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议活页 1996.6-2006.9(选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建议活页 1996.6-2006.9(选本)
  • 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议活页 1996.6-2006.9(选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应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2006年9月)10

2 慎用“经典文艺”(2006年9月)12

3 研究社会转型,请关注一下当年的蒋经国(2006年7月)13

4 现实新农村目标需要谋求体制变革(2006年7月)15

5 这样表述好(2006年6月)17

6 规则的公平要从公平的规则开始(2006年6月)18

7 中国缺失真正意义上的工会组织(2006年5月)20

8 高等教育要转变增长方式(2006年5月)22

9 深圳应生产自己的《深圳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5月)24

10 建议将产业创新作为第一发展战略(2006年4月)26

11 改革应跳出改革者的利益樊篱(2006年4月)28

12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和谐社会吗?(2006年4月)30

13 建设循环经济要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2006年4月)31

14 建议将“先进文化”改为“优秀文化”(2006年3月)32

15 自主创新要“热中有冷”(2006年3月)34

16 “实践”不等于“经验”(2006年3月)36

17 “增长”不等于“发展”(2006年1月)37

18 “稳定”不是“和谐”的同义词(2006年1月)39

19 还是要争论一番(2006年1月)41

20 少些行动,多些制度安排(2005年12月)43

21 中国经济特区的生命力(2006年12月)45

22 关于在深圳设立“廉政公署”的建议(2005年11月)47

23 必须正确对待澳门的博彩事业(2005年10月)48

24 必须全面、正确地评估人民币升值对深圳的影响(2005年10月)51

25 还是很艰难(2005年10月)53

26 对“区域性金融中心”提法的质疑(2005年7月)55

27 一件小事(2005年7月)57

28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是学雷锋做好事(2005年5月)58

29 党员不能评“星级”(2005年5月)60

30 既然要构建法治社会,也就没有必要再划分什么“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005年5月)62

31 科学发展观不应该脱离“科学政绩观”(2005年4月)64

32 此招不可取(2005年4月)66

33 和谐深圳首先应是安全深圳(2005年4月)67

34 关键在于落实(2005年4月)68

35 把改革、开放与创新的旗子更高地举起来(2005年4月)71

36 “特”,不能单纯理解为独辟蹊径(2005年4月)73

37 能否再加几句“概念”的前提(2005年3月)74

38 不要滥用“和谐”(2005年3月)76

39 “善政”还需“仁政”(2005年3月)78

40 一点建议(2005年3月)79

41 建议修改三处文字表述(2005年3月)81

42 请注意三个倾向性问题(2005年1月)84

43 “整顿党的作风”(2004年12月)86

44 关注深港两地金融开放和金融监管中的新问题(2004年12月)87

45 在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上,还必须关注“法治”与“民主”两个问题(2004年10月)88

46 用科学发展观为特区发展定位(2004年10月)89

47 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公仆”的意识与“公仆”的行为上(2004年10月)93

48 “创新”背后的“陈旧”(2004年10月)95

49 “净畅宁”的理论意义(2004年8月)97

50 还是应当让“市场”来说话(2004年10月)98

51 一个值得认真领会的政策主张(2004年7月)99

52 “文化立市”的实质是“文明立市”(2004年6月)100

53 要实施“9+2”,必须关注两个问题(2004年6月)102

54 紧抓育才、聚才、用才三个环节实现“以人为本”战略思路(2004年3月)103

55 解放思想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条件(2004年3月)105

56 让一切人力资本都荡漾起来(2004年2月)107

57 深圳如何创建国际化会展中心(2004年1月)110

58 珠三角何为“大”?何为“泛”?(2003年12月)112

59 名牌教育的大跃进真的来了吗?(2003年12月)114

60 深圳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必须明确区域定位和城市功能定位(2003年12月)117

61 深圳要在建造金融业航母上创新路(2003年11月)118

62 从根本上消除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2003年10月)119

63 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个人意见(2003年9月)120

64 这难道是在鼓吹“先进文化”吗?(2003年5月)121

65 坚持“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舆论导向”(2003年4月)123

66 对于提案的答复的建议——建议以承办单位的“最终报告”来取代现行的“表态式”承诺(2003年3月)125

67 关于在深圳多办几所大学的建议(2003年3月)126

68 各地不必纷纷制定“时间表”(2003年2月)127

69 追求效率就是追求公平(2002年12月)128

70 是一个小缺点(2002年9月)129

71 先革命,再改革(2002年8月)130

72 关于“深圳精神”的三点看法(2002年5月)131

73 对《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八点建议(蓝版)(2002年4月)133

74 冲破“人身依附”、确认“人才流动”(2002年3月)135

75 制度决定作风 制度创造作风(2001年10月)136

76 尽快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转型(2001年9月)138

77 一个“大理论”(2001年6月)139

78 对流行的两个评价中国社会科学不正确标准的批评(2001年5月)140

79 请高度关注吸引人才的弱化趋势(2001年4月)141

80 建议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修改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2001年4月)142

81 建议充分加强深圳的科技创新的“基础建设”(2001年3月)143

82 “体制创新”的方向就是走向国际惯例(2001年1月)144

83 建议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重印时增补两篇重要的大文章(2000年10月)146

84 关于特区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2000年9月)147

85 经济特区的创办不应忘记另外两个人(2000年6月)149

86 激光是光子产业的核心技术(2000年4月)150

87 一个小政府,值得大体会(2000年1月)151

88 深圳自己不宜提“示范市”字样(2000年1月)152

89 在什么意义上我们才能够说:“2005年深圳将基本实现现代化”?(1999年9月)153

90 扩大需求尤其应关注“改革因素”(1999年3月)154

91 专家管理与功能发挥(1999年1月)158

92 “三级授权经营制”仅仅是体制转型期的过渡形式,而非目标模式(1998年12月)162

93 光子技术与信息产业(1998年12)164

94 可值借鉴的重要经验(1998年9月)167

95 关于我国当有效需求不足的政策建议(1998年6月)171

96 充分发挥粤深的“借鉴优势”,尽量吸收香港的“体制资源”(1998年6月)175

97 请重视一下“光子产业”(1998年6月)178

98 要重视市内“村民”的现代城市文明教育(1998年4月)180

99 科教兴市:请借鉴香港对高等教育的投入(1998年4月)182

100 “企业兼并”须慢行(1998年1月)184

101 捐款扶贫总不是办法(1997年9月)188

102 是“高科技产业”还是“高科技密集型产业”?(1997年4月)191

103 关于建立光子学和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议(1996年12月)193

104 关于深圳大学定位与发展的建议(1996年10月)196

105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思路(1996年6月)198

106 不能笼统地使用“深港衔接”一词(1996年6月)200

107 这两个提法欠妥当(1996年5月)2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