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医药年鉴 2006 学术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中医药年鉴 2006 学术卷
  • 谢建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0944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2006-年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医药年鉴 2006 学术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特载3

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3

专论7

论新形势下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7

实现两种研究图景的逆向对接——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中医学发展取向与方略10

校院长论坛17

评建结合 提炼特色 打造一流教育高地17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20

以“名中医工作室”为载体 推进中医内涵建设23

学术进展29

一、理论研究29

(一)中医基础理论29

概述29

“973”首设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29

运气学说与气象、疾病的关系30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之争30

玄府概念诠释31

络病理论及临床运用31

舌象形态信息计算机识别研究32

脉诊研究33

脾胃湿热证研究33

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34

失重生理适应的中医药研究思路35

证候与循证医学的关系35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特征与发展方向36

[附]参考文献37

(二)中药理论40

概述40

中药配伍理论的研究42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43

[附]参考文献45

二、临床各科47

(一)名医经验47

奚九一47

陈可冀48

[附]参考文献49

(二)传染科50

概述5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与研究51

中药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52

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探讨52

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研究53

拉米夫定所致慢性乙型肝炎耐药性以及病毒变异的临床观察54

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55

[附]参考文献55

(三)肿瘤58

概述58

胃癌的治疗与研究59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与研究60

肺癌的治疗与研究61

白血病的治疗与研究61

[附]参考文献63

(四)内科65

概述65

高热的治疗68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68

哮喘的治疗6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69

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6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0

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71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72

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72

高血压病的研究73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74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与研究74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5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与研究7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7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脂肪肝的治疗76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77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与研究7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78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研究7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79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7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与研究80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与研究80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与研究81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与研究81

糖尿病的实验研究82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82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8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83

血管性头痛的治疗84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与研究8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8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85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86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与研究86

顽固性失眠的治疗87

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与研究87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与研究88

老年期痴呆的治疗与研究89

[附]参考文献89

(五)妇科98

概述98

痛经的治疗与研究10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研究102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103

中药灌肠法在慢性盆腔炎等疾病中的应用103

内外合治老年性阴道炎1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105

排卵功能障碍的治疗与研究106

[附]参考文献107

(六)儿科110

概述11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研究113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114

小儿肺炎的治疗11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116

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与研究116

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与研究117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118

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的治疗118

儿童性早熟的治疗与研究119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1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20

小儿遗尿的治疗121

儿童铅中毒的治疗122

[附]参考文献122

(七)外科128

概述128

术后窦瘘的治疗与研究130

糖尿病足坏疽的外治131

皮肤溃疡的治疗与研究131

尖锐湿疣的治疗132

婴儿湿疹的治疗133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133

银屑病的治疗与研究134

黄褐斑的治疗135

脱发的治疗与研究135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136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136

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与研究137

直肠脱垂的治疗138

肛门瘙痒症的治疗138

毒蛇咬伤的治疗139

胰腺炎的实验研究139

胆石病的治疗与研究140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与研究140

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治疗141

术后胃肠蠕动障碍的治疗142

[附]参考文献142

(八)骨伤科148

概述148

骨折延迟愈合的治疗与研究149

骨折、脱位的治疗与研究149

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与研究150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与研究151

慢性脊髓、神经损伤的研究151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治疗152

颈椎病的治疗与研究153

足跟痛的治疗153

[附]参考文献154

(九)五官科157

概述15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15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与研究160

葡萄膜炎的治疗与研究160

白内障的治疗及实验研究161

内耳性眩晕的治疗161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与研究162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162

慢性咽炎的治疗163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164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164

[附]参考文献165

(十)针灸168

概述168

针灸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170

红外物理技术在针灸中的应用171

针刺手法研究172

音乐电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73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174

针灸治疗脑梗死方案的优选175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研究175

抑郁症的治疗与研究176

糖尿病的治疗与研究176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78

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与实验研究178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9

针灸对经穴皮肤温度及红外热像图的影响179

不同针刺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182

针刺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83

针灸对胃黏膜损伤的影响184

针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84

针刺镇痛原理研究185

《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理论和针灸疗法研究186

针灸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与利用187

[附]参考文献187

(十一)推拿194

概述194

推拿治疗中风偏瘫195

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96

推拿治疗黄褐斑196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197

推拿手法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198

[附]参考文献198

(十二)气功200

概述200

八段锦练功效应研究200

气功治疗高血压的研究201

气功疗法的心理学研究202

[附]参考文献202

(十三)护理204

概述204

中风(中脏腑)辨证施护205

中风的情志、饮食与康复护理206

糖尿病的护理206

[附]参考文献207

三、中药209

(一)中药现代化209

中药现代化的思路和途径209

[附]参考文献210

(二)中药资源211

概述211

“3S”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214

道地药材的产地适宜性研究215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216

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的研究217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218

中药材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和控制219

[附]参考文献221

(三)药材鉴定224

概述224

燕窝的真伪鉴别226

蛤蟆油的真伪鉴别228

鹿茸的真伪鉴别230

牛黄的真伪鉴别230

麝香的真伪鉴别232

乌梢蛇的真伪鉴别233

珍珠的真伪鉴别234

防己类药材的鉴别237

贝母类药材的鉴别240

中药分子鉴定技术的应用243

HPLC指纹图谱在药材品质鉴定方面的应用248

中药品种的研究251

[附]参考文献253

(四)中药化学257

概述257

63种中草药中的新成分260

70种中药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265

民族类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273

[附]参考文献275

(五)中药药剂280

概述280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制药中的研究与应用287

正交设计法在中药制药研究中的应用288

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290

均匀设计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292

中药滴丸的研究293

中药稳定性的研究294

中药注射剂应用状况及新药的研发295

[附]参考文献297

(六)中药炮制304

概述304

16种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比较306

5种中药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比较309

13种中药炮制方法的比较309

[附]参考文献311

(七)中药药理314

概述314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探索317

活血化瘀中药作用机制研究319

调节转录因子NF-kB活性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研究321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调节血小板功能的研究322

中药对缺血缺氧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323

葛根素的药理活性研究324

蛇床子素的药理研究326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研究327

酶联免疫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330

中药的不良反应332

[附]参考文献333

(八)中药营销343

中药市场调研343

中药出口贸易的对策研究343

[附]参考文献344

(九)方剂研究345

概述345

方剂理论研究346

类方研究347

补阳还五汤的实验研究347

四君子汤的实验研究348

生脉注射液的药理活性研究349

降脂复方的实验研究350

[附]参考文献351

四、养生与保健355

概述355

中医传统养生思想研究356

延缓衰老方药的研究与应用356

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与研究357

[附]参考文献358

五、医史文献361

(一)医药古籍361

概述361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362

王冰与《天元玉册》、《玄珠密语》363

《外台秘要》对眼病和麻风病的认识364

《黄帝内经》与《四部医典》的历史渊源和影响364

两种新发现的丹溪佚书365

日本江户时代汉方舌诊专著研究365

[附]参考文献366

(二)学派研究368

概述368

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探析370

杨士瀛顾护脾胃思想探讨371

杨继洲学术思想研究371

陈士铎学术思想研究372

王士雄杂病论治特点372

王清任辨治血瘀证的特色373

[附]参考文献374

(三)医药史376

概述376

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针灸铜人研究377

先秦时期中医泌尿、生殖生理考释377

中西医麻醉学发展史比较378

南宋时期浙江医药发展概况378

金元时期食疗养生方剂特色379

二十世纪下半叶北京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史略380

苏州国医医院简介381

古代哲学“气论”对中医理论的影响381

[附]参考文献382

(四)医药信息383

中医药数据库中知识发现的探索383

中医药古籍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探讨383

[附]参考文献384

六、民族医药385

概述385

藏药桑当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386

藏药色珠的本草学研究386

藏蒙医学对糖尿病的文献记载386

蒙医药物外用疗法387

蒙医汤剂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387

蒙医炙法的临床应用388

苗族医药学发展史388

土家族药物地蜂子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388

[附]参考文献389

七、港澳台中医药391

香港中医药391

台湾中医药391

[附]参考文献392

八、国外中医药394

国外对中草药活性成分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394

日本汉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95

越中传统医药历史和现状比较研究396

日本、美国对气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398

[附]参考文献398

九、教学与科技研究400

(一)教学研究400

办学特色400

学科建设401

高等中医药教学质量评估402

[附]参考文献402

(二)科技研究404

中医药科技查新的作用与趋势404

中医药学科建设的问题与方向405

若干中医药重点学科发展战略的深入探讨405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407

中医药科研管理应实行知识产权全程管理407

[附]参考文献408

记事411

一、学术会议411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411

2005中国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41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41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成立41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研讨会412

国际中西医眼科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4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次学术研讨会4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研讨会413

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工作会议414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414

首届国际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414

第二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会召开415

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415

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416

第三届世界养生大会416

2005国际傣医药学术会议416

首届国际络病学大会416

2005国际骨质疏松大会417

2005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中医药学术研讨会417

2005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417

国际中医糖尿病学术交流会418

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艾滋病国际研讨会与全国中医药科研院所长联谊会418

全国首家畲族医药研究会成立418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419

首届国际中医药防治流感、人禽流感论坛419

二、中外交流420

意大利众议院代表团访问中国中医科学院420

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意大利携手开设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课程420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援助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受害者420

中新合作培养中医与生物双学士420

WHO第四次针灸经穴定位国际标准化会议420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干事皮奥访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420

天津中医学院与日本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合作办学420

中新签署中医药合作计划书420

国际中医男科学术大会421

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421

越南军医牵手中医药421

韩国韩医学研究院代表团访问中国中医科学院421

第二届中医药全球大会421

第三期非洲国家药用植物培训班421

中德奥医药文化和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成立421

中印加强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421

意中医学协会代表团访问中国中医科学院421

第十届中韩中医学术研讨会421

第十三届东方医学学术大会42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韩国韩医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421

天津中医学院与俄罗斯开展中医药合作421

加拿大举办中医药针灸推广日活动422

中国中医科学院新增6个国际合作伙伴422

莫桑比克卫生部部长访问中国中医科学院422

南非卫生部部长访问中国中医科学院422

三、动态消息423

“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修订”研究423

“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423

中国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在泰国上市423

中医药治疗肝病研究获重大突破423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启动423

“智能化中医辅助诊疗系统”专家论证会423

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年项目424

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项目424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划》草案论证会424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专题启动会424

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424

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评选424

200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奖颁奖大会424

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评选424

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425

中国工程院2005年院士增选425

“亚健康”将有中医评价标准425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425

《中医体质学》教材问世425

《中国手法治疗骨折彩色图谱》在日本出版发行425

索引429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06卷)主题词索引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