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的维度 金融评论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的维度 金融评论集
  • 魏革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857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金融-研究-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的维度 金融评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金融监管的分与合1

理性看人民币汇率3

减少扭曲性金融套利5

货币政策沟通的演变7

人民币加入SDR的意义9

反映大型银行变革的力作13

将中国智慧融入国际治理16

MPA的属性18

珍爱金融生态20

通往新均衡之路22

多维度评价银行的标杆24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6

去杠杆的哲学28

有效与市场沟通30

金融文化企业的价值32

致敬金融劳动者34

经济平衡的视角36

货币政策缘何过度使用38

经济的韧性40

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突破42

自主创业的价值44

用市场完善市场46

供给侧金融改革48

供给侧改革共识50

国际货币的责任52

金融消费权益的边界54

新发展理念中的金融56

金融发展的安全观58

客观认识TPP的双重性60

金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抓手62

讲好中国金融故事66

市场干预的选择71

倡导分享的经济发展观73

保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75

经济增长的逻辑77

走向理性的资本市场79

创业创新的金融支持81

推进经济资本化进程83

经济运行格局的积极变化85

“互联网+”影响有多大87

人才不宜过多流向金融领域89

盘活资产存量重在市场化91

理性认识亚投行93

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规律95

让改革政策落地生根97

互联网金融宜因势利导99

充分认识金融新常态101

新常态下的金融调控103

自贸区扩容的溢出效应105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107

智库也是软实力109

新常态更需非常态改革111

外汇储备管理研究的力作113

树立金融法治思维115

永远的麦金农117

银行转型与监管的新视角119

金融的属性123

从不良贷款上升中寻求变革125

新常态下的系统改革思维127

流动性调节的艺术129

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意义131

技术性金融调节的合理性133

建设一个好的金融制度135

微刺激与改革的平衡137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银行139

改变惯性思维定势141

金融从业者的榜样143

客观认识民营银行145

区间目标的改革导向147

理性看待余额宝149

把现代治理融入金融改革151

区域金融改革的着力点153

系统理解市场决定性作用155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157

不唯银行资产规模论英雄159

做好金融改革的大文章161

中国梦·央行梦163

改革在深水区坚定前行165

金融的热情与理性167

上海自贸区的历史责任169

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171

倡导包容性金融文化173

从异动金融事件中汲取教训175

凝聚结构调整的正能量177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效应179

“钱荒”的警示效应181

持续推进金融生态建设183

减少对金融的非理性博弈185

更加注重存量改革187

用创新支撑经济增长189

把握顶层设计的涵义191

美丽中国的金融追求193

金融改革的行为哲学195

把战略思维融入金融发展197

宽松货币难振世界经济199

社会需要真实的金融创新201

着力推动金融转型203

货币政策的平衡点205

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的质量207

建立更加文明的金融制度209

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211

突破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瓶颈213

信心的力量215

非凡的金融国际化改革217

非凡的金融专业化改革219

非凡的金融市场化改革221

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223

加强货币政策的预调225

非对称利率调整的改革效应227

经济转型的含义229

金砖国家增资IMF的意义231

用改革的办法稳增长234

用附加值测算国际贸易更为科学236

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的转化238

小企业困境不是单纯金融现象240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意义242

更加注重结构性金融改革244

注重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247

客观看待银行利润高增长249

创造更多的金融老字号251

坚持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253

把握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255

稳中求进是金融工作的主基调257

经济政策调整的时机259

中国金融业的非凡十年261

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世界263

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265

诚信的力量267

追求有质量的经济增长269

与不确定性共舞271

用创新思维看转型273

追求更加平衡的经济增长275

有效沟通是政策实施的基础278

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需多策并举280

人民金融的强大生命力282

货币政策没有超调284

品牌是价值和文化的体现286

改革的逻辑288

为什么要关注社会融资规模290

中小银行发展应避免同质化292

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294

倡导包容性金融发展战略296

凝聚金融改革的力量298

用历史的视角看发展300

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30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304

金融发展不能超越理性与规律310

中国金融业离成熟市场有多远315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319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宜简便易行324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329

世界需要和谐的中美经济关系334

文化是金融健康发展的源泉339

全面认识贷款的高增长344

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34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354

过度透支信用是危机的根源358

理性看待货币政策362

货币政策的特征与作用366

金融的二重性辨析374

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创新之作379

客观认识GDP、 GNP的差异385

金融政策实施中的对外沟通389

研究是中央银行的天赋职能394

非理性博弈为何普遍存在399

人民币汇率的喧嚣402

从金融宣传到有效沟通405

和谐金融辩408

谁会从美元贬值中受益411

走向完善的金融治理414

辩证看待金融生态环境417

从政策摩擦走向国际协调420

放松利率管制的长期效应423

公共金融教育不可或缺426

国有银行的革命性变革429

利率市场化的步子能迈多大43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435

货币政策的平衡观438

理性看待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441

用市场创造市场444

走出农村金融短缺446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杠杆效应448

中央银行的行为哲学451

技术乃金融竞争之本454

中央银行发展的新阶段457

国有银行的优势缘何被低估460

货币信贷高增长是一种体制现象463

衡量货币增长适度性的重要标准466

金融创新期待新突破469

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叫好472

设立亚洲债券基金意义深远475

防范贷款高增长的风险478

SARS提速公共管理变革481

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走向484

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488

中国金融跨入现代市场经济之门491

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将更加专业化494

中国没有输出通货紧缩499

后记5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