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防雷检测机构质量管理 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防雷检测机构质量管理 理论与实践
  • 苗长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3679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防雷-检测-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防雷检测机构质量管理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质量管理概述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什么是管理3

第二节 质量和质量管理3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意义4

第二章 质量管理理论6

第一节 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6

第二节 质量管理理论简史9

第三节 戴明的“十四要点”11

第四节 朱兰的理论12

第五节 全面质量管理14

第三章 IS09000国际质量标准简介16

第一节 概述16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17

第三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基本术语23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6

第五节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7

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40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40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41

第三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44

第四节 防雷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要素46

主要参考文献49

下篇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示例)53

文件一 质量手册53

目录(ZLC/QM—001)55

修订记录页(ZLC / QM—002 )59

第1章 前言(ZLC/QM—01)60

1.1概述60

1.2本中心识别60

1.3公正性声明60

第2章 质量手册的管理(ZLC/QM—02)62

2.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62

2.2管理与责任62

2.3编制和审批62

2.4宣传贯彻62

2.5日常管理62

2.6修订和再版62

2.7质量手册持有者的责任63

2.8编写质量手册的依据63

第3章 质量方针、目标(ZLC/QM—03)64

3.1质量方针64

3.2质量目标64

3.3目标考核标准64

第4章 组织与管理(ZLC/QM—04)65

4.1总则65

4.2组织机构65

4.3各部门职责65

4.4岗位任职条件及职责66

4.5质量监督69

4.6权力委派70

4.7防止不恰当干扰70

4.8保护机密和所有权70

4.9比对与能力验证计划70

4.10对政府下达指令性任务的计划70

第5章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ZLC/QM—05)72

5.1总则72

5.2职责72

5.3质量保证体系72

5.4质量体系文件72

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73

5.6管理评审73

5.7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其他工作方法74

5.8关于检测偏离程序或标准(规范)时的规定74

第6章 人员(ZLC/QM—06)75

6.1总则75

6.2职责75

6.3资格与培训75

6.4人员业绩档案75

第7章 设施、环境与安全(ZLC/QM—07)76

7.1总则76

7.2职责76

7.3设施与环境要求76

7.4监控与安全76

第8章 检测仪器设备(ZLC /QM—08)77

8.1总则77

8.2职责77

8.3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77

8.4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与档案的管理77

8.5分包测试项目所用仪器设备的管理77

第9章 检测仪器设备量值溯源(ZLC / QM—09)78

9.1总则78

9.2职责78

9.3计量检定和校验计划78

9.4计量检定的实施78

9.5运行检查78

第10章 检测工作和方法(ZLC/QM—10)80

10.1总则80

10.2职责80

10.3检测工作流程图80

10.4检测工作的准备80

10.5检测方法的使用81

10.6检测过程的控制81

10.7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校核81

10.8微机与自动化设备管理82

10.9开展新检测工作项目82

10.10对样品的重新检测82

第11章 样品管理(ZLC/QM—11)83

11.1总则83

11.2职责83

11.3样品的接收和识别83

11.4样品返还83

第12章 记录(档案)的管理(ZLC/QM—12)84

12.1总则84

12.2职责84

12.3记录(档案)的范围与管理84

12.4保存与保密85

第13章 检测报告(ZLC/QM—13)86

13.1总则86

13.2职责86

13.3检测报告的编制86

13.4检测报告的审核87

13.5检测报告的签发、盖章87

13.6检测报告的发送87

13.7检测报告的查询与复制87

13.8分包检测的检测结果87

13.9检测报告的格式87

13.10检测报告的更正88

13.11检测报告的保密要求88

第14章 检测工作的分包(ZLC/QM—14)89

14.1总则89

14.2职责89

14.3分包检测的质量政策89

14.4分包的责任89

14.5分包业务的管理89

14.6分包项目与分包单位89

第15章 外部协作和供给(ZLC/QM—15)90

15.1总则90

15.2职责90

15.3对外部协作和供给单位的调研和认定90

15.4供应品的采购与验收90

第16章 抱怨(ZLC/QM—16)91

16.1总则91

16.2职责91

16.3抱怨的受理范围91

16.4受理程序概要91

附件1检测项目表93

附件2程序性文件目录94

文件二 程序性文件95

目录(ZLC/QSP—00)97

文件的控制与维持程序(ZLC/QSP—01)98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ZLC/QSP—02)100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程序(ZLC/QSP-03)104

人员培训和资格考核程序(ZLC /QSP—04)107

实验室比对和验证试验程序(ZLC/QSP—05)109

样品管理程序(ZLC /QSP—06)111

质量管理监督程序ZL(C/QSP—07)112

保护机密情报和所有权的程序(ZLC/QSP—08)114

检测工作偏离程序、标准(规范)例外许可程序(ZLC / QSP—09 )116

非标准检测方法编审程序(ZLC/QSP-10)117

检测设备自校方法编审程序(ZLC/QSP—11)118

开展新工作项目的评审程序(ZLC/QSP—12)119

不合格工作控制与纠正措施程序(ZLC/QSP—13)120

设备管理、维护程序(ZLC /QSP—14 )122

量值溯源程序(ZLC/QSP—15)124

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运行检查程序(ZLC /QSP—16 )125

检测工作与现场质量保证程序(ZLC/QSP—17)126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ZLC/QSP—18)128

分包控制程序(ZLC/QSP—19)130

外部协作和供给(含消耗性材料)的控制程序(ZLC/QSP—20)131

抱怨处理程序(ZLC/QSP—21)132

质量记录(档案)管理程序(ZLC/QSP—22)134

计算机、自动化设备管理程序(ZLC/QSP—23)136

安全管理程序(ZLC /QSP—24 )137

文件三 作业指导书138

目录(ZLC /QTD—001)140

修订记录页(ZLC /QTD—002 )141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规程(ZLC/QTD—01)142

ERT4102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ZLC /QTD—02 )143

ERT4105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ZLC /QTD-03)145

HT234E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ZLC/QTD—04)147

ACL300B静电测试仪操作和自校规程(ZLC /QTD—05)148

DWJ81静电电位计操作和自校规程(ZLC /QTD—06)149

现场检测技术规程(ZLC/QTD—07)150

检测原始记录表填写说明(ZLC/QTD—08)161

检测报告编制说明(ZLC/QTD—09)165

附件1原始记录(样表)166

附件2检测报告(样表)1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