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众包地理知识 志愿式地理信息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众包地理知识 志愿式地理信息理论与实践
  • (美)DANIEL SUI,SARAH ELWOOD,MICHAEL GOODCHILD主编;张晓东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49250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众包地理知识 志愿式地理信息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志愿式地理信息:数据洪流和正在扩张的数字鸿沟1

1.1 引言1

1.2 VGI和大数据的洪流2

1.3 在缩小和分化的世界中的VGI4

1.4 本书的章节概况6

1.5 众包地理知识:距离的消失到地理学的复兴8

参考文献9

第一部分 公众参与和公民科学15

第2章 理解VGI的价值15

2.1 引言15

2.2 对价值和地理信息价值的定义16

2.3 权威GI价值的定义方法18

2.4 评估VGI有哪些不同?19

2.4.1 VGI数据特点21

2.4.2 VGI的使用和生产过程22

2.5 从价值链到乐高积木:VGI是可扩展和可重用的数据组件23

2.6 总结与结论25

参考文献26

第3章 志愿式还是贡献式?来源于公众的地理信息的重要区别30

3.1 引言31

3.2 志愿还是贡献:公众数据的重要区别32

3.3 道德与法律问题33

3.4 标识的真实性36

3.5 为公众地理信息标识真相37

3.6 结论38

参考文献38

第4章 元数据的平方:提高志愿式地理信息和地理网络的可用性41

4.1 引言42

4.2 背景44

4.2.1 元数据的库模型45

4.2.2 元数据的地图模型45

4.2.3 数字时代的交互式和嵌入式元数据46

4.3 关于元数据的正式和非正式讨论47

4.3.1 “保留元数据”:新生代地理学者47

4.3.2 元数据及其意义:地理信息科学50

4.4 自上而下的元数据50

4.4.1 可用性50

4.4.2 社区51

4.4.3 元数据的可搜索性和可分性52

4.4.4 自下向上的元数据或是元数据的平方52

4.4.5 OpenStreetMap52

4.4.6 元数据类型53

4.4.7 评价55

4.5 结论57

参考文献59

第5章 政府采用VGI的情形64

5.1 引言64

5.2 政府的VGI实践67

5.3 政府对VGI的采纳68

5.3.1 VGI的成本69

5.3.2 政府使用非专家数据的挑战70

5.3.3 VGI的司法管辖权72

5.4 政府采用VGI的情形73

5.4.1 加强VGI收集的规范化73

5.4.2 鼓励政府间的合作74

5.4.3 VGI参与潜力的调查75

5.5 结论75

参考文献76

第6章 当Web 2.0遇上PPGIS:中国的VGI与参与式制图80

6.1 引言81

6.2 理论背景82

6.2.1 VGI与PPGIS:一致与分歧82

6.2.2 主体性和数字空间84

6.2.3 信息模式和空间叙事模式85

6.3 中国公众的参与活力86

6.4 中国的VGI实践88

6.4.1 四川地震的救灾地图88

6.4.2 中国矿难地图90

6.4.3 销量/租金比值地图91

6.5 结论94

参考文献95

第7章 公众科学与VGI:参与概况与参与类型100

7.1 引言100

7.2 公众科学101

7.3 背景和驱动因素105

7.4 地理公众科学106

7.5 科学研究的文化问题107

7.6 从参与式科学角度看待地理公众科学109

7.7 结论113

参考文献113

第二部分 地理知识生产和地方认知119

第8章 志愿式地理信息和计算地理:新观点119

8.1 引言119

8.2 什么是计算地理?121

8.3 计算地理的实例122

8.3.1 拓扑和尺度变换的概念122

8.3.2 案例一:瑞士的街道模式124

8.3.3 案例二:法国的街区模式126

8.3.4 案例三:通过自然城市验证Zipf定律127

8.4 讨论128

8.5 结束语129

参考文献130

第9章 众包地理的演变:将志愿式地理信息带到第三维133

9.1 引言134

9.2 开放式街道地图:流传最广的一个VGI例子135

9.3 三维开放式街道地图137

9.3.1 3D兼容OSM属性的讨论137

9.3.2 系统架构141

9.3.3 建筑特点的产生142

9.3.4 增加附加数据源147

9.3.5 性能和统计147

9.4 增加语义信息148

9.5 总结和展望149

参考文献151

第10章 从志愿式地理信息到志愿式地理服务153

10.1 引言153

10.2 VGI和Web 2.0:生产、显示及解释的转变154

10.3 VGS的灵感:VGI和危机应对155

10.4 志愿式地理服务:使用的一般情况和两个实例157

10.4.1 暴风雨时车道清雪157

10.4.2 协调防洪疏散158

10.5 PSUmobile.org的VGS的实现158

10.5.1 服务器159

10.5.2 安卓客户端159

10.6 总结与结论161

参考文献162

第11章 维基百科作者的地理特性166

11.1 引言166

11.2 共同创作过程168

11.3 维基百科中的志愿式地理信息170

11.4 有关作者的地理173

11.4.1 数据收集173

11.4.2 有关作者的空间模型175

11.5 讨论180

11.5.1 架构因素180

11.5.2 社会因素183

11.5.3 方法论因素184

11.6 结论184

参考文献185

第12章 从有空间参考的自然语言描述中判断话题地点192

12.1 引言192

12.2 背景194

12.2.1 地点194

12.2.2 主题建模195

12.2.3 相关研究196

12.3 数据处理196

12.4 从LDA结果进行地点建模198

12.4.1 主题建模结果198

12.4.2 添加位置信息199

12.5 构建主题差异的区域201

12.5.1 复合主题可视化204

12.5.2 主题定位的测量204

12.6 时域分析法205

12.7 总结与结论207

12.8 附录A: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208

参考文献208

第13章 “我不来自任何地方”:探索地理网站和志愿式地理信息在重新解读一个分散的原住民社区观念时所发挥的作用211

13.1 背景211

13.1.1 家乡212

13.1.2 家乡的失去213

13.1.3 地图与参与式214

13.2 研究项目216

13.2.1 研究合作者217

13.2.2 制图过程217

13.3 讨论219

13.3.1 探索地理空间网站的知识流219

13.3.2 志愿信息与本地知识219

13.3.3 本地知识和公共领域220

13.3.4 权威本地知识以及地理空间网站所扮演的角色221

13.4 结论222

参考文献224

第三部分 新兴应用和新的挑战231

第14章 VGI对传统地形基础测绘项目的潜在贡献和挑战231

14.1 引言231

14.2 专业制图组织面临的挑战232

14.2.1 什么是“权威数据”233

14.2.2 航空制图对传统地形制图特点的影响234

14.3 工作流程、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236

14.3.1 吸引和留住志愿者236

14.3.2 关于质量保证的考虑236

14.3.3 评估贡献者可信度237

14.3.4 风险管理的实例238

14.4 讨论241

14.5 传统的公众制图部分的未来243

14.6 结论244

参考文献244

第15章 “我们知道你是谁并知道你住哪儿”:网络人口数据统计研究249

15.1 引言250

15.2 网络人口统计也是VGI?251

15.3 网络人口统计研究253

15.3.1 数据获取253

15.3.2 数据处理255

15.3.3 数据检验257

15.3.4 数据应用259

15.3.5 隐私261

15.3.6 其他相关问题262

15.4 总结和结束语263

参考文献263

第16章 志愿式地理信息,行动者网络理论,强风暴报告268

16.1 引言268

16.2 行动者网络理论269

16.2.1 行动者、媒介和网络271

16.2.2 信息转化272

16.2.3 计算中心273

16.3 风暴观察和风暴追逐行动者274

16.3.1 行动者-中介-网络276

16.3.2 风暴观察和风暴追逐行动者网络中的信息转化278

16.3.3 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计算中心280

16.4 总结和结论283

参考文献283

第17章 作为地图导航数据库编绘工具的VGI287

17.1 引言287

17.2 关于地图数据库编绘的VGI288

17.2.1 众包如何应用于地图编绘?289

17.3 主动贡献众包系统的类型291

17.4 众包地图编绘是否像宣传中那样好用呢?293

17.4.1 开放和混合地图编绘系统中众包地图数据是怎样符合标准的?294

17.4.2 众包的商业化现状297

17.5 总结和结论302

参考文献303

第18章 VGI和公共健康:可能性和陷阱306

18.1 引言307

18.2 志愿式地理信息在公共健康实践中的潜力308

18.3 隐私问题和健康数据310

18.4 公共健康的伦理规范311

18.5 隐私法和机构审查委员会监管下的地理信息去身份化312

18.6 总结和结论314

参考文献315

第19章 教育中的VGI:从K-12(幼儿园到12年级)到研究生教育318

19.1 引言318

19.2 相关工作319

19.3 IFGI课程中的VGI322

19.3.1 K-12教育中的VGI323

19.3.2 本科教学中的VGI324

19.3.3 研究生教育中的VGI324

19.3.4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325

19.4 调查和评估326

19.4.1 调查设计326

19.4.2 参与者327

19.4.3 评估328

19.5 结论333

参考文献335

第20章 VGI研究的前景和新兴的第四范式337

20.1 回顾337

20.2 空间、地点和VGI338

20.3 VGI的质量保证340

20.4 VGI:志愿、参与、个人、集体?341

20.5 VGI的前景:从分析到合成343

20.6 VGI、GIScience和地理学:迈向第四范式?345

参考文献347

主编和作者简介351

索引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