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 韦磐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8535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3

第一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3

第一节 环境与心理健康4

一、现代社会与家庭环境4

二、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5

三、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6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7

一、重视细节教育7

二、懂得孩子的心理8

三、快乐学习10

四、学会指导孩子学习12

第三节 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13

一、家庭环境与儿童成长13

二、引导孩子战胜挫折15

三、引导孩子摆脱焦虑17

四、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遇18

第四节 家长教育行为与心理健康19

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19

二、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21

三、做一位好父亲22

四、父亲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心理影响24

五、父亲期望过高导致女孩的焦虑25

六、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26

七、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28

八、今天作业做完了吗30

九、为什么孩子会缺少“学习热情”31

十、家长应关心孩子些什么32

十一、家庭教育问题的自我解答34

第五节 家庭教育与指导方法36

一、教育方法引言36

二、儿童教育的理论指导37

三、对孩子因材施教38

四、榜样的作用40

五、家庭教育中的两种指导方法42

六、强化儿童学习的两种手段44

七、批评孩子的技巧45

八、适当使用“置之不理”46

第六节 性与心理健康48

一、家庭教育中的性问题48

二、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感情50

第二章 非智力因素与心理健康53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效率53

一、注意力与学习效率54

二、注意力与多动行为55

三、意志品质——儿童成才的催化剂57

四、学习效率与气质特征58

五、气质类型与教育训练59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指导62

一、“智商”(IQ)、“情商”(EQ)与成功62

二、差异的存在63

三、应重视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64

四、自信心应从儿时抓起65

五、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培养67

六、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儿童69

七、他们为何不受同学欢迎71

第三章 学校教育与心理健康73

第一节 教师教育指导与心理健康74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74

二、与儿童零距离75

三、克服害羞心理76

四、她为什么要这样做79

五、帮助孩子消除孤僻性格81

六、给孩子温暖82

七、爱是孩子的沃土84

八、少年为何离家出走86

九、帮助学习上的困难生87

十、亲其师,信其道88

十一、由邮票引发的思考89

十二、消除儿童紧张心理的方法92

十三、怎样才能提高儿童的“学习热情”93

十四、如何使儿童的学习紧张情绪降到最低点94

十五、发掘积极因素,创造成功机会96

十六、消除自卑,培养自信心98

十七、你好我也好、你行我也行100

第二节 教师不良言行与心理健康101

一、儿童为何产生学校恐惧行为101

二、学校恐惧行为成因解答103

三、他为什么不想上学104

四、不要“恨铁不成钢”105

五、“脏孩”并非出自本意106

六、别让爱你口难开107

七、不能因为“拒绝”而迁就109

八、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10

九、“道德”不合格者戒111

十、尊重与善待112

十一、教师素质以德为先113

第三节 家长与学校同唱一首歌114

一、美国孩子的全面发展问题114

二、合作与双赢115

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117

四、家长如何参与到孩子学习活动中120

五、家庭教育——“洋为中用”121

第四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123

第一节 智力与学习问题123

一、解读“神童”123

二、何谓天才儿童124

三、智商高低意味着什么126

四、杨振宁博士谈天才儿童129

五、智商高低与创造力131

六、智商高低与自我评价133

七、多元智力问题134

八、智商高低与维生素C135

九、学会做中学——学校教育的新思维136

第二节 问题儿童与心理健康137

一、学习“低能”及表现137

二、学习“低能”儿童与教育指导138

三、学习无助状态儿童的诊断与指导140

第五章 问题行为与心理健康143

第一节 问题行为与心理健康143

一、儿童的成长与健康行为143

二、何谓“问题行为”145

三、如何区分儿童的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146

四、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147

五、事情并非如此简单150

六、咬手指甲的小男孩151

七、时常发出怪声的儿童154

八、健康的情绪生活是预防精神疾病的有效措施156

九、是儿童的行为不能自制吗158

十、双重行为儿童的成因与矫正160

十一、儿童的撒谎行为与指导163

十二、“说谎”只是为了逃避不安166

第二节 学习困难与言语障碍168

一、大脑与言语功能168

二、学习困难与言语障碍169

三、孩子是真的不会还是另有原因170

第三节 问题行为与指导方法171

一、行为过多的儿童与指导171

二、不良行为儿童的矫正方法172

三、异常行为儿童的两种矫正方法175

四、性格孤僻儿童的类型与行为指导177

五、行为过多与“过度矫正”法179

六、虐待行为与指导181

七、儿童过度行为矫正方法182

八、儿童不良行为的综合指导18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191

第六章 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指导191

第一节 青春期矛盾动力192

一、成长的烦恼192

二、情感的困惑193

三、健康的人格195

第二节 家长的教育态度与心理健康196

一、走出生活中的“误区”196

二、要用“心药”疏通心理障碍198

三、怎样面对万花筒世界200

四、不能导致孩子刻板202

五、怎样排解怕考不上好高中的苦恼203

六、亲子关系危机205

第三节 家庭环境的变化与心理健康207

一、孩子为何不再学习207

二、树立孩子自信心209

三、消除忧郁210

四、提高适应能力212

五、让每个孩子都快乐214

六、悲剧别再重演216

第四节 性与身心健康217

一、让“性教育”走进家庭217

二、善交异性朋友的孩子有优势219

第七章 学校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222

第一节 青春期与心理健康223

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223

二、青春期情绪心理的调整224

三、中学生情感的两极性226

四、烦恼情绪的背后229

第二节 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230

一、独立性发展滞后230

二、勇做强者231

三、平等与尊重不容跨越233

四、体貌烦恼——青春期成长的羁绊234

五、不要使人远离你237

六、克服恐惧238

七、保护自尊心239

八、走进青少年的情感世界241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心理健康243

一、基础教育的方向243

二、“人格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244

三、“压力”使身心发展产生扭曲247

四、“排队”现象何时了248

五、怎样看中学生249

第四节 教师的言行与心理健康(Ⅰ)252

一、来自教师的关爱252

二、积极期待的效应253

三、不要忽视小事254

四、批评要讲技巧255

五、重视学生的自尊心257

六、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258

七、病树前头万木春259

第五节 教师的言行与心理健康(Ⅱ)261

一、教师心理压力与“释放”261

二、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63

三、放弃“教师强权”行为264

四、警惕师源性心理伤害265

五、防患于未然——关注“初二”现象266

第八章 教师心理健康与指导方法268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268

一、教师的压力源头268

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270

三、解决教师压力的指导策略272

第二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275

一、心灵需要自己抚慰275

二、自我减压法276

三、健康交流的技巧278

四、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281

五、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观282

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283

七、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需要的责任心284

第九章 意志品质与指导训练285

第一节 意志品质与心理健康285

一、意志力——青春期的方向盘285

二、没有过不了的“坎”288

三、战胜了自我290

四、别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292

五、培养学生的抗阻能力294

六、“挫折”也需要教育295

七、尊重是勇气,信任是力量296

八、持之以恒方能事业有成299

第二节 意志品质与指导方法300

一、意志品质培养五法300

二、意志力自我训练法303

三、生活磨炼法304

第十章 学习与考试指导307

第一节 学习指导与心理健康308

一、期待水平与潜能发展308

二、期待水平与实事求是310

三、父母不要逼孩子310

第二节 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312

一、考完试后如何面对自己312

二、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314

三、重新认识自己315

四、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317

第三节 学习焦虑与心理健康319

一、帮她从学习焦虑中解脱319

二、帮助学生从应试焦虑中解脱321

三、克服考试焦虑323

四、泪水满面324

五、片面升学率引出的心理问题325

六、并非学而不厌327

七、她不再焦虑了328

八、防止忧郁情绪,走出心理困境330

九、“拒绝”考试焦虑332

第十一章 青春期与心理健康教育335

第一节 少男少女与心理健康335

一、少女心理萌动335

二、青少年性早熟、晚熟与心理适应336

三、正确认识异性是成熟的表现337

四、少男心理障碍339

五、其实你依旧很美342

六、想念异性并不可怕344

第二节 老师谈性与空中课堂345

一、悄悄发生的事情应悄悄解决345

二、性觉醒引起的烦恼346

三、不要“偷吃禁果”347

四、交往发生在“不经意”之中349

五、巧用“异性效应”350

六、善待“求爱信”351

七、来自老师的关怀353

八、小船不要过早地靠岸355

第三节 性与心理健康359

一、“性教育”进课堂不再遭受“冷遇”359

二、“性”拒绝“无师自通”361

第十二章 偏常行为的指导与矫正363

第一节 行为异常与心理障碍363

一、怎样对待恋物症363

二、多动行为的分析与指导365

三、条件反射366

四、神经衰弱的苦恼367

第二节 行为偏常与教育指导369

一、苦恼的由来369

二、怎样看待追求异性行为370

三、他为何选择了死亡372

四、对突发事件的分析与处理374

第三节 “行为偏差”学生与教育指导376

一、对尊严的捍卫376

二、克服自卑380

三、寻找回来的世界381

四、善待留级生384

参考文献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