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永登历史与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永登历史与文化
  • 苏裕民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 ISBN:754210750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49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7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永登历史与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黄植培序1

卷首语1

第一编 从新石器时代末至秦统一时的张掖7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末——张掖历史的开端7

第一节 张掖境内的古老文化遗址7

第二节 研究中的差异10

第三节 东灰山人的人种、人口与社会14

第四节 东灰山人的铜器17

第五节 东灰山人的狩猎、采集和畜牧20

第六节 东灰山人的农业生产21

第七节 东灰山人的手工业24

第八节 东灰山人的饮食、医学和音乐26

第九节 东灰山人的贸易与交往27

第十节 东灰山人的信仰29

第二章 古老神话传说中的张掖34

第一节 关于伏羲生张掖的传统34

第二节 关于黄帝巡狩张掖的传说36

第三节 关于弱水的传说38

第四节 关于颛顼巡狩张掖的传说40

第五节 关于大禹治弱水的传说43

第六节 关于简狄吞卵的传说46

第七节 周穆王游张掖47

第三章 昭武城的月氏人51

第一节 有关月氏的种种说法51

第二节 月氏的驻牧中心56

第三节 月氏的畜牧和农业59

第四节 月氏的组织和民族特征64

第五节 月氏的人口和军队68

第六节 月氏的交换和贸易72

第七节 月氏的败徙74

第四章 匈奴统治张掖82

第一节 头曼单于的质子与突袭82

第二节 冒顿单于的逃亡与进攻85

第三节 浑邪王与单于城89

第四节 西城与乌孙92

第五节 浑邪王治?得98

第六节 祭天金人与民歌102

第二编 从西汉、东汉经曹魏、西晋、十六国(东晋)、南北朝至隋统一时的张掖109

第一章 西汉对张掖的开拓与设防109

第一节 霍去病在张掖的两次战斗109

第二节 张掖郡的设立112

第三节 汉武帝对张掖的设防115

第四节 对居延的防卫119

第五节 对张掖的移民与屯田124

第六节 张掖生产技术的提高136

第七节 张掖的交通和贸易141

第八节 张掖的社会结构与基地作用146

第九节 张掖的宗教信仰与文化154

第二章 东汉时张掖的建设与斗争158

第一节 王莽篡位对张掖的影响158

第二节 窦融到、离张掖163

第三节 窦融统治时的经济简况168

第四节 窦融统治张掖时的儒学173

第五节 羌汉斗争与邓训的和睦政策176

第六节 羌人的三次起义与张掖183

第七节 三绝三通与张掖187

第八节 张掖的教育与文化191

第三章 曹魏、西晋、十六国(东晋)时的张掖194

第一节 郭汜在关中翻云覆雨194

第二节 张进称雄与徐邈治理197

第三节 西晋树机能造反200

第四节 十六国汉族张氏前凉203

第五节 十六国苻秦梁熙统治河西214

第六节 十六国氏族吕氏后凉217

第七节 十六国鲜卑族秃发氏南凉221

第八节 十六国汉族李氏西凉225

第九节 十六国匈奴族沮渠氏北凉231

第四章 北朝——北魏、西魏、北周时的张掖241

第一节 北魏对张掖的统治241

第二节 西魏治甘州249

第三节 北周重甘州254

第五章 隋代的张掖260

第一节 隋代的边疆政策260

第二节 张掖“交市”与裴矩265

第三节 炀帝与吐谷浑的斗争269

第四节 炀帝巡视张掖274

第五节 燕支山前万国会280

第六节 隋时张掖的教育与文化287

第三编 从唐代经吐蕃、张议潮起义、甘州回鹘(五代时)至西夏(两宋时)的甘州291

第一章 唐时甘州的盛衰291

第一节 曹琼与李轨的角逐291

第二节 甘州的军事重镇292

第三节 甘州的均田与屯田294

第四节 甘州的商业与商道296

第五节 民族间的矛盾298

第六节 唐诗人咏甘州300

第七节 唐代张掖的音乐与歌舞306

第八节 玄奘取经与甘州佛教308

第二章 吐蕃统治甘州与张议潮起义310

第一节 吐蕃占领甘州的经过310

第二节 吐蕃占领后的政治与经济措施312

第三节 沙陀东迁314

第四节 嗢末起义315

第五节 吐蕃统治时期的佛教316

第六节 张议潮起义与甘州317

第七节 张议潮与甘州回鹘319

第三章 甘州回鹘统治甘州321

第一节 甘州回鹘设牙帐321

第二节 甘州回鹘与周边的关系323

第三节 甘州回鹘与金山国的战争324

第四节 甘州回鹘境内的民族327

第五节 甘州回鹘的商业与对外贸易329

第六节 甘州回鹘的农牧业331

第七节 甘州回鹘的手工业333

第八节 甘州回鹘的宗教335

第四章 西夏统治甘州338

第一节 李元昊攻陷甘州338

第二节 甘州回鹘的反抗340

第三节 甘肃军司与镇夷郡宣化府342

第四节 甘州的农牧业344

第五节 甘州的手工业与商业346

第六节 甘州的饮食文化348

第七节 镇夷郡王篡帝位349

第八节 甘州的佛教350

第九节 甘州的其他宗教活动356

第四编 元明清时的甘州361

第一章 元统治者统治甘州361

第一节 成吉思汗攻甘州及忽必烈的耀碑谷战斗361

第二节 甘州为甘肃行中书省省会365

第三节 甘肃行省内的分地简述367

第四节 甘州的括户和租税373

第五节 重视和促进农业生产375

第六节 甘州的手工业和商业380

第七节 四通八达的驿道384

第八节 文化与教育387

第九节 宗教393

第十节 民族歧视与元代灭亡399

第二章 明代对六卫二所的统治404

第一节 冯胜西进及甘州诸卫的设立404

第二节 甘州的设防407

第三节 宫廷争斗在甘州的端倪414

第四节 人口与屯田417

第五节 手工业的发展424

第六节 商业贸易427

第七节 茶马交易433

第八节 尧乎儿与甘州437

第九节 儒学教育的复兴446

第十节 甘州卫、所的文化451

第十一节 甘州的宗教468

第十二节 农民起义478

第三章 清代的甘州493

第一节 清初回民起义493

第二节 甘州的防卫和基地作用497

第三节 甘州屯田505

第四节 水比油贵511

第五节 手工业的发展515

第六节 商业的繁荣520

第七节 成禄难诛—清廷腐败524

第八节 左宗棠西征和甘州的贡献528

第九节 禁种罂粟532

第十节 甘州教育534

第十一节 甘州的文化艺术538

第十二节 甘州宗教554

第十三节 张掖的藏书561

第五编 民国时的张掖571

第一章 甘州的反清斗争571

第一节 孙中山委派王之佐回甘州奔走革命571

第二节 “甘州哥老会”反清起义573

第二章 驻军与政权574

第一节 驻军574

第二节 政权577

第三章 社会状况580

第一节 人口与民族580

第二节 宗教583

第三节 慈善与义赈586

第四节 帮会道门587

第四章 水利591

第一节 水利设施591

第二节 工程与灌溉管理593

第五章 社会经济596

第一节 农业596

第二节 畜牧业600

第三节 手工业与工业602

第四节 商业606

第五节 金融609

第六节 交通612

第七节 邮电616

第六章 文化教育619

第一节 教育619

第二节 体育622

第三节 医疗卫生624

第七章 红西路军战斗在张掖626

第一节 挥师西征626

第二节 建立山丹县红色政权629

第三节 血战高台631

第四节 倪家营守卫战632

第五节 走出祁连山634

第八章 社会名人来张掖636

第一节 蒋介石视察张掖636

第二节 蒋经国笔下的张掖637

第三节 于佑任张掖怀古638

第四节 范长江采访张掖639

第九章 张掖的黎明与展望641

第一节 张掖的解放641

第二节 张掖的展望643

张掖城建考651

再铸金张掖辉煌669

张掖历史沿革释略674

张掖历史沿革表704

附录716

1:神话传说与历史716

2:浑邪王归汉年代问题讨论720

读徐万和先生的“辩证”(辨正)722

附:徐万和先生《浑邪王归汉年代辩证》原文737

后记7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