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应急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应急管理
  • 乔仁毅,龚维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113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突发事件-公共管理-中国-干部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应急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应急管理概述1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类型2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点2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与分期4

三、突发事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7

第二节 应急管理的特点与主要环节10

一、应急管理的定义与特点10

二、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11

三、应急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3

第三节 应急管理的发展与变化15

一、国外应急管理的发展15

二、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16

第二章 应急管理法制19

第一节 应急管理法制概述20

一、应急管理法制的定义20

二、应急管理法制的作用21

第二节 我国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2

一、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概述22

二、我国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构成23

第三节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和实施29

一、立法过程30

二、基本内容32

三、实施效果35

第三章 应急管理体制39

第一节 应急管理体制及其主要内容40

一、应急管理的统一领导40

二、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41

三、应急管理的分类管理41

四、应急管理的分级负责42

五、应急管理以属地管理为主42

六、应急管理体制一些特定情况43

第二节 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综合机构视角43

一、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领导机构44

二、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45

三、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咨询机构47

第三节 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专业部门及区域协作视角48

一、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横向关系48

二、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及内设办事机构50

三、横向跨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53

四、横向区域间政府应急管理协调:区域协调与对口支援54

第四章 风险管理57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58

一、风险的定义58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59

三、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的起点59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流程61

一、风险识别61

二、风险分析与评估62

三、风险处理64

四、风险监控65

五、风险沟通65

六、风险管理流程整合66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67

一、自然灾害风险管理67

二、事故灾难风险管理68

三、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69

四、社会安全事件风险管理70

第五章 应急预案73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概念74

一、应急预案的定义与类型74

二、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76

三、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77

第二节 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78

一、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78

二、应急预案编制基本流程79

三、应急预案的修订81

第三节 应急预案演练82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82

二、应急演练的基本过程83

第六章 监测与预警89

第一节 监测与预警概述90

一、监测与预警的定义90

二、监测与预警的作用91

三、监测与预警的要求92

第二节 突发事件监测94

一、监测的构成94

二、监测的体系95

三、监测的方法与手段98

第三节 突发事件预警100

一、预警的级别100

二、预警的内容101

三、预警的渠道与手段102

四、预警的程序104

五、预警的教训与误区106

第七章 信息报告109

第一节 信息报告的概念110

一、信息报告的内涵110

二、信息报告与责任追究111

第二节 信息收集111

一、信息来源制度化112

二、信息收集平台化114

三、信息报表标准化116

第三节 信息上报117

一、信息报告的主体117

二、信息报告的原则118

三、信息报告的时限与程序119

四、信息报告的内容与方式121

第四节 信息通报121

一、信息通报的类型121

二、信息通报的机制123

三、信息通报的手段125

第八章 应急处置129

第一节 应急处置的概念130

一、应急处置的定义和特点130

二、应急处置的原则132

第二节 应急处置的流程134

一、情况研判134

二、先期处置134

三、启动应急预案135

四、组建应急指挥体系136

五、形成应急处置战术方案138

六、实时监测(监控)139

七、临时恢复140

八、应急处置结束140

第三节 应急处置的重要方法140

一、突发事件情况研判方法140

二、应急处置的分割原理143

三、应急处置的社会动员145

第九章 信息发布149

第一节 信息发布的概念150

一、信息发布的定义与特点150

二、信息发布的原则153

第二节 信息发布的方式153

一、信息发布的渠道154

二、信息发布平台156

第三节 信息发布的流程159

一、收集、整理、核实相关信息159

二、确定发布目的、重点、时机160

三、确定发布方式,适时发布160

四、后续发布或补充发布161

第四节 新闻发布会161

一、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的组织161

二、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164

第十章 恢复与重建167

第一节 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内涵168

一、恢复与重建的定义168

二、恢复与重建的对象构成170

三、恢复与重建的类型划分171

四、恢复与重建的阶段构成174

第二节 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175

一、善后处置175

二、调查评估179

三、恢复与重建180

第十一章 应急保障185

第一节 应急队伍186

一、专业救援队186

二、武装力量188

三、志愿者191

第二节 应急资金192

一、财政资金192

二、社会捐助资金194

三、商业及政策保险赔付资金195

第三节 应急物资196

一、应急物资的类型和品种197

二、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拨197

第四节 应急避难场所199

一、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类型及作用199

二、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与建设重点200

三、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现状202

第五节 应急科技支撑203

一、应急平台203

二、应急产业206

第六节 宣传教育209

一、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的教育培训210

二、应急救援队伍的教育培训210

三、学生群体的教育培训211

四、社会公众的教育培训212

后记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