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陶瓷科学技术 1 1989年国际讨论会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家治,陈显求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80513940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陶瓷科学技术 1 1989年国际讨论会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A.科学技术类1
A-1 Fe2O3含量在陶瓷组成变化规律中的作用 李家治、罗宏杰1
A-2西亚地区和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成型方法 P.Vandiver6
A-3古陶瓷静电复印X射线照相术——一种无损检验和研究工具的新进展12
R.H.Johnston12
A-4古陶器X射线衍射定量物相分析方法初探18
王昌燧、程庭柱、范崇政、林碧霞、张敬国18
A-5中国历代分相釉——其化学组成,不混溶结构与艺术外观25
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周学林25
A-6古陶瓷器造型与装饰艺术风格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刘振群、胡小芳38
A-7古陶瓷名釉分析的研究 张忠铭44
A-8邛崃窑的研究 张福康50
A-9古代钧瓷的科学分析 郭演仪、李国桢54
A-10供御油滴和龟背兔毫——建?中的两个特异的品种 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61
A-11皇室专用的建? 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69
A-12热释光叠加剂量断代法中的半解析超线性校正 庄联升、吴文辉83
A-13香港东湾考古物的热释光(TL)断代 吴文辉、李松基、庄联升、邓聪89
A-14陶器热释光断代中a热释光剂量测定方法的修正 王维达、夏君定、周智新93
A-15釉熔点预测的研究 闵庚卓98
A-16几种著名古陶瓷窑遗址粘土的穆斯堡尔研究 陈松华、高正耀、潘贤家104
游恩溥、高力明、罗宏杰109
A-17对应分析在景德镇历代瓷胎配方演变规律研究中的应用109
A-18中国古陶瓷器型的计算机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初探 高力明116
A-19多类判别分析技术在鉴别景德镇古瓷烧制时期中的应用122
罗宏杰高力明游恩溥122
A-20中国古代陶瓷的X射线荧光非破坏分析 陶光仪127
A-21高丽青瓷的再现 李庆熙131
A-22 10—16世纪高丽青瓷釉的工艺 P.Vandiver137
A-23中国法华釉的研究 N.Wood等142
A-24泰缅边界发现的乳浊白釉瓷的科学研究 山崎一雄151
A-25茶叶末釉的显微结构及其形成过程154
赵达峰、柯美云、王养民、王文英、胡晓洪154
A-26玉溪、建水窑青花瓷器研究 陈尧成、郭演仪、赵光林162
A-27鹤壁集窑黑、红彩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 陈尧成、郭演仪、赵青云171
A-28茶叶末结晶釉主晶相的研究 顾幸勇、方豪、宋仪杰178
A-29郊坛官窑粗瓷和黑釉瓷 陈显求、陈士萍、张翔183
A-30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 陈尧成、张福康、张志忠、毕南海191
A-31南宋官窑与哥窑古瓷的釉层分析 李中和、叶宏明、周福根202
A-32广东省潮州笔架山宋代古瓷的研究 张典奎、李中和207
A-33江西省吉州窑天目釉的釉层结构 李中和、戴粹新211
A-34汝窑天青釉的恢复和试制 朱文立、高凌翔、李国桢214
A-35处州窑的乳光釉瓷和青瓷 黄瑞福、陈显求、陈士萍、刘菱芬、石正雄221
A-36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仿制研究 许作龙230
A-37明清祭红釉的化学组成 张福康、张浦生236
A-38桃花片铜红釉的研究 孙荆、陈显求、阮美玲、赵达峰240
A-39明代永乐青花瓷器 张志刚、郭演仪、张浦生249
A-40历代耀州青瓷工艺探讨 李国桢、王俭、李文超、秦建武、庄又青、孟树锋255
A-41汝窑天青釉的呈色热力学分析 李国桢、王俭、李文超、彭?强、秦建武、孟玉松266
A-42钧釉呈色的物理化学分析 李文超、王俭、彭?强、庄又青、李国桢、晋佩章272
A-43长沙窑乳浊釉——又一种唐代的分相釉 陈显求、张志刚、黄瑞福279
A-44北京辽代琉璃器中的硼釉 陈尧成、郭演仪、赵光林290
A-45石湾窑葱白釉双耳梅花瓶的陶瓷学研究 陈显求、孙荆、阮美玲、霍焕基297
A-46古代”金砖”的研究 杨物华、徐乃平、缪松兰、徐霞305
A-47明清景德镇青瓷的组成和结构 李国桢、高凌翔、王养民、芦瑞清312
A-48景德镇永乐白瓷的研究 李家治、陈士萍319
A-49吉州窑天目制品呈色规律的研究 胡晓洪、敖镜秋325
A-50唐耀州青瓷和黑釉瓷 陈显求、李家治、黄瑞福、陈士萍、禚振西、杜葆仁329
A-51上林湖历代越瓷胎、釉及其工艺的研究336
李家治、陈显求、陈士萍、朱伯谦、马成达336
A-52广钧初探 杨兆雄、秦武军、杨兆禧345
A-53依据最新的考古学证据对一组汝瓷器的研究 苏玫瑰348
A-54南宋瓷的显微结构 周福根、李中和、叶宏明359
A-55辽代白瓷的研究 丛文玉、关宝琮、赵永超364
A-56热释光异常衰减的理论估计与实验结果之比较 庄联升、吴文辉371
A-57对收集于广州及菲律宾出自同一窑址的宋代陶瓷作热释光特性的比较376
李松基、吴文辉、庄联升376
B-1越窑 朱伯谦380
B.考古类380
B-2汝窑新论 赵青云384
B-3略论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的烧造年代及其来龙去脉 姚桂芳389
B-4浙江加彩瓷器的试探——兼谈釉下彩起源及相关问题 阮平尔、蔡乃武394
B-5包头燕家梁出土之青花瓷 刘幻真402
B-6近年来对宜兴古陶瓷研究的新进展 蒋赞初403
C.工艺美术类411
C-1宜兴紫砂器是怎样成为中国名陶的 李壮大411
C-2鹰潭角山陶器符号及其与制陶的关系 廖根深415
C-3中国古代陶瓷科学美追踪目标——浑然天成 熊寥422
C-4元代青花瓷器的装饰艺术风格 熊寥426
C-5岳州窑新探 周世荣431
C-6宋瓷上的婴孩纹饰 黎淑仪435
D.窑炉类440
D-1农村民窑:研究现代以了解过去 柯希兰440
D-2邢窑历代窑具和装烧方法 毕南海、张志忠444
D-3煤烧馒头窑的烧成特点 水既生449
D-4四川唐宋时代陶瓷窑炉与装烧工艺特点 陈丽琼453
E.古陶瓷贸易类462
E-1从澎湖出土之瓷器残片探讨其年代及起源诸问题:第一部份——青瓷与白瓷462
刘良佑462
E-2从澎湖出土之瓷器残片探讨其年代及起源诸问题:第二部份466
——青花器问题的探讨 刘良佑466
E-3泰国北部发现的白瓷和绿瓷 Natthapatra Chandavij469
热门推荐
- 3802421.html
- 1035808.html
- 3305225.html
- 137302.html
- 392780.html
- 245821.html
- 1635206.html
- 2266064.html
- 314654.html
- 1406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4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8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5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6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4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