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问申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解申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0110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问申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申论知识1
一、备考申论要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2
1.确立一个人生阶段性目标,然后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2
2.克服自卑心理,善于并勤于欣赏自己、赞美自己、鼓励自己4
3.理清“愤青”情绪,不可逃避现实,防止盲目乐观4
4.培养“情商”,学会深切地关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这里的人们5
5.克服急躁情绪,稳扎稳打,步步为“赢”7
6.藐视一切困难,正确面对失败7
二、什么是备考申论的正确学习路线8
1.所谓多看,即博览群书,而且要读有用的书9
2.所谓多想,即勤于思考、科学地思考9
3.所谓多练,即每天坚持写作练习,持之以恒10
三、备考申论究竟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10
1.思想政治理论11
2.法律11
3.政策11
4.历史12
5.国情12
6.管理12
7.机关公文12
8.思维13
9.写作技术13
10.领导能力13
四、什么是中国古典思想14
1.古典思想体系14
2.历史作用14
3.现实意义14
4.学习方法与原则15
五、什么是儒家思想,孔子,《论语》16
1.学原文,体会儒家思想的核心17
2.儒家思想并没有中断,而是处于广泛存在并不断发展之中17
3.勤于学习,善于运用儒家思想18
六、什么是法家思想,韩非,《韩非子》19
1.与儒家思想相对比20
2.法家思想是一种革命思想20
3.法家思想体现了唯物和辩证思想20
4.自觉运用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中去21
5.学习法家的文风21
七、什么是道家思想,老子,《道德经》22
1.道家思想是大智慧、大格局、大视野22
2.“无为”不是“不为”23
3.唯物和辩证思想贯穿于道家思想的始终23
4.注意区别道家与道教23
八、什么是兵家思想,孙子,《孙子兵法》24
1.军事思想与其他思想是互通的24
2.古今军事思想是相通的24
3.《孙子兵法》体现了唯物和辩证思想25
4.《孙子兵法》对于我们思考现代社会问题、分析申论问题都有重要参考价值25
九、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6
1.为什么要学习哲学?26
2.如何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27
十、什么是毛泽东思想28
1.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构成28
2.如何学习毛泽东思想?29
十一、什么是邓小平理论31
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31
2.如何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32
3.如何自觉运用到申论问题的分析、解答中去?32
十二、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3
1.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3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34
十三、什么是科学发展观34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34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35
3.如何客观地理解科学发展观?36
4.把科学发展观灵活地运用到申论中去36
十四、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37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7
2.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8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39
4.加强道德修养39
5.遵守社会公德40
6.培养职业道德41
十五、什么是国体、政体、机关体系、部门职能及运转机制41
1.为什么要了解国体、政体、机关体系、部门职能及运转机制?41
2.基本政治架构42
3.国家机关、部门基本职能43
4.国家机关运转机制43
十六、什么是法、宪法、法律体系45
1.备考申论为什么要学习法律?45
2.法45
3.宪法46
4.民法商法46
5.行政法47
6.经济法47
7.社会法47
8.刑法48
9.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48
10.法律运行48
11.应重点学习了解的法律48
十七、什么是公务员、《公务员法》49
1.搞清“什么是公务员”的必要性49
2.关于《公务员法》概况51
3.关于公务员范围51
4.关于公务员的义务和纪律51
5.关于对法律界定不很清楚的条款的理解52
6.关于对出现违反《公务员法》行为的法律规定53
十八、什么是行政管理53
1.行政职能53
2.行政决策54
3.行政执行55
4.行政监督56
十九、什么是领导科学57
1.领导概述57
2.领导三要素58
3.领导者的具体角色定位58
4.领导者的素质59
5.领导方式60
6.领导方法60
7.领导用人的正确原则60
二十、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61
1.备考申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61
2.如何学习历史?62
3.应用历史知识解答申论试题应注意哪些问题?62
二十一、改革开放进程中有哪些影响特别重大的事件63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63
2.农村土地承包63
3.特区的建立64
4.邓小平南方谈话64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5
6.三峡工程65
7.香港、澳门的回归65
8.2008北京奥运66
二十二、什么是党的基本路线67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基本路线发展历程67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68
二十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9
1.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69
2.国有企业改革70
3.市场体系70
4.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71
二十四、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71
1.经济制度71
2.个人收入分配制度72
3.社会保障制度72
二十五、为什么要全面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如何了解国情73
1.为什么要了解基本国情?73
2.怎样了解国情?74
二十六、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76
1.备考申论研究重大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76
2.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77
二十七、什么是党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87
1.什么是党的报告?87
2.什么是政府工作报告?87
3.备考申论为什么必须学习党的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88
4.如何学习党的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89
二十八、为什么必须学习掌握若干重要的理论指导原则89
1.重要的理论指导原则是实际政治生活、社会管理当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概念89
2.重要的理论指导原则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90
3.重要的理论报告原则可以基本满足绝大多数的申论试题分析或论述需要90
4.注意准确把握、灵活运用理论指导原则91
二十九、什么是实事求是92
1.实事求是的由来92
2.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92
3.实事求是的实践结论93
4.实事求是的要求93
三十、什么是以人为本94
1.历史上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94
2.当代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95
3.理解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95
4.理解以人为本内涵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96
三十一、什么是改善民生97
1.民生的概念和范畴97
2.改善民生的必要性98
3.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改善民生的方针政策99
4.改善民生问题经常需要运用的一些指导原则99
三十二、什么是执政能力100
1.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意义100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101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102
三十三、什么是民主集中制102
1.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103
2.民主集中制的主要特征103
3.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04
4.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方向104
三十四、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105
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必要性106
2.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基本要求107
3.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108
三十五、什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109
1.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涵109
2.坚持“五个统筹”111
3.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112
三十六、什么是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113
1.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含义113
2.辩证关系114
3.在认识和处理三者关系时要注意和防止的几个倾向114
三十七、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115
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主要内容115
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作用116
3.正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116
三十八、什么是消费、投资、出口相结合117
1.为什么要三者相结合117
2.关于三者结合的可行性118
三十九、什么是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119
1.在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原则上的主要问题119
2.如何做到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120
四十、什么是近期、中期与远期相结合121
1.近期、中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基本含义121
2.坚持这一原则的必要性122
3.违背这一原则的主要表现和危害122
4.如何坚持好这一原则?123
四十一、什么是整体与局部相结合124
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124
2.几个重要的整体与局部关系124
3.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必要性125
4.如何坚持好整体与局部相结合126
5.注意和防止出现的倾向性问题126
四十二、什么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127
1.宏观与微观的区别127
2.宏观与微观的联系128
3.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要求128
四十三、什么是全面(细致)、客观(务实)、科学(合理)、及时(与时俱进)、有序、依法、巩固扩大提高129
1.关于全面(细致)130
2.关于客观(务实)130
3.关于科学(合理)130
4.关于及时(与时俱进)131
5.关于有序132
6.关于依法132
7.关于巩固、扩大、提高132
四十四、什么是继承、引进与创新相结合133
1.什么是继承、引进、创新,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133
2.坚持继承、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性134
3.放弃结合的几种倾向及危害135
4.如何坚持好继承、引进与创新相结合这一原则135
四十五、什么是诚信、公开公平公正136
1.坚持诚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意义136
2.违反诚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各种表现及原因137
3.如何坚持诚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138
四十六、什么是开发与保护相结合139
1.什么是开发与保护?139
2.为什么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139
3.怎样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140
四十七、什么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141
1.什么是标与本?141
2.标与本的辩证关系141
3.怎样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142
四十八、什么是健全法律与严格执法,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143
1.什么是立法、执法?143
2.为什么要加快立法?143
3.为什么强调严格执法?144
4.为什么强调文明执法?144
5.如何坚持健全法律与严格执法的紧密结合?145
6.如何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紧密结合?145
四十九、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146
1.科教兴国战略的由来和含义146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146
3.当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48
4.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149
五十、什么是机关公文、应用文149
1.备考申论为什么必须学习机关应用文?149
2.机关公文有哪些种类?153
3.如何学习掌握机关公文、应用文的写作要领和技巧?153
五十一、什么是调研报告154
1.调研报告的主要特征154
2.调研报告的地位和作用154
3.调研报告的主要类型155
4.起草调研报告应注意的问题163
五十二、什么是领导讲话163
1.要有目的性168
2.要有针对性169
3.要有前瞻性169
4.要有合理性170
5.要有鼓动性170
6.要有艺术性170
7.要有创见性170
申论思维172
五十三、备考申论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思维方式,什么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173
1.研究思维方式的必要性173
2.什么是形象思维?174
3.什么是抽象思维?174
五十四、什么是纵向思维177
1.什么是纵向思维?177
2.纵向思维的主要形态177
3.纵向思维的优势、作用179
4.应用纵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180
五十五、什么是横向思维180
1.什么是横向思维?180
2.横向思维的主要特征182
3.横向思维的主要优势、作用182
4.运用横向思维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83
五十六、什么是系统思维183
1.什么是系统思维?183
2.系统思维的优势、作用184
3.运用系统思维的原则要求186
五十七、什么是换位思维186
1.什么是换位思维?186
2.换位思维的优势、作用187
3.换位思维的两次转换188
五十八、什么是三段式思维189
1.什么是三段式思维?189
2.三段式思维的特点189
3.三段式思维的实际意义和作用190
4.运用三段式思维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91
五十九、什么是辩证思维192
1.什么是辩证思维?192
2.辩证思维的主要特征192
3.辩证思维的优势、作用193
4.辩证思维在解答申论作文中的具体运用193
六十、什么是批判思维200
1.什么是批判思维?200
2.批判思维的主要特征201
3.批判思维的优势、作用202
4.运用批判思维应注意的两种倾向202
六十一、什么是思维方式的灵活综合运用203
附件212
附件一:中国共产党章程213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226
附件三:古代经典思想论断241
附件四:哲学249
附件五:党和国家机关及主要部门职能266
申论技术295
六十二、如何分析招考大纲中申论的要求和试题结构296
1.考试大纲对比分析296
2.试题结构设计分析298
六十三、解答申论试题有没有技巧(如何更有效地安排答题时间)300
六十四、解答申论为什么强调认真审题,如何审题308
1.为什么强调认真审题?308
2.申论题型的发展变化309
3.如何审题314
六十五、如何解答概括题316
六十六、如何解答申论判断题323
1.判断题的特点325
2.解答判断题的策略326
六十七、如何解答趋势类分析题326
1.什么是趋势327
2.趋势类分析题的解题策略328
六十八、如何解答启示、教训类分析题328
六十九、如何解答关系类分析题332
七十、如何解答枝节类分析题334
七十一、如何解答主干类分析题336
七十二、什么是分析题的共同特点和基本解题策略338
1.分析题共同特点338
2.分析题的基本解题策略338
七十三、对策题有何基本特征340
七十四、从何处入手寻找、确定对策题的答案345
七十五、解答对策题要防止出现哪些问题347
1.空发议论347
2.叙述故事347
3.逻辑颠倒348
4.缺乏条理、层次348
5.“固定结构”348
6.想当然349
七十六、对策题的答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349
1.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维护党、国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349
2.符合国家法律、政策350
3.符合实际(符合中国国情)350
4.能够全面准确地针对实际问题350
5.能够行得通350
6.不能由此而产生更多更大的矛盾和问题351
7.对策措施先后顺序安排与表述要符合客观逻辑351
8.文字叙述要准确平实简练351
9.尽可能用单个句子351
10.满足字数要求352
七十七、什么是论文,申论作文与高考作文、大学毕业论文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52
1.什么是论文352
2.高考作文的特点353
3.大学毕业论文的特点353
4.申论作文的特点354
七十八、如何划分申论作文得分等级355
1.末级,0分355
2.低级,1~10分355
3.起步级,10~20分355
4.大众化级,20~50分356
5.上台阶级,50~70分356
6.取胜级,70~90分356
7.高级,90~99分357
8.终极,100分357
七十九、什么是申论作文终极100分的标准357
1.主题高度集中358
2.观点鲜明、准确358
3.要有思想理论高度358
4.要有事实做基础358
5.结构合理359
6.层次分明359
7.逻辑严密359
8.语言平实、简练、准确359
八十、如何写作评论361
八十一、如何写作驳论367
八十二、为什么申论作文必须确定主题370
1.什么是主题?371
2.把握主题的重要性371
3.在把握主题上应注意的问题372
八十三、如何看待申论作文试题演变与其中的主题变化373
1.初期题型简单,几乎都是根据给定材料自拟标题、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确立主题373
2.中期发生变化,主题被正、副标题等规定了范围或方向375
3.试题近年来难度加大,需要深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作文主题377
八十四、什么是申论作文的主题特征385
1.集中性385
2.统领性385
3.紧密性386
4.现实性386
5.普遍性386
6.动态性387
八十五、如何寻找、确定、剖析主题387
1.锁定关键词387
2.善于使用系统思维388
3.揪其一点不放松,深挖到底,直至找出全部主题内涵389
4.放宽思路,创新思路,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390
5.题目应体现主题思想390
6.前后对照,全面验证391
7.要注意和防止的问题391
八十六、为什么要进行申论作文结构设计392
1.结构设计是作文的必经环节393
2.申论作文以抽象思维为主,只有做好结构设计,才能保证写作顺利393
3.克服写作难的有效途径394
4.一篇好的申论文章,一定具有思路清晰、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等特点394
八十七、如何进行侧重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论证类型作文的结构设计395
八十八、如何进行侧重对策论证类型作文的结构设计408
八十九、如何进行单一方面对策论证类型作文的结构设计418
九十、如何进行综合性论证类型作文的结构设计426
九十一、如何选择、确定申论作文的各分论点442
1.“在政治上”与主题保持高度一致442
2.要有思想高度442
3.要有鲜明的特征443
4.体现适度的宏观性443
5.能够独当一面,具有相对独立性443
6.各分论点之间相当443
7.所有分论点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444
九十二、如何安排申论作文各分论点444
1.一篇文章安排多少个分论点为好444
2.各分论点如何排序445
3.每个分论点字数安排多少合适446
九十三、如何为申论作文选择材料446
1.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感悟447
2.平时注意积累447
3.阅读标准申论文章448
4.认真研究试卷提供的有用信息449
九十四、如何对申论作文素材进行加工456
1.层次较低的需要拔高456
2.角度不一致的需要统一口径456
3.事例较多、叙述过长的需要凝练457
4.非常具体的需要抽象为一般459
九十五、如何全面论述申论作文各分论点460
九十六、申论作文如何开头、结尾466
1.关于开头466
2.开头应注意的问题467
3.关于结尾468
九十七、如何修改申论作文469
1.为什么要修改文章?469
2.如何修改,如何在修改过程中更快速地提高写作水平?470
3.写文章经常出现的语法等问题471
九十八、国家和各省申论试题各有什么特点472
1.关于国家申论试题的特点473
2.关于北京申论试题特点474
3.关于上海申论试题特点475
4.关于多省联考申论试题特点475
九十九、关于申论的其他个别问题476
1.申论试题究竟有没有标准答案?476
2.备考申论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483
3.申论作文有没有策论、政论类型之分?484
4.备考申论要不要作“模拟题”?484
5.今后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会不会有变化?485
6.申论、行测、面试三者有何关联与区别?485
一○○、 “100工程”486
1.每天阅读一段经典论述或一篇经典文章486
2.每天做一次心理素质训练总结486
3.每天做一次思维方式训练总结487
4.每天阅读党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一部分相对完整的内容或较为重要的党和国家的文件487
5.每天临摹一篇党政机关公文及其他应用文487
6.每天了解一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可以一天一部法律,也可以一部法律的一部分487
7.每天了解党政机关一个主要部门的职能487
8.每天调查一条国情487
9.每天到网上给别人的文章至少挑一条错误488
10.每天写一篇日记488
附件489
附件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490
附件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501
附件八: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515
附件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520
附件十:中国历史概述及世界简史531
热门推荐
- 3411190.html
- 2595688.html
- 3849133.html
- 3466007.html
- 3691029.html
- 1672100.html
- 517141.html
- 2201197.html
- 1639219.html
- 855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4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8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6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1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