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
  • 朱佳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9135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现代史-史学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什么是当代中国史及其研究?1

一 关于中国现代史与当代中国史的关系2

二 关于当代中国史研究与国史研究的关系3

三 关于当代中国史研究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关系5

四 关于当代中国史的分期9

五 关于当代中国史的主线15

六 关于当代中国史的主流19

七 关于当代中国史编研的特点29

第二讲 如何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37

一 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独立和工业化两大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38

二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有解决民族独立和工业化这两大问题的能力55

第三讲 如何看待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75

一 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75

二 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要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92

三 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什么又被提前完成97

四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评价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100

第四讲 如何看待计划经济的历史作用?108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非单纯从某种理论出发和照搬别国模式的结果,而主要是为着较快实现工业化、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需要110

二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并非只是造成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的根源,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112

三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过程中并非只有凭主观意志办事的教训,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115

第五讲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119

一 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既有重大区别又有本质上的一致性121

二 改革开放前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5

三 回答两个问题129

第六讲 如何看待“三农”问题的形成?134

一 关于农业合作化135

二 关于粮棉油的统购统销147

三 关于城乡二元结构155

第七讲 如何总结当代中国的历史经验?161

一 既要总结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验,又要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联系起来总结163

二 既要总结新中国各个领域的历史经验,又要从宏观层面对历史经验进行综合总结168

三 既要总结当代中国历史中的成功经验,又要注意对失误和挫折的教训进行总结176

四 既要用今天的眼光总结当代中国历史的经验,又要把经验放到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总结184

第八讲 什么是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核心?188

一 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核心内容189

二 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历次经验总结中的主要结论195

三 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是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较的最大优势所在197

四 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结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攻击的焦点198

五 苏共下台、苏联解体的教训从反面说明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的关键性作用201

第九讲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205

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或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必然产物206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对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特征的正确反映211

三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与和平和发展成为国际突出问题的时代特征共同构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依据216

第十讲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及其前进方向?229

一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性的认识过程229

二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性的根据234

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243

四 关于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对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关系的把握253

第十一讲 为什么必须批判当代中国史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261

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262

二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性质与危害266

三 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方法270

四 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意义和前景280

第十二讲 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284

一 有中国共产党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288

二 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把中华民族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出来集中起来293

三 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引领中华民族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296

作者简介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