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求是集 第1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求是集 第1集
  • 陈乐素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11111·202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求是集 第1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王越1

《魏志·倭人传》研究1

序二 徐规5

陈乐素同志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情况述略(代序) 常绍温8

后汉刘宋间之倭史22

宋徽宗谋复燕云之失败46

一、燕云46

二、十六州之割让51

三、燕云与北宋53

四、谋复燕云之始议56

五、马政之使59

六、赵良嗣第一次之使61

七、土地范围之争议与交涉之停顿65

八、金军事上之进展与辽帝之西走68

九、宋第一次进军之失败69

十、再度进军之再败71

十一、金帝入燕前之经营与宋金交涉之复续73

十二、所谓收复燕云77

十三、张觉事件81

十四、关于西京诸州之割让85

十五、宋得燕后对于边境防御之措施88

十六、辽帝耶律延禧之被擒93

十七、金侵宋之原因及其准备94

十八、燕山府之陷没98

徐梦莘考101

一、《三朝北盟会编》101

二、《直秘阁徐公墓志铭》104

三、《宋史》本传110

四、嘉靖《江西通忘》及《临江府志》113

五、五十五、六岁以前116

六、盐议与知宾州117

七、参议任内《会编》之完成124

八、庆元元年之致仕125

九、《会编》之被奏取127

十、儒荣堂129

十一、徐家之著述133

《三朝北盟会编》考140

一、撰者140

生平与《会编》之关系140

仕宦生活之两面141

《会编》之完成及史官奏取141

徐家之史学142

内容六点143

二、本书之内容143

第一点甲与第三、四点144

各年所占卷数144

绍兴三十一年卷数之特多148

绍兴三十年之缺书149

第一点乙与第六点,材料处置问题150

名称之疑问151

三、传本152

传抄本152

全书体例152

刊本153

四、原书书目154

四项之分154

第一项,诸家之说及记传155

第二项,书疏奏议157

第三项,行实碑志159

第四项,诸家之说之又一部分,金国诸录160

五、书目有名而未见引用者160

未见引用之二十三种160

《伪齐录》162

《绍兴讲和录》162

丁特起札子163

《洪中孚家传》163

张孝纯书164

《上张浚书》164

《言蔡京札子》164

杨尧弼书165

李纲奏疏165

《赵令?碑》166

其他166

六、全书引用材料索引167

未见引用之三种原因167

凡例168

(一)著述索引甲 著述之部171

(二)著述索引乙 撰人之部186

(三)文书索引甲 平行文书及上行文书之部(杂文附)190

《靖康小雅》206

(四)文书索引乙 宋、金等国文书及下行文书之部210

七、未标明出处之引用材料232

未标明出处而略知梗慨者232

洪迈《国史》233

李焘《四系录》234

李焘《长编》与杨仲良《长编纪事本末》235

引用《长编》之一例及所谓不重录之意义235

引用《长编》之又一例237

不能分别寻出此类书原文之原因238

建炎以来之未标明出处材料239

卷三之女真记事239

《系年要录》引用《会编》之二例240

《系年要录》成书年代及其径称引用《会编》之原因241

建炎以前未必尽据洪、李三书242

漏题之材料242

徽宗内禅之重要材料243

有价值之史地关系资料245

八、《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校补245

书名之异同246

撰人名之异同246

撰人为钟邦直之证246

袁、许本误为许亢宗之原因247

《大金国志》釆录之根据248

三种异样之传本248

近人之注意此录及其所据传本249

第四程错简之研究250

重新校补之原因250

见于卷一七部分252

见于卷二○部分254

九、引用书杂考(以繁体笔画多寡为次)274

《丁未录》274

《入燕录》275

《亡辽录》276

《山西军前和议奉使录》277

《己酉航海记》278

《中兴姓氏录》279

《中兴遗史》280

《太上道君北狩行录》281

《北征纪实》,《国史后补》282

《王彦行状》,《李翼行状》282

《北狩闻见录》284

《北记》285

《正隆事迹》,《金虏图经》(一名“金虏志”)286

《回天录》287

《吴武安保蜀功绩记》287

《孤臣泣血录》,《拾遗》288

《征蒙记》288

《忠愍文集序》289

《林泉野记》289

《河东逢虏记》290

《秀水闲居录》291

《金国太祖实录》293

《采石战胜录》293

《金国文具录》294

《金国闻见录》295

《金虏节要》295

《宣和录》296

《南归录》296

《南都翊戴记》296

《建炎中兴日历》297

《建炎时政记》298

《建炎复辟记》298

《建炎通问录》299

《皇太后回銮事实》299

《种师道行状》300

《茆斋自叙》300

《唐重墓志》,《朱胜非行状》301

《绍兴甲寅通和录》302

《绍兴正论》302

《朝野佥言》,《朝野佥言后序》303

《痛定录》304

《钦宗实录》304

《顺昌破贼录》305

《炀王江上录》306

《靖康陷虏皇族记》307

《裔夷谋夏录》315

《伪豫传》316

《陷燕录》316

《避戎夜话》317

《揽辔录》317

十、宋金史帝纪会编举异318

作举异之原因318

传本干支日月多误319

许本《会编》纲目干支日月正误表319

举异凡例324

举异324

附录:相老人八十年之经过谈356

后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