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马英杰编写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经济建设的向导--学习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要意义2

一九五八年的“共产风”说明了什么2

一门在实践中发展着的社会科学3

广大干部的必修课6

二、振兴中华的蓝图--《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大贡献8

一部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8

方法论上的启示10

“生活之树是常青的”12

一、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5

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15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根本任务15

资本主义的丧钟为什么能够在中国敲响17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0

二、富强之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23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23

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26

三、异曲同工--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29

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29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1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4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37

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39

社会主义国家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经济模式41

四、先验的固定模式是没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41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模式及其弊端44

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44

第二章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物质利益关系48

一、既是生产者,又是主人翁--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48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48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性质的根本改变51

为自己劳动,也为社会劳动53

二、为了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56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56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58

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增长和完善60

三、经济工作的航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6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63

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能力67

四、水涨船高--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69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9

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70

要把物质利益原则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73

第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7

一、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固有的属性78

商品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78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有个发展过程80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84

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大意义86

二、一个根本标志--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8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然性89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92

计划工作的失误同计划经济本身要区别开来94

三、崭新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95

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不是对立的95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9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会引向资本主义10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103

什么是价值规律105

一、一个“很好的实践的学校”--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05

第四章 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105

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特点109

价值规律同其它经济规律的关系112

从价值规律这个“实践的学校”中能学到些什么115

二、牵牛要牵牛鼻子--自觉运用价值规律与经济杠杆117

什么是经济杠杆117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是通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实现的119

在不同层次上合理使用经济杠杆122

三、捆住手脚是没法跳舞的--建立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124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124

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126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形式128

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131

“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须有竞争”131

竞争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33

开展竞争不能放松教育和管理136

第五章 社会主义流通和市场139

一、水活要靠渠道畅--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140

“惊险的跳跃”140

多种商业形式,多条流通渠道142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145

二、广阔的天地--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146

“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146

社会主义市场不是“冒险家的乐园”148

社会主义市场的供需平衡151

三、全新的使命--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153

社会主义货币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153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货币流通154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信贷的作用156

银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会计师”158

四、改革成功的关键--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价格体系161

制定价格的依据161

我国的价格体系及其改革163

价格是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167

第六章 社会主义企业170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171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细胞--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71

社会主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73

二、天高任鸟飞--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及其源泉175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75

企业是相对独立或独立的经济实体178

围绕增强活力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企业内部改革180

三、生命在于运动--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183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及其有偿使用183

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185

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188

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企业的生命所在189

四、时间就是金钱--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189

讲求经济效益必须加强经济核算192

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具体形式和分工194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再生产和国民收入198

一、步步登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198

社会主义再生产包括哪些内容198

社会主义物质资料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00

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202

二、协调出速度--社会主义再生产的主要比例关系203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203

农、轻、重的比例关系204

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206

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208

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比例关系209

经济发展与教育、科学之间的比例关系209

物质生产与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210

三、量入为出--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11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11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214

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218

四、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积累和消费220

积累是“社会的最重要的进步职能”220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21

增产节约是社会主义积累的重要途径221

人类本身的生产要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224

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225

第八章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消费230

一、一杆公平秤--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230

什么是按劳分配230

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234

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作用和特点236

二、捷足先登--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240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240

清除思想障碍才能实现部分先富推动共富的目的242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提倡和鼓励勤劳致富246

经济责任制是贯彻按劳分配的途径249

三、在乡效果好,进城照样灵--贯彻按劳分配与实行经济责任制249

按劳分配要同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251

实现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形式253

四、“看米下锅”--社会主义消费257

社会主义社会消费的性质和主要特征257

生产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258

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发展趋势261

提倡适度消费,鼓励效益消费263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66

一、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266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66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68

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相辅相成的270

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学会两套本领271

二、开拓新的“丝绸之路”--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273

一种新型的对外贸易273

对外贸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75

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中的三个关系277

改革外贸体制,促进外贸发展278

三、还要“拿来主义”--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280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意义及原则280

学习和借鉴外国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283

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应掌握的原则285

我国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289

四、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289

我国经济特区的社会主义性质291

办好经济特区和搞好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的意义292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296

一、乐队离不开权威的指挥--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296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必要性和条件296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干预的本质区别300

国家实现宏观调节的手段301

“治大国若烹小鲜”303

二、要用好“调节阀”--国家实现宏观调节的系统和手段306

国家管理经济的“四大系统”306

宏观调节是一门“系统工程”313

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和作用314

三、突出主旋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314

建立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316

搞好城市的自身建设320

结束语 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323

一、不能一步登天--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323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323

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过程324

二、水向东流--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327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327

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329

为共产主义奋斗是我们的神圣使命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