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白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1743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系统导论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和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1
1.2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基本组成2
1.2.1 通信系统的分类2
1.2.2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3
1.3 通信信道及信道容量5
1.3.1 信道定义及分类5
1.3.2 通信信道及特征5
1.3.3 通信信道的数学模型10
1.3.4 信息量与信道容量11
1.4 随机过程17
1.4.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17
1.4.2 平稳随机过程18
1.4.3 高斯过程(正态随机过程)19
1.4.4 窄带随机过程20
1.4.5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21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21
1.5.1 有效性指标22
1.6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概况23
1.6.1 通信发展简史23
1.5.2 可靠性指标23
1.6.2 数字通信技术24
习题25
第2章 信源编码理论28
2.1 波形编码理论28
2.1.1 信源的数学模型28
2.1.2 离散信源编码29
2.1.3 模拟信源编码39
2.2 时域波形编码52
2.2.1 脉冲编码调制(PCM)53
2.2.2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55
2.2.3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57
2.2.4 增量调制(△M)59
2.3 频域波形编码61
2.3.1 子带编码(SBC)61
2.3.2 自适应变换编码(ATC)62
2.4 参数编码62
2.4.1 语音产生过程的物理模型62
2.4.2 线性预测编码(LPC)63
2.4.3 长期预测的规则码激励(RPE-LTP)的LPC编/解码器65
2.4.4 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66
2.4.5 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67
2.5 图像压缩编码69
2.5.1 图像信号的分析69
2.5.2 图像压缩编码75
2.5.3 图像的变换编码79
2.5.4 图像压缩的标准82
2.6 数据通信和数据加密编码84
2.6.1 数据通信84
2.6.2 传统加密技术88
2.6.3 数据加密标准90
2.6.4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91
习题95
第3章 现代传输理论99
3.1 基带传输理论99
3.1.1 数字基带传输99
3.1.2 无码间串扰的奈奎斯特第一准则107
3.1.3 部分响应技术113
3.1.4 现代均衡技术117
3.2 频带传输理论123
3.2.1 调制与解调原理123
3.2.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127
3.2.3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135
3.2.4 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145
3.2.5 正交频分复用159
3.3 数据传输162
3.3.1 数据传输模式162
3.3.2 数据序列的扰码与解扰165
3.3.3 调制解调器(Modem)169
3.3.4 数字数据传输(DDN)176
3.3.5 数字数据传输实例182
3.4 图像传输185
3.4.1 对图像信号模拟传输的要求185
3.4.2 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189
3.5 信号空间方法和最佳接收理论196
3.5.1 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表述196
3.5.2 数字信号传输的信号空间方法197
3.5.3 数字信号最佳接收200
习题206
第4章 时分复用与数字复接技术212
4.1 复用212
4.2 时分复用(TDM)212
4.2.1 TDM系统原理212
4.2.2 PCM基群帧结构及终端设备214
4.2.3 数字复接系列217
4.3 数字复接技术218
4.3.1 PCM复用与数字复接218
4.3.2 数字复接设备及复接等级219
4.3.3 PCM二次群异步复接220
4.3.4 同步数字系列(SDH)简介222
习题225
第5章 同步原理226
5.1 概述226
5.2 数字调制系统的载波同步原理227
5.2.1 非线性变换法(直接法)228
5.2.2 插入导频法233
5.3 数字基带系统的位同步原理234
5.3.1 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的频谱234
5.3.2 滤波法234
5.3.3 锁相环法235
5.3.4 位同步器的性能指标239
5.4 帧同步原理241
5.4.1 帧同步码插入方法241
5.4.2 集中插入式帧同步器的工作原理242
5.4.3 集中插入式帧同步器的性能指标248
5.5.2 相互同步方式249
5.5 网同步方式249
5.5.1 主从同步方式249
5.5.3 独立时钟同步方式250
习题251
第6章 信道编码理论253
6.1 概述253
6.1.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253
6.1.2 差错控制工作方式254
6.1.3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256
6.1.4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256
6.2.1 基本概念258
6.1.5 最大似然译码准则258
6.2 分组编码258
6.2.2 线性分组码265
6.2.3 循环码275
6.2.4 汉明码280
6.2.5 BCH码286
6.3 卷积码292
6.3.1 卷积码的编码及描述293
6.3.2 卷积码的译码296
6.4.1 串行级联码300
6.4 级联码300
6.4.2 级联码的迭代译码302
6.5 Turbo码302
6.5.1 基本概念302
6.5.2 Turbo码编解码原理303
6.5.3 Turbo码的性能305
6.6 网格编码调制(TCM)307
6.6.1 TCM的基本原理308
6.6.2 TCM编码器308
习题310
7.1 概述313
第7章 扩频通信原理313
7.2 扩频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314
7.3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315
7.3.1 直扩系统原理315
7.3.2 抗人为干扰能力320
7.3.3 抗多径干扰能力321
7.3.4 多址能力322
7.4 跳频通信系统323
7.4.1 扩频与解扩323
7.4.2 抗噪性能324
7.5.2 m序列326
7.5 PN序列的生成326
7.5.1 扩频码的生成及特性326
7.5.3 Gold序列328
7.5.4 跳频序列328
7.6 扩频系统的同步330
7.6.1 直扩系统扩频码的捕捉与跟踪330
7.6.2 跳频系统扩频码的捕捉与跟踪332
习题333
第8章 现代通信系统仿真实验334
8.1 概述334
8.2 随机过程335
8.3 采样定理338
8.4 脉冲编码调制341
8.5 数字基带传输347
8.6 数字频带传输351
8.7 信道编码354
8.7.1 线性分组码354
8.7.2 卷积码356
8.8 扩频通信系统358
习题362
参考文献363
热门推荐
- 2623050.html
- 766319.html
- 2961900.html
- 3187359.html
- 2692803.html
- 2671430.html
- 443784.html
- 1938482.html
- 1142453.html
- 499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3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5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6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7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7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2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