 政府的行动与政府失灵21
2.2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23
2.2.1 税收23
2.2.2 良好税收体系的特点24
2.2.3 再分配的必要性26
2.2.4 政府对穷人的扶持计划27
2.2.5 建立社会保险制度28
2.3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28
2.3.1 收入不均的概念28
2.3.2 洛伦茨曲线30
2.3.3 基尼系数31
案例分析32
本章小结33
中英文关键词语33
思考题34
3.1.1 国民经济总量核算的基本原理35
3.1 国民经济流转与循环35
第3章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35
3.1.2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36
3.1.3 漏出与注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8
3.1.4 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40
3.1.5 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42
3.2 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43
3.2.1 用增加价值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43
3.2.2 用支出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47
3.2.3 用收入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49
3.2.4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50
3.2.5 对生活水平与生产率的测量51
3.2.6 绿色GDP的测量思路53
3.2.7 地下经济54
案例分析55
本章小结56
中英文关键词语56
思考题57
第4章 消费理论58
4.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58
4.1.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58
4.1.2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59
4.1.3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59
4.1.4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59
4.1.5 线性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60
4.2 其他消费理论62
4.2.1 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62
4.2.2 相对收入假说65
4.2.3 跨时期预算约束与家庭决策67
4.2.4 持久收入假说70
4.2.5 生命周期假说73
案例分析75
本章小结76
中英文关键词语77
思考题77
5.1.1 投资的基本概念78
第5章 投资理论78
5.1 凯恩斯的投资理论78
5.1.2 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81
5.1.3 资本的边际效率82
5.1.4 加速原理83
5.1.5 投资需求曲线86
5.2 投资决策87
5.2.1 厂房与设备投资87
5.2.2 存货投资92
5.2.3 住房投资93
5.2.4 投资的变动94
案例分析95
本章小结97
中英文关键词语97
思考题98
第6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分析99
6.1 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99
6.1.1 有效需求与实际总支出99
6.1.2 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100
6.1.3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104
6.2 乘数理论106
6.2.1 乘数定义106
6.2.2 乘数理论107
6.2.3 自发性支出变化下的乘数计算109
6.2.4 平衡预算乘数113
6.2.5 税收随收入变化时的乘数计算114
6.2.6 对外贸易乘数115
6.3 四部门经济中的总产出决定模型118
6.3.1 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乘数效应118
6.3.2 政府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119
6.3.3 对外贸易对总产出的影响120
案例分析122
本章小结123
中英文关键词语123
思考题124
7.1.1 货币的概念125
第7章 货币与金融体系125
7.1 货币概述125
7.1.2 货币的起源126
7.1.3 货币的职能127
7.1.4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128
7.1.5 货币的宏观定义129
7.1.6 货币与利率133
7.2 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体系135
7.2.1 金融市场概述135
7.2.2 金融中介机构138
7.2.3 美国中央银行的基本框架140
案例分析147
中英文关键词语148
本章小结148
思考题149
第8章 货币需求理论150
8.1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51
8.1.1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151
8.1.2 剑桥方程式152
8.2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55
8.2.1 货币的需求155
8.3 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58
8.3.1 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定律158
8.2.2 货币需求曲线158
8.3.2 货币需求弹性161
8.3.3 预防动机的最佳持币需求162
8.3.4 货币的投机需求163
8.4 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65
8.4.1 财富最终持有者的货币需求165
8.4.2 企业货币需求168
案例分析170
本章小结171
中英文关键词语172
思考题172
9.1.1 存款准备金制度173
第9章 货币供给理论173
9.1 银行的资产与负债173
9.1.2 商业银行的负债175
9.1.3 商业银行的资产176
9.2 银行信用与存款创造177
9.2.1 银行信用与货币存量的决定因素177
9.2.2 简单情况下的银行存款创造178
9.2.3 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180
9.2.4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185
9.3 货币政策工具186
9.3.1 货币政策目标186
9.3.2 公开市场业务187
9.3.3 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188
9.3.4 改变法定准备率190
9.4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92
9.4.1 外汇操作192
9.4.2 证券贷款比例193
9.4.3 道义劝说194
9.4.4 货币存量的变动194
9.4.5 银行系统的稳定性195
案例分析196
本章小结197
中英文关键词语197
思考题198
第10章 宏观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199
10.1 政府预算与政策目标199
10.1.1 政府对总支出的影响199
10.1.2 税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分析201
10.1.3 拉弗曲线203
10.1.4 政府预算204
10.1.5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206
10.1.6 自动稳定器206
10.2 凯恩斯主义的理财思想与财政政策208
10.2.2 凯恩斯主义的理财思想与政策主张209
10.2.1 古典经济学的理财思想与政策主张209
10.2.3 战后需求管理政策的实践212
案例分析213
本章小结215
中英文关键词语215
思考题216
第11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与汇率217
11.1 汇率制度的变迁218
11.1.1 汇率与货币的可兑换性218
11.1.2 汇率制度的变迁219
11.1.3 固定汇率制的运作222
11.1.4 浮动汇率制的运作224
11.2.1 购买力平价理论225
11.2 开放经济下汇率和利率的决定225
11.2.2 国际套利227
11.3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228
11.3.1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229
11.3.2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230
11.3.3 货币价值低估的影响230
11.3.4 资本控制的情况231
11.3.5 存在外汇控制时的情况232
案例分析233
中英文关键词语235
本章小结235
思考题236
第12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37
12.1 产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利率曲线238
12.1.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238
12.1.2 IS曲线的经济学意义240
12.1.3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241
12.1.4 影响IS曲线斜率变动的因素243
12.2 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利率曲线244
12.2.1 财产约束与实际金融资产需求244
12.2.2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245
12.2.3 LM曲线的经济学意义247
12.2.4 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248
12.2.5 影响LM曲线斜率变动的因素249
12.3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50
12.3.1 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含义250
12.3.2 一般均衡点的变动252
12.3.3 宏观经济中的非均衡区域分析252
12.3.4 一般均衡的自动调节过程253
12.3.5 IS-LM模型的数学分析255
案例分析257
本章小结258
思考题259
中英文关键词语259
第13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260
13.1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260
13.1.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61
13.1.2 古典情形下的收入效应262
13.1.3 货币政策失效时的情形262
13.1.4 银行信贷紧缩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63
13.2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264
13.2.1 财政扩张的实际效果264
13.2.2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265
13.2.3 流动性陷阱下的政策效应266
13.2.4 古典模型与完全挤出266
13.3.1 产出构成268
13.3 产出构成与政策组合268
13.3.2 政策组合269
13.4 长期中的IS-LM模型270
13.4.1 价格变动对IS曲线与LM曲线的影响270
13.4.2 价格变动中的IS-LM模型271
13.5 固定汇率下的政策效应分析272
13.5.1 资本流动下的扩张性政策效应272
13.5.2 价格与汇率的影响275
13.5.3 资本控制下的扩张性政策效应276
13.6.1 资本流动下小国的扩张性政策效应278
13.6 浮动汇率下的政策效应分析278
13.6.2 资本流动下大国的扩张性政策效应279
案例分析281
本章小结282
中英文关键词语283
思考题283
第14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284
14.1 总需求曲线284
14.1.1 总需求曲线284
14.1.2 总需求曲线的导出285
14.1.3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90
14.1.4 对总需求的看法291
14.2.1 总供给曲线的导出293
14.2 总供给曲线293
14.2.2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295
14.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297
14.3.1 短期均衡分析297
14.3.2 扩张性政策的效应299
14.3.3 长期均衡分析301
14.3.4 供给冲击303
14.4 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学派304
14.4.1 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观点304
14.4.2 理性预期与政策无效305
14.4.3 市场出清307
案例分析308
本章小结310
中英文关键词语310
思考题311
第15章 通货膨胀理论312
15.1 通货膨胀概述312
15.1.1 通货膨胀的含义312
15.1.2 引起通货膨胀原因的探讨313
15.2 通货膨胀的成本316
15.2.1 通货膨胀引起的收入再分配316
15.2.2 通货膨胀税与铸币税317
15.2.3 通货膨胀与家庭预算约束319
15.2.4 通货膨胀的成本320
15.3.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323
15.3 通货膨胀的类型323
15.3.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24
15.3.3 弥补赤字型通货膨胀325
15.4 恶性通货膨胀326
15.4.1 对恶性通货膨胀的历史性回顾326
15.4.2 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328
15.4.3 固定汇率制的崩溃过程329
15.4.4 菲利普·卡甘的恶性通货膨胀经典模型331
案例分析334
中英文关键词语336
思考题336
本章小结336
第16章 财政赤字的弥补337
16.1 国债概述338
16.1.1 国债与公债338
16.1.2 国债与货币339
16.1.3 国债与财政赤字339
16.2 铸币税与国债341
16.2.1 铸币锐与货币供给341
16.2.2 铸币税与国债342
16.2.3 债务货币化的本质342
16.2.4 债务融资与货币融资的选择344
16.3.2 在增加支出的同时保持税收不变346
16.3.1 政府预算约束346
16.3 财政融资的经济效应分析346
16.3.3 在减少税收的同时保持政府支出不变348
16.4 国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349
16.4.1 作为金融资产的国债349
16.4.2 国债的需求350
16.4.3 国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352
16.4.4 发行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353
案例分析355
本章小结356
中英文关键词语356
思考题357
17.1 劳动市场的均衡分析358
第17章 工资与就业理论358
17.1.1 古典经济学派的失业分析359
17.1.2 凯恩斯主义的失业分析360
17.1.3 劳动市场的非均衡理论361
17.2 通货膨胀与失业362
17.2.1 菲利普斯曲线362
17.2.2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363
17.2.3 汇率对通胀与失业的影响369
17.3 劳动市场与失业分析370
17.3.1 决定工资的制度性因素370
17.3.2 关于失业的分析371
17.3.3 失业的成本分析:奥肯法则375
案例分析376
本章小结379
中英文关键词语380
思考题380
第18章 经济周期理论381
18.1 经济周期的概念与种类381
18.1.1 经济周期的概念381
18.1.2 经济周期的种类383
18.1.3 趋势与周期的区分386
18.2 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度的理论386
18.3 随机冲击-传导理论388
18.4 乘数与加速数的交织作用389
18.5 政策性冲击的影响392
18.6 商业周期理论的最新发展394
18.6.1 商业周期的新古典理论394
18.6.2 商业周期的新凯恩斯理论397
18.6.3 关于新古典模型与新凯恩斯模型的一些结论399
案例分析399
本章小结401
中英文关键词语401
思考题402
19.1 经济增长的概念与源泉403
19.1.1 经济增长的概念403
第19章 经济增长理论403
19.1.2 生产函数404
19.1.3 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分析406
19.1.4 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410
19.2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411
19.2.1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411
19.2.2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414
19.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15
19.3.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415
19.3.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415
19.3.3 经济的稳态均衡分析418
19.3.4 储蓄率对收入和增长的影响419
19.3.5 人口增长的影响420
19.3.6 技术进步的影响421
19.3.7 内生新古典增长理论422
19.4 开放经济的经济增长423
19.4.1 增长和国际资本流动423
19.4.2 增长和国际贸易424
案例分析425
本章小结427
中英文关键词语427
思考题427
参考文献428
后记430
热门推荐
- 1022696.html
- 3039485.html
- 938870.html
- 194060.html
- 3796998.html
- 311614.html
- 1128467.html
- 957402.html
- 1986373.html
- 2051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1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9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0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4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3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3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