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
  • 潘朝霖,韦宗林主编(贵州民族学院如书文化研究院)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651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水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1

前言 1

第一卷 水族史话第一章 纷繁的水族族源 3

第一节 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3

第二节 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5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7

第四节 睢水——水族古文化的发祥地 11

第五节 族称由“睢”到“水”的转化 16

第六节 “十六水”与水族的关系 19

第七节 水族族源面面观 25

第二章 水族原始社会的孑遗 30

第一节 从“母头雷”称谓看母权社会的影响 30

第二节 共耕合作制——生产方式的原始孑遗 34

第三节 血缘氏族利益至上——社会组织孑遗 37

第三节 寨老权力——政治组织孑遗 39

第三章 封建社会中的水族 42

第一节 抚水州与水族社会 42

第二节 土司制度下的水族社会 45

第三节 改土归流制度下的水族社会 49

第四章 近现代社会的水族 50

第一节 水深火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水族 50

第二节 动荡不安——民国时期的水族 52

第三节 保卫家园——水族抗日斗争壮举 54

第四节 历史新篇章——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建立 56

第五章 水族人物传 5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邓恩铭 59

第二节 领导水族农民抗清起义的英雄——潘新简 69

第三节 水族史学奠基人——潘一志 80

第二卷 水族地区生态环境文化与经济第一章 水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 91

第一节 关于生态环境 91

第二节 关于水族地区经济 94

第二章 水族聚居村落分布格局与地质地貌 96

第一节 人口分布及其地理位置 96

第二节 水族地区的地质地貌 97

第三节 水族地区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98

第三章 水族地区的自然资源 101

第一节 土壤资源 101

第二节 气候资源 101

第三节 水资源 103

第四节 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 104

第五节 自然风景名胜旅游资源 106

第六节 矿产资源 111

第七节 灾害性天气与病虫害 115

第八节 生存环境与自然资源综合评价 116

第一节 古代的部落经济 118

第四章 水族农村经济发展简史 118

第二节 迁徙定居过程中的村落经济 120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地主经济 121

第四节 水族生产性文化的形成和走向趋势 123

第五章 水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与经济 127

第一节 三都水族自治县 127

第二节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外的水族乡、镇 128

第六章 水族地区农村的土地所有制与经营管理 134

第七章 水族地区“一五”至“六五”时期的农村经济 137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137

第二节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经验教训 139

第三节 现阶段农村经营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144

第八章 水族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 145

第一节 种植业稳步发展 145

第二节 主要制约因素与发展潜力 148

第三节 畜牧养殖业发展状况 149

第四节 畜禽产品供求分析 150

第九章 水族地区的林业发展 152

第一节 水族地区——巨大的绿色生态基因库 152

第二节 对树木的崇敬与毁坏 153

第三节 步履艰难的林业建设 155

第四节 “九五”时期林业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161

第十章 水族地区的水利建设 162

第一节 蓄水工程 162

第二节 引水工程 164

第三节 提水灌溉及人畜饮水工程 165

第四节 防洪工程 166

第十一章 水族地区的工业 167

第一节 解放前手工业、冶金业概况 167

第二节 解放后的轻工业和工矿业 168

第一节 集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71

第十二章 水族地区的商业 171

第二节 商业的形成和发展 175

第三节 国营供销和个体商业 176

第十三章 水族地区的交通、电信与城乡建设 179

第一节 公路和水路交通 179

第二节 邮电建设 180

第三节 城乡建设 180

第十四章 水族地区的扶贫开发 183

第一节 吃透县情 策划对应 183

第二节 扶贫攻坚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185

第三节 扶贫工作思路 187

第十五章 水族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发展 188

第一节 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动态变化成因及趋势分析 188

第二节 水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91

第十六章 水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 193

第一节 旅游开发态势 193

第二节 旅游黄金线路的开发 194

第三卷 水族农耕文化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农业文化景观 199

第一节 自然与生态环境 199

第二节 水族梯田稻作农耕特色 203

第三节 “畲山为田”——水族梯田开发的主要模式 206

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稻作农业文明 209

第一节 水族稻作农业的产生 209

第二节 迁入黔桂边境之后的水族农耕社会 213

第三节 “火耕水耨”与牛耕 216

第三章 耕作制度 220

第一节 劳动生产工具 220

第二节 耕作制度与耕作技术 222

第三节 历法、农谚、禁忌 226

第四章 “饭稻羹鱼”——水族农耕文化的主题 232

第一节 水族渔猎经济的残留 232

第二节 稻鱼共生——水族稻作农业的特点 235

第三节 饭稻羹鱼——水族农耕文化主题的体现 238

第四节 鱼——水族的民族图腾 240

第五章 水族稻作农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45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稻作农业文化传统 245

第二节 民族文化交流 246

第三节 生态植被与林业发展 249

第四节 水族稻作农耕文化的发展前景 252

第四卷 水族古文字与水书第一章 水族古文字概说 255

第一节 水族古文字概览 255

第二节 水族古文字研究综述 258

第二章 水族古文字的源头及流衍 263

第一节 水族古文字探源 263

第二节 神秘的色彩和倔强的精神 275

第三节 水族古文字的生态机制 279

第三章 水族古文字神秘的文化内涵 283

第一节 水族古文字的构成 283

第二节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284

第三节 字组文化意蕴 286

第四章 水族古文字在发展中的走向 291

第一节 濒临消亡的水族古文字 291

第二节 涅槃——在书写艺术中获得永生 294

第三节 书写艺术的本体理念 302

第五章 水书的基础读本——正七卷 316

第一节 正七卷的概貌 316

第二节 正七卷靠配字配音诵读 317

第三节 正七卷篇目名称命名浅释 320

第四节 正七卷地支多音诵读 323

第六章 水书主要阅览卷本(一) 328

第一节 明晰划分吉凶的集成——分割卷 328

第二节 美好人生的追求——婚嫁卷 331

第三节 安居工程的选择——起造卷 337

第四节 抚慰灵魂的安息——丧葬卷 342

第五节 祖灵崇拜的记录——祭祖卷 356

第七章 水书主要阅览卷本(二) 361

第一节 黑暗中的渺茫希望——壬辰卷 361

第二节 祈求神灵的暗示——占卜卷 364

第三节 混沌中的神秘探幽——卵卜卷 368

第四节 防御抵挡的精神武器——挡卷 371

第五节 攻守兼备的秘籍卷——黑书 374

第五卷 水族语言与民间文学第一章 水族语言 385

第一节 水语的声母、韵母 385

第二节 水语的三个土语区 389

第三节 水语词汇 392

第四节 水语语法 397

第五节 水汉同源词及借词 403

第二章 水族的传说与故事 408

第一节 水族创世纪神话与传说 408

第二节 水书来历传说 411

第三节 水族节日传说 414

第四节 鱼的传说故事 416

第五节 风物传说 418

第六节 机智人物故事 422

第七节 抗暴斗争故事 427

第八节 道德评判故事 431

第三章 水族歌谣 435

第一节 古歌 436

第二节 单歌 439

第三节 双歌 443

第四节 兜歌 451

第五节 公六夺的歌 456

第六节 儿歌 461

第七节 七言四句歌 464

第一节 婚嫁诘俄牙 468

第四章 古理词——诘俄牙与小调 468

第二节 丧葬诘俄牙 474

第三节 小调 481

第五章 格言、俗语、歇后语 484

第一节 水族格言、俗语、歇后语选录 484

第二节 水族格言、俗语、歇后语分析 489

第三节 水族格言、俗语、歇后语的艺术特点 494

第六卷 水族民俗第一章 各地年节异彩纷呈 503

第一节 端节——“年,谷熟也”的欢庆 503

第二节 卯节——讴歌生命的律动 507

第三节 敬霞——另类的雩祭遗风 510

第四节 苏宁喜——奇异的妇幼节 513

第五节 春节及其他节日 515

第二章 奇特的婚育习俗 519

第一节 恋爱不自由,婚姻难自主 519

第二节 婚姻的圣物 521

第四节 婚育巫术面面观 524

第三节 夫妻分床睡,性趣来时再合欢 524

第三章 隆葬、久祀的丧葬习俗 532

第一节 隆葬 532

第二节 吃素与氏族的凝聚力 533

第三节 鱼充当祭典珍品 534

第四节 丧仪繁冗礼节——孝道的传承 535

第五节 祖灵崇拜——依水书择吉避凶,寻求神灵的护佑 536

第六节 水文碑与立生碑 537

第四章 祈求世代昌盛的起造习俗 539

第一节 安土重迁——农耕民族固有的心态 539

第二节 干栏式建筑——百越民族典型的住房结构 540

第三节 卖房不卖梁——房梁是家庭的精神支柱 540

第四节 “敬火”——乔迁之喜中不可忽略的大事 541

第一节 对世界及其本原的朴素理解 545

第七卷 水族古朴的原始信仰第一章 水族哲学思想探寻 545

第二节 朴素的辩证思维传统 553

第二章 水族的认识和认识体系 557

第一节 水族的经验认识 557

第二节 水族鬼神观的认识结构 559

第三节 《水书》阴阳五行观的认识结构 564

第三章 水族的宗族观和道德伦理观 568

第一节 水族的宗族观念 568

第二节 水族道德伦理思想 573

第八卷 水族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章 刺绣 581

第一节 刺绣艺术的审美情趣 581

第二节 刺绣艺术的工序 583

第三节 脱形写神的象征寓意 584

第二章 剪纸 587

第一节 水族民间剪纸的意境与抽象 587

第二节 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588

第三节 借物寓意抒情 589

第三章 银饰 592

第一节 银饰文化与生活 592

第二节 银饰与传说 595

第四章 蜡染 596

第一节 水族与蜡染 596

第二节 蜡染纹样与民俗 597

第三节 水族蜡染的表现方法 598

第五章 石刻 600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水族石刻 600

第二节 水族石刻文化的意、味、情 601

第三节 灵魂安息的殿堂——石棺墓 603

第二节 创造性的想象和形象思维 605

第六章 服饰 607

第一节 各地水族的服饰 607

第二节 服饰色彩与年龄的关联 609

第三节 时代与民族风格 610

第四节 服饰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 610

第七章 建筑 612

第一节 吊脚楼与干栏式建筑 612

第二节 木雕艺术在建筑中的点缀 613

第三节 建筑文化的特征和内涵 614

第八章 铜鼓 616

第一节 水族历史与铜鼓文化 616

第二节 铜鼓在水族民俗中的内涵 617

第三节 铜鼓在水族生活中的运用 618

第九章 芦笙 620

第一节 水族与芦笙 620

第二节 芦笙与民俗 621

后记 623

主要参考书目 6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