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老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老学研究
  • 李程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521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老子-哲学思想-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老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近代老学的思想学术背景10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华民族的危机10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的危机15

一、西方文化的东渐15

二、中西文化的冲突17

三、中国文化的危机22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近代新学的兴起24

第四节 近代诸子学的兴盛与老学的繁荣28

第二章 近代老学的发展及其特点31

第一节 近代老学的主要著作及研究者31

一、近代老学的主要著作及其简介31

二、近代老学的著名研究者37

第二节 三教思想在老学中进一步会通41

一、近代老学中儒、老关系的新变化42

二、近代老学中佛、老的新会通55

第三节 近代老学的基本特点62

一、佛、道在老学中的衰弱62

二、对《老子》的考据有所增强63

三、老学与西学的融合63

四、更加注重经世致用64

第三章 近代老学的道论66

第一节 近代老学道论概述66

一、先天固有的自然之道66

二、生养与统御万物之道69

三、“气”之道71

四、对立统一的规律变化之道74

五、玄之又玄的神妙之道77

第二节 魏源《老子本义》之“道”79

一、真常虚无之道79

二、无欲之道81

三、对立统一之道83

四、规律之道85

第三节 刘鼐和《新解老》之道87

一、宇宙内最大原理之道88

二、“无”之道90

三、阴面之道91

第四节 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之道93

一、江希张解老的新方法93

二、先于物质之道94

三、至虚而至实之道95

四、最具凝聚力能战胜一切的道96

第五节 近代老学“道”论的特点98

一、儒学思想在老学“道”中的融通98

二、关于“气”的新见解101

三、中西会通之道103

第四章 近代老学的修身养生思想104

第一节 近代老学修身养生思想概述104

一、修道修德是修身养生的根本104

二、修心养性,心性合一107

三、精旺气足,延年益寿110

四、性命双修,神气合一112

第二节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中的养生思想114

一、返朴归真,逆以成丹114

二、任自然,修无为115

三、养生之要,修心养性116

四、修精与气,养命延年118

五、阳来阴往,阴阳双修120

六、内以治身,外以治世121

第三节 黄裳《道德经讲义》中的修身养生思想123

一、修真一之气,寻玄关一窍124

二、炼虚无之心,修中庸之德126

三、合精气神,成金丹道128

第四节 近代老学修身养生的特色131

一、更加重视“道德”在养生中的作用131

二、将“养生”与“治国”紧密相联系133

三、提倡“性身长生”136

第五章 近代老学的经世致用思想138

第一节 经世致用是近代老学的主旋律138

一、老子著书的目的138

二、近代老学经世致用的学术倾向139

第二节 魏源《老子本义》的救世思想141

一、《老子》是救世之书141

二、救世的关键在于运用“道”的规律进行社会改革144

三、救世要靠积极有为146

第三节 滕云山《道德经浅注》中的治世之方150

一、治推上古,道合无为151

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153

三、化民之治155

四、“几先”与“不得已”之治157

第四节 近代老学的救世特色158

一、倡导顺应社会发展之自然而进行的改革158

二、重道而不轻器163

三、强调“有为”的积极作用166

四、崇尚真朴,厌恶奢华170

五、更加重视民众在救世中的作用173

六、提倡自强,反对侵略176

第六章 近代老学对《老子》的考证180

第一节 近代老学中的考据学内容180

一、近代老学对分章问题的考证180

二、近代老学对断句问题的考证182

三、近代老学对脱漏或衍文问题的考证184

四、近代老学对字义的考证188

第二节 刘师培《老子校补》中的主要校补方法191

一、将诸子、秦汉等资料引入《老子》中进行校补193

二、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校补195

三、根据文章的句法特点进行校补196

四、根据古今字义的演变进行校补198

五、根据文中各相关句子进行互校199

六、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校补200

第三节 陶鸿庆《王弼注勘误》的勘误方法202

一、据古代文献引文及他注注文而勘误202

二、据《老子》他章经文而勘误204

三、据《老子》的中心思想而勘误205

四、据注文的上下文语意一致进行勘误207

五、据语意的通顺进行勘误212

第四节 近代考据老学的义理发挥214

一、借考据以申尚道之意214

二、借考据以申无为之旨216

三、借考据以申无欲之旨218

四、借考据以申柔弱之旨220

五、借考据以申息兵之旨221

第七章 中西文化会通的新老学223

第一节 刘鼐和及江希张等人的中西会通思想223

一、刘鼐和《新解老》中的中西会通思想223

二、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中的中西文化会通思想227

第二节 刘师培的近代老学思想231

第三节 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西方思想234

一、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之道论235

二、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进化发展观239

三、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民主思想244

四、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无为与自由思想248

五、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科学思想249

六、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意义251

第四节 关于近代新老学中的几个问题254

一、关于民主问题254

二、关于民智问题257

三、关于实现政治途径问题259

四、关于理想社会问题261

第八章 近代老学的历史地位265

第一节 近代以前老学的地位265

第二节 近代老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变化269

一、近代老学中“道”的地位的提升269

二、近代老学中“信”的地位的提高270

三、近代老学具有更大的实用性272

四、近代老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与包容性273

第三节 近代老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地位274

一、冠以“哲学”之名的老学274

二、道、器并重的老学275

三、中、西文化会通的老学277

四、倡导世界和平的老学280

第四节 近代老学的历史局限性282

一、“无为”之治道与“器学”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282

二、“弃智”、“不重实践”等主张与近代科学的发展不相适应284

三、“息兵”之主张与反侵略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286

四、没能从根本上找出挽救中国的出路286

主要参考文献288

后记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