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武器装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核武器装备
  • 汪致远总主编;钱绍钧分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22686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武器装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20世纪的尖端武器1

第一节举足轻重的核武器1

第二节一场神秘的原子弹竞赛3

一、德、日功亏一篑3

二、美国捷足先4

三、苏联急起直追6

一、核武器的演变 17

四、英、法迎头赶上7

五、中国被迫而为8

第三节震憾世界的原子弹空袭10

一、投掷原子弹的决策过程11

二、广岛、长崎祸从天降11

第四节围绕氢弹研制的角逐13

一、历史性的突破——氢弹诞生13

二、 “核讹诈”梦幻破灭14

三、华夏氢弹惊闻于世15

第五节“冷战”中的核武器较量16

二、庞大的核武库18

三、进攻与防御20

四、核武器自相矛盾的作用21

一、原子的奥秘23

第二章 核武器的秘密23

第一节巨大能量的来源23

二、原子核的发现24

三、能量的源泉25

四、核能的利用27

第二节原子弹29

一、 原子弹的基本原理29

二、原子弹类型31

三、 裂变材料的制备34

第三节氢弹38

一、氢弹原理和结构38

二、制造氢弹的材料40

三、氢弹的小型化41

第四节特殊性能核武器42

一、 中子弹43

二、 减少剩余放射性弹44

三、增强X射线弹45

四、核电磁脉冲弹46

第三章核武器装备系统47

第一节核弹道导弹的核弹头47

一、核弹头的构成48

二、核战斗部48

三、承载壳体49

四、姿态控制系统50

第二节战略核武器的投射系统51

一、战略轰炸机51

二、核弹道导弹53

三、核巡航导弹57

第三节指挥控制通信和作战支持系统58

一、 战略核武器的指挥59

二、 战略核武器的安全控制60

三、 战略核武器的通信63

四、 战略核武器的作战支持系统64

一、战术核航弹66

第四节战术核武器66

二、核炮弹67

三、战术地地核导弹67

四、战术核巡航导弹68

五、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69

六、核地雷70

七、核钻地弹70

一、威力、射程与命中精度71

第五节核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71

二、质量和尺寸72

三、可靠性和安全性73

四、保障性和可维修性75

五、机动性和生存能力75

第六节国外现役核力量75

一、美国的现役核力量75

二、俄罗斯的现役核力量78

三、英国的现役核力量80

四、法国的核力量81

第一节核试验的历史演变82

第四章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82

第二节核试验的独特作用84

一、核试验的特殊性84

二、核试验的分类85

第三节核试验的主要方式87

一、大气层核试验87

二、地下核试验89

一、核物理诊断95

第四节核试验诊断与测量95

二、放射化学诊断96

三、核试验效应测量98

第五节核试验控制与安全98

一、核装置引爆及试验控制98

二、 大气层核试验的安全99

三、 地下核试验的安全99

第六节核试验场地选择100

一、选择核试验场的主要原则100

二、 各国核试验场鸟瞰101

第七节核试验的监测104

一、 地震监测105

二、放射性核素监测106

三、次声监测107

四、水声监测108

五、卫星探测的应用108

六、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的核查109

第一节核爆炸发展过程及景象114

第五章核武器毁伤作用与防护114

第二节核武器的毁伤效应118

一、 比太阳还亮的光辐射118

二、势如飓风的冲击波121

三、 看不见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126

四、 无孔不入的核电磁脉冲128

五、 持久危害的放射性沾染129

六、核爆炸的综合毁伤132

第三节核武器的作战使用133

三、 根据打击目标要求选取核武器威力的依据134

一、 核武器威力如何划分134

二、核武器打击目标的分类134

四、 目标特点与爆炸方式选取的关系135

五、核武器使用中的安全保障136

第四节核武器的防护137

一、做好遭袭击前的预警工作137

二、防核武器的基本措施137

三、如何防止光辐射伤害138

四、防护冲击波的手段140

五、对付早期核辐射的办法141

六、抗核电磁脉冲142

七、减弱放射性沾染的危害142

第五节核爆炸探测与毁伤估算144

一、哪些景象可以作为核探测对象144

二、如何划分探测范围146

三、如何评估核爆毁伤效果147

四、战场上探测可用哪些简易方法148

五、战场上的核辐射侦察149

一、核大国继续把核武器视为国家安全的支柱151

第六章核武器的未来151

第一节未来核武器的作用151

二、核武器实战化的趋势可能有所发展152

三、核武器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完全消失154

第二节各国核武库面临的问题155

一、核武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155

二、发展新型核武器问题156

三、深化对武器物理规律的认识156

第三节禁核试条件下的核武器研究156

一、实验室实验研究157

二、次临界实验159

三、计算机模拟和仿真160

四、增强监测161

五、实施非核部件生产的现代化162

第四节核武器的发展趋势163

一、具有更高突防能力的核武器163

二、高精度、低威力核武器164

结束语1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