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 马云鹏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2660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与分类2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2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3

三、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发展10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2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17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17

二、影响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要素27

三、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32

第二章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39

第一节 选定研究课题的意义40

一、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40

二、选题是教育研究的关键41

三、选题是衡量科学工作者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42

第二节 好的研究问题具备的特点42

第三节 教育科学问题的类型与来源45

一、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类型45

二、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46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的过程与方法48

一、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49

二、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49

三、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50

四、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51

第五节 研究问题的陈述52

一、教育科学研究中常量和变量的概念52

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特点52

三、抽象定义和操作性定义54

四、问题的陈述55

第三章 教育研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57

第一节 文献检索与教育科学研究58

一、文献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58

二、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59

第二节 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方法63

一、教育文献查阅的过程与方法63

二、运用计算机检索文献67

第三节 教育文献资料的概括与整理71

一、教育信息的集中和总结71

二、解释和利用信息74

第四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76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构思与形成假设77

一、研究假设概述77

二、教育科学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79

三、教育科学研究假设的形成与检验82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84

一、确立研究类型与方法84

二、选择研究对象85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抽样设计(抽样的方法与技术)88

四、分析研究变量95

五、形成研究计划98

第五章 教育历史研究法104

第一节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概说105

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105

二、教育历史研究法的作用106

三、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107

第二节 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和要求108

一、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与结构体系108

二、运用历史研究法的基本要求111

第六章 教育比较研究法116

第一节 教育比较研究法概说117

一、教育比较研究法的概念与历史发展117

二、教育比较研究法的基本要求121

三、教育比较研究法的基本程序122

第二节 教育比较研究法的基本类型125

一、纵向比较研究法与横向比较研究法125

二、同类比较研究法和异类比较研究法126

三、定量比较研究法和定性比较研究法128

第七章 教育调查研究法131

第一节 教育调查研究法概述132

一、教育调查研究法的定义及主要特点132

二、教育调查的种类132

三、教育调查设计136

四、教育调查法的基本步骤137

第二节 调查表140

一、调查表的基本特点141

二、调查表的种类与基本格式141

三、调查表的编制与要求143

第三节 问卷调查143

一、问卷的意义144

二、问题的类型及回答方式145

三、问题的编制与问卷的设计149

四、预试与修订152

五、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偏斜估计152

六、问卷的统计与分析152

第四节 访谈调查153

一、访谈的概念和特点153

二、访谈计划的制定155

三、试谈及修改访谈内容159

四、正式进行访谈159

五、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160

第八章 教育观察法162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163

一、观察法的特点163

二、观察法的功能与评价164

三、观察法的类型166

四、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169

五、观察法的基本要求与误差的防止170

第二节 非结构式观察172

一、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172

三、轶事记录法173

二、观察日记173

四、团体研究中的非结构式观察174

五、作为辅助手段的非结构式观察175

第三节 结构式观察175

一、结构式观察概述175

二、结构式观察的种类177

第四节 参与观察策略183

一、参与观察的适用条件184

二、参与观察的实施步骤184

三、参与观察的评价186

第五节 观察代码系统的制定186

第九章 教育测验研究189

第一节 教育测验概述190

一、教育测验的特性190

二、教育测验的种类与作用191

一、测验的实施195

第二节 测验的实施与结果解释195

二、解释测验结果(分数)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96

第三节 国内常用的几种教育测量量表举例197

一、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97

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199

三、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200

四、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202

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简称MHT)204

第十章 教育实验研究法206

第一节 教育实验研究法概述207

一、实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207

二、教育实验研究法的意义与特征207

三、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功能与局限性210

四、教育实验研究法的类型212

一、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215

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215

二、实验的实施阶段218

三、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218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控制218

一、教育实验研究控制的意义219

二、影响实验效度的主要因素220

三、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225

第四节 教育实验设计226

一、前实验设计227

二、准实验设计229

三、真实实验设计232

四、教育实验的因素设计235

第五节 教育实验的评价236

二、教育实验科学水平的评价237

一、教育实验评价的意义237

第十一章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法243

第一节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法概述244

一、什么是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法244

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法的基本特点245

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247

四、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与开发性研究的关系248

五、我国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249

第二节 基本过程及理论模型250

一、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250

二、在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中理论模型的构建252

第三节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255

一、发生学方法(genetic methodology)255

二、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256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258

四、历史——逻辑方法259

五、系统科学方法260

第十二章 教育人种学研究法266

第一节 教育人种学研究的特征268

一、现象学的特征268

二、自然主义的特征269

三、整体的特征270

第二节 人种学研究的理论框架271

一、人种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71

二、人种学研究的理论框架272

第三节 人种学研究的过程274

一、选择研究现象274

二、确定研究对象275

四、概括研究假设276

三、进入研究现场276

五、收集研究资料277

六、整理与分析资料277

七、阐述研究结果278

第四节 实地观察279

一、实地观察的内容279

二、实地观察的形式281

三、实地观察的技巧283

四、实地观察的记录286

第五节 深入访谈287

一、访谈的类型287

二、访谈的方式288

三、深入访谈的技巧289

四、记录和评价访谈资料292

第十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294

第一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295

一、资料定性分析的特点295

二、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98

三、定性研究结果的质量分析300

第二节 教育科研数据特征及典型量数301

一、教育科研数据的特征及种类301

二、描述数据资料特征的典型量数304

第三节 相关系数314

一、相关及相关系数314

二、积差相关315

三、等级相关317

四、点二列相关320

第四节 教育科研数据资料的推断321

一、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321

二、统计假设检验的主要方法324

第十四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340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与目的341

一、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主要目的341

二、撰写教育研究报告和论文的一般步骤342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343

一、一般学术论文的撰写343

二、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346

三、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348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要求351

一、对教育研究成果质量的判断351

二、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352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的评价357

一、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功能357

二、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内容359

三、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362

四、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方法363

第十五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366

第一节 科研群体的特征368

第二节 科研群体的类型369

第三节 教育科研管理与科研群体的优化组合370

一、科研群体管理370

二、科研课题管理373

三、教育科研信息情报管理375

四、教育科研成果管理378

第四节 研究者个体教育研究能力结构及其培养381

一、研究者个体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结构381

二、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383

附表388

参考文献395

后记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