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洵言论及其文学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苏洵言论及其文学之研究
  • 谢武雄著 著
  • 出版社: 文史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苏洵言论及其文学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苏洵之生平及著述1

第一节 苏洵之生平1

一、眉州苏氏1

二、晚始向学5

三、名震京师7

四、秘阁校书11

五、一代文宗14

第二节 苏洵之著述及传本18

一、易传18

二、洪范图论19

三、苏评孟子21

四、嘉祐谥法22

五、皇祐谥录23

六、太常因革礼23

七、苏氏族谱24

八、权书25

九、文集25

第二章 苏洵之言论41

第一节 思想渊源41

一、本之儒家42

二、酌取法家45

三、多采兵家46

四、取法纵横48

五、兼及诸子49

第二节 政治言论53

一、治国大道53

1.定所尚53

2.威与惠54

3.?远56

4.广求人才58

5.重法制62

6.去郊赦之制64

7.奉使宜有常人65

二、人主大略66

1.执大权67

2.宜有腹心大臣67

3.养才将69

4.礼贤下士71

5.考课赏罚72

6.推诚奖善73

7.立赏纳谏74

8.亲贤远佞75

1.善谏76

三、人臣大节76

2.辅仁78

3.进贤退恶79

4.尽其在我79

5.知所进退80

第三节 军事言论83

一、论敌我形势83

1.认清敌人83

2.勿养敌威84

3.勿赂敌85

5.制敌之法86

4.削敌除恶86

二、论为将用兵之道87

(一)为将之道87

1.治心87

2.智而严88

3.知理知势知节89

(二)用兵之道89

1.以所长制所短89

2.立於不败之地89

(一)作战之方90

1.知所持乘90

三、论攻守取胜之道90

2.明众寡之变91

3.讲求战阵形势91

(二)攻守之道92

1.正道92

2.奇道93

3.伏道93

(三)取胜之道94

四、具论前代兵家之得失94

1.论孙子未能以其书破敌95

2.论六国以赂秦而亡95

3.论项籍以妇人之仁而败96

4.论高祖以大智而取天下97

第四节 史学言论100

一、论史传之作及体制101

二、论经史互资101

三、论史以劝善103

四、明华夷之辨104

五、论春秋之笔106

第三章 苏洵之文学109

第一节 北宋之文风109

一、重视文章之本110

二、重视文章之用115

三、重视文统116

四、讲究文章作法118

五、建立批评标准120

第二节 苏洵之文论124

一、道统之修正125

1.道即儒道126

2.道为思想见职127

3.道即圣境127

4.道即为将用兵之法128

二、文统之建立129

2.重视作品本色130

1.评论各家风格130

3.论文采出於自然131

4.论影响文章之环境133

5.以著作印证言论134

6.二子辅翼其说135

三、讲求实用137

第三节 苏洵文章之结构140

一、篇142

1.分总142

2.虚笼147

3.双线结构149

4.三线图式150

二、章151

1.照应关系152

2.正反对比154

3.古今对比154

4.宾主对比155

三、句157

1.排比157

2.层递162

3.对比165

4.对偶169

第四章 三苏学养之关连性175

第一节 三苏之性格176

一、待人诚挚180

二、勇服义理181

三、善诙谐戏谑182

四、不畏权势183

第二节 三苏之智慧187

一、智慧见於吏治188

二、智慧见於军备190

三、智慧见於交游研磨间191

四、智慧见於作品中192

五、超然物外之人生观194

二、东坡之文学批评197

一、东坡之道197

第三节 三苏文论之一贯性197

壹、东坡之文学主张197

1.为文平铺直叙199

2.辞止於达意200

3.作文应有本色美200

4.不满文选201

三、东坡之诗论201

1.主张自然201

2.注重神气202

3.重闲淡简远202

贰、子由之文学批评203

4.注重静空之境203

一、文与气204

二、养气之法204

第四节 三苏文学对後世之影响206

一、三苏文学影响六君子206

二、三苏文学留芳千古210

1.老苏诗文诚挚浑朴210

2.大苏才艺兼备210

3.小苏汪洋淡泊210

一、精通治术225

壹、关於思想言论225

第五章 苏洵述评225

二、长於兵学226

三、喜言权术228

四、湛深史识230

五、识见深远231

六、议论超尘233

贰、关於文章风格234

一、为应制文之典范234

二、具西汉之风格236

三、具纵横家之笔237

一、文之强调与实行238

叁、关於文学论述238

二、道之观念广泛而模棱239

三、文学源流广包含大240

肆、关於三苏文学240

一、苏氏实显於唐世240

二、道德文章永垂不朽241

附录247

一、苏洵年谱247

二、苏轼年谱略谱277

三、苏辙年谱略谱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