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工程师维护和故障排除手册 原书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工程师维护和故障排除手册 原书第2版
  • (美)艾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138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手册;计算机网络-故障修复-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工程师维护和故障排除手册 原书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使用OSI模型1

1.1 OSI模型快速导览2

1.2 OSI模型的7个层2

1.2.1 第7层:应用层3

1.2.2 第6层:表示层3

1.2.3 第5层:会话层3

1.2.4 第4层:传输层3

1.2.5 第3层:网络层4

1.2.6 第2层:数据链路层4

1.2.7 第1层:物理层4

1.3 网络设备和OSI模型4

1.3.1 转发器5

1.3.2 网桥5

1.3.3 路由器6

1.3.4 交换机7

1.3.5 交换机转发技术8

1.4 常用网络工具10

1.4.1 网络管理工具10

1.4.2 协议分析仪10

1.4.3 手持式网络分析仪11

1.4.4 电缆测试器11

1.4.5 流量协议11

1.5 小结12

本章复习题13

第2章 铜介质15

2.1 标准16

2.2 基本的电缆用途19

2.3 测试参数19

2.3.1 信道内测试所需的基本测试及参数20

2.3.2 与信道内测试有关的基于频率的基本测试参数23

2.3.3 与信道内及外部测试有关的基于频率的高级测试参数31

2.3.4 其他常被引用的测试参数35

2.3.5 测试配置37

2.4 应该测试什么39

2.5 接地和电缆屏蔽39

2.6 小结40

本章复习题41

第3章 光纤介质43

3.1 安全44

3.1.1 光线44

3.1.2 玻璃44

3.2 标准45

3.3 光纤光缆设计45

3.3.1 光纤光缆的结构46

3.3.2 光缆的结构46

3.3.3 接头类型47

3.4 测试参数47

3.5 光的行为49

3.5.1 色散50

3.5.2 模式带宽50

3.5.3 临界角50

3.5.4 弯曲的光纤51

3.5.5 渐变折射率51

3.5.6 光源52

3.5.7 注入条件53

3.5.8 芯轴54

3.5.9 模式调节55

3.5.10 吸收55

3.5.11 菲涅尔反射55

3.5.12 光纤端接抛光56

3.5.13 光纤对准误差和生产缺陷56

3.6 测试实践和工具58

3.6.1 测试方法58

3.6.2 工具61

3.7 测试等级63

3.7.1 等级163

3.7.2 等级263

3.7.3 测量和测试的注意事项63

3.8 小结64

本章复习题64

第4章 介质访问控制层66

4.1 以太网和OSI模型67

4.2 帧结构68

4.2.1 位到字节68

4.2.2 字节到字段分组68

4.2.3 基本的以太网帧字段71

4.3 工作原理73

4.3.1 分组间间隔74

4.3.2 重传75

4.3.3 错误处理76

4.3.4 双工83

4.3.5 帧突发83

4.3.6 自动协商84

4.3.7 以太网供电(PoE)88

4.3.8 以太网实现细节89

4.3.9 10 Mbps以太网89

4.3.10 100 Mbps以太网95

4.3.11 1000 Mbps以太网102

4.3.12 10 Gbps以太网110

4.3.13 面向用户接入网的以太网123

4.4 小结124

本章复习题125

第5章 数据链路层128

5.1 网桥129

5.1.1 网桥转发表129

5.1.2 转发的影响130

5.1.3 优先权130

5.1.4 生成树协议131

5.1.5 VLAN135

5.2 MAC控制子层136

5.2.1 帧结构136

5.2.2 慢速协议137

5.2.3 链路聚合子层137

5.2.4 操作、管理和维护(OAM)子层141

5.3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142

5.3.1 802.2 LLC143

5.3.2 802.2 LLC字段定义143

5.3.3 802 SNAP145

5.3.4 802 SNAP字段定义145

5.4 Novell原始帧146

5.5 小结146

本章复习题147

第6章 网络层148

6.1 路由器149

6.2 Internet协议(IP)150

6.2.1 IPv4寻址151

6.2.2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159

6.2.3 IPv6寻址163

6.2.4 ICMPv6171

6.3 小结173

本章复习题173

第7章 传输层175

7.1 TCP和UDP端口176

7.2 传输控制协议(TCP)177

7.2.1 TCP段和最大段长度(MSS)177

7.2.2 TCP套接字和连接178

7.2.3 打开和关闭连接178

7.2.4 序列号和确认号179

7.2.5 重传180

7.2.6 选择性确认(SACK)180

7.2.7 窗口长度、窗口扩大和滑动窗口182

7.2.8 拥塞控制184

7.2.9 TCP段结构186

7.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89

7.4 小结190

本章复习题190

第8章 阻止问题191

8.1 网络维护策略192

8.1.1 网络决策制定的管理介入192

8.1.2 准备和规划192

8.1.3 问题预防192

8.1.4 早期问题发现192

8.1.5 快速地隔离和解决问题192

8.1.6 为适应网络增长,应该更多地投资于工具和培训而不是增加工作人员193

8.1.7 改善网络管理和维护质量的方法193

8.2 文档193

8.2.1 方法学193

8.2.2 发现和基线测试193

8.2.3 设计辅助193

8.2.4 验证193

8.2.5 创建服务器日志和软件库194

8.2.6 创建网络图195

8.2.7 电缆设施文档195

8.3 建立基线196

8.4 主动的活动和准备200

8.4.1 监测物理层和MAC层200

8.4.2 监测网络层205

8.4.3 监测传输层206

8.4.4 应用监控207

8.5 小结210

本章复习题210

第9章 故障诊断211

9.1 最佳方法212

9.2 过程212

9.3 成功故障诊断的8个重要步骤213

9.3.1 第1步:准确地确定问题214

9.3.2 第2步:重现问题214

9.3.3 第3步:找出并隔离起因214

9.3.4 第4步:阐明解决问题的计划216

9.3.5 第5步:实现计划216

9.3.6 第6步:进行测试,以确认问题已得到解决216

9.3.7 第7步: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案216

9.3.8 第8步:向用户提供反馈217

9.4 出发点217

9.5 小结218

本章复习题218

第10章 介质故障诊断219

10.1 铜介质的故障诊断220

10.1.1 工具220

10.1.2 一般测试和安装问题222

10.2 光纤介质故障诊断235

10.2.1 工具236

10.2.2 常规测试和安装问题237

10.3 小结246

本章复习题246

第11章 网络故障诊断248

11.1 工具249

11.1.1 线缆测试仪249

11.1.2 协议分析249

11.1.3 网络管理249

11.1.4 流量协议250

11.1.5 手持式网络分析仪250

11.1.6 高级分析产品251

11.2 对一般性的用户抱怨进行故障诊断251

11.2.1 问题:无法连接251

11.2.2 问题:连接掉线254

11.2.3 问题:速度慢或性能差255

11.3 一般的故障诊断建议257

11.3.1 避开误导性的症状259

11.3.2 具体的错误类型259

11.3.3 一些简单的准则262

11.3.4 特定的测试建议275

11.4 小结307

本章复习题307

附录A 铜缆测试失败原因表309

A.1 接线图310

A.2 长度310

A.3 传播延迟或延迟差异310

A.4 插入损耗(衰减)311

A.5 近端串扰和综合近端串扰311

A.6 回波损耗311

A.7 ACRF和PSACRF(ELFEXT和PSELFEXT)311

A.8 电阻312

A.9 特征阻抗313

A.10 脉冲噪声313

.A.11 缓解外部串扰313

附录B 波形解码练习314

B.1 单元1:计数系统和编码方法315

B.1.1 计数系统315

B.1.2 OSI 7层模型320

B.1.3 信令和编码方法322

B.2 单元2:以太网波形解码324

B.2.1 10 Mbps传输过程324

B.2.2 对波形进行解码32

B.3 单元3:使用标准文件和RFC327

B.4 单元4:使用协议分析仪328

B.4.1 OptiView协议分析专家的五按钮教程329

B.4.2 协议分析专家实验332

附录C 自动协商334

C.1 FLP字段定义335

C.1.1 基本页面335

C.1.2 消息页面336

C.1.3 无格式页面339

C.1.4 适用于1000BASE-X的自动协商扩展339

C.1.5 适用于10GBASE-T的自动协商扩展340

附录D 发现设备行为342

D.1 这台设备工作在哪一层343

D.1.1 测试#1:基本功能344

D.1.2 测试#2:灰色区域344

D.1.3 测试#3:找出所有配置的VLAN345

D.2 如何使用测试结果345

D.2.1 冲突域345

D.2.2 广播域346

D.2.3 不同的网络346

附录E 对交换机进行故障诊断的技术347

E.1 在交换式环境中遇到什么问题348

E.2 对交换机进行故障诊断的技术349

E.2.1 方法1:访问交换机控制台349

E.2.2 方法2:连接到未使用的端口350

E.2.3 方法3:配置镜像或跨接端口353

E.2.4 方法4:连接到标记端口或干线端口356

E.2.5 方法5:在链路中插入集线器356

E.2.6 方法6:级联测试仪358

E.2.7 方法7:在链路上放置在线抽头359

E.2.8 方法8:使用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361

E.2.9 方法9:让交换机发送流技术汇总364

E.2.10 方法10:建立系统日志服务器365

E.2.11 方法11:使用服务器(主机)资源366

E.2.12 方法12:使用方法的组合366

E.3 故障诊断方法:结论366

附录F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368

F.1 SNMP操作369

F.1.1 SNMPv1371

F.1.2 SNMPv2371

F.1.3 SNMPv3372

F.2 SNMP用途373

附录G 利用协议分析仪进行故障诊断376

G.1 理解网页连接377

G.1.1 DNS查询379

G.1.2 ARP查询381

G.1.3 TCP连接383

G.1.4 数据传输386

G.1.5 关闭连接386

G.1.6 DNS故障388

G.2 协议分析仪和协议知识388

附录H 本书中使用的网络故障诊断产品393

H.1 从什么工具开始394

H.1.1 网络操作394

H.1.2 网络工程化394

H.1.3 网络技术人员395

H.1.4 网络/PC支持咨询台395

H.2 介质测试396

H.2.1 DTX 1800线缆分析仪396

H.2.2 OptiFiber认证OTDR397

H.2.3 AnalyzeAir Wi-Fi频谱分析仪398

H.3 网络分析:混合式手持测试仪401

H.3.1 OptiView401

H.3.2 EtherScope405

H.3.3 NetTool408

H.3.4 LinkRunner411

H.4 协议分析412

H.4.1 捕获413

H.4.2 内置功能413

H.4.3 警报和触发器414

H.4.4 数据存储和报告414

H.5 流量协议分析415

H.5.1 可视化性能管理器415

H.5.2 Visual UpTime Select416

H.5.3 NetFlow跟踪器419

H.5.4 应用性能421

附录I 各章复习题答案424

I.1 第1章425

I.2 第2章426

I.3 第3章427

I.4 第4章428

I.5 第5章433

I.6 第6章434

I.7 第7章436

I.8 第8章436

I.9 第9章437

I.10 第10章437

I.11 第11章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