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子尧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022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导论1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0.2.1 基于代理成本的解释3
0.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解释5
0.2.3 国外其他理论假说6
0.2.4 国内的研究7
0.3 研究思路7
0.4 创新、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8
0.4.1 主要创新点8
0.4.2 局限性9
0.4.3 进一步研究方向9
1.可转换债券的一般分析10
1.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与特点10
1.2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条款11
1.3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经济特性13
1.3.1 投资者与发行人的权利互换13
1.3.2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15
1.4 可转换债券的市场状况:国内与国外的比较15
1.4.1 国际可转换债券市场的产生、发展与基本特征15
1.4.2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
2.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文献述评25
2.1 基于委托代理成本的解释26
2.1.1 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26
2.1.2 可转债融资的资产替代假说30
2.1.3 可转债融资的连续融资假说34
2.1.4 可转债融资的控制管理层机会主义假说37
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解释40
2.2.1 可转债融资的后门权益融资假说40
2.2.2 可转债融资的风险评估假说44
2.3 国外其他理论假说46
2.4 国内相关研究48
3.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分析——国外理论在我国的实证检验51
3.1 我国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财务特性的实证检验51
3.1.1 实证分析变量的选取51
3.1.2 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54
3.1.3 单因素分析——基于参数和非参数的方法55
3.1.4 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56
3.1.5 结论59
3.2 连续融资假说在我国的实证检验59
3.2.1 基于理论提出研究假设59
3.2.2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60
3.2.3 累积超额收益率: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计算61
3.2.4 多元回归分析62
3.2.5 结论63
4.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分析64
4.1 公司融资选择模型——信息不对称的视角64
4.1.1 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64
4.1.2 公司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66
4.1.3 资本结构的信息传递模型67
4.1.4 公司融资的优序融资模型70
4.2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分析:考虑信息不对称的模型71
4.2.1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71
4.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型72
4.3 模型的实证支持: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效应77
4.3.1 国内外相关研究77
4.3.2 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79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81
5.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Ⅱ):基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分析93
5.1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基本理论研究93
5.1.1 控制权的产权理论分析93
5.1.2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经济学阐释94
5.1.3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分析98
5.2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分析:考虑控制权收益的模型99
5.2.1 模型基本假设100
5.2.2 考虑控制权收益的融资模型101
5.3 招商银行发行可转债的案例研究105
5.3.1 案例介绍105
5.3.2 案例分析107
5.3.3 简要总结111
6.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Ⅲ):基于财务效应的分析112
6.1 从稀释与税盾效应分析可转债融资动机112
6.1.1 不同融资方式的稀释与税盾效应实证分析——以首钢为例112
6.1.2 结论117
6.2 从融资成本分析可转债融资动机117
6.2.1 再融资成本计量模型的构建117
6.2.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成本的实际测算120
6.2.3 结论123
7.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的其他解释124
7.1 从制度约束看可转债融资动机124
7.1.1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变迁124
7.1.2 三种再融资方式制度约束比较126
7.2 从融资契约设计看可转债融资动机134
7.3 从股票市场环境看可转债融资动机138
8.结论140
8.1 研究结论140
8.2 构建可转债融资的良好发展环境143
8.2.1 正确定位可转债融资方式143
8.2.2 改善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144
8.2.3 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144
8.2.4 积极推动可转债中介服务145
8.3 改善可转债融资的监管方式145
8.4 提高投融资主体对可转债的认识147
8.4.1 改变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误区”147
8.4.2 培育和发展可转债的机构投资者147
参考文献149
附录1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成本163
附录2 我国上市公司已发行可转债契约条款167
附录3 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182
附录4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188
附录5 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196
附录6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199
后记211
热门推荐
- 3533136.html
- 3297609.html
- 2436691.html
- 2412185.html
- 3813188.html
- 619752.html
- 1434987.html
- 680457.html
- 1337551.html
- 1950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7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2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3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8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7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6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