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二十七脉详辨证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向宗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0605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二十七脉详辨证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一、脉诊之临床意义1
二、整体观2
三、常见脉象推演法3
四、脉证从舍及四诊合参4
五、有关脉学的常用术语5
六、五脏主要生理功能及主病主脉9
七、六腑主要生理功能及主病主脉13
八、六淫及主病主脉15
九、七情及主病主脉18
十、不内外因及主病主脉18
十一、阴阳五行在脉学中的应用18
十二、辨证中常见脉象20
十三、脉象部位、诊法22
各论24
第一章 浮脉(阳)24
概述24
第一节 浮脉主病26
(一)风寒感冒26
(二)风寒咳嗽26
(三)风寒失音26
(四)行痹27
(五)外邪犯胃呕吐27
(六)寒湿泄泻27
(七)外感头痛28
第二节 浮数脉主病28
(一)风热感冒28
(二)风热咳嗽28
(三)风水肿病29
(四)风热头痛29
(五)风热喉痹29
(六)风热眼痛30
(七)风热咳血30
(八)风热牙疳30
(九)风热耳聋31
(十)风热眩晕31
(十一)风热惊悸31
(十二)风热腰痛31
(十三)风热瘰疬31
(十四)风热疮痒32
第三节 浮紧脉主病32
(一)风寒喘证32
(二)寒痰哮证32
(三)表寒里热33
(四)风寒痉病33
(五)阳明初实33
(六)风寒耳聋34
(七)风寒眩晕34
第四节 浮滑脉主病34
(一)风痰中风34
(二)风寒子癎35
(三)痰热喘咳35
(四)痰热结胸35
(五)风痰头痛35
(六)风痰眩晕36
第五节 浮迟脉主病36
(一)风虚隐疹36
(二)风寒表虚37
(三)风寒郁闭37
第六节 浮虚脉主病37
(一)伤暑后期37
(二)气虚阴吹37
第七节 浮洪脉主病38
(一)虚火热证38
(二)阳明温病38
(三)心小肠火38
(四)温毒发斑39
第八节 浮弦脉主病39
(一)痰饮39
(二)凉燥39
第九节 浮芤脉主病40
(一)大失血后40
(二)伤津竭液40
第十节 浮微脉主病40
(一)劳极40
(二)虚损42
第十一节 浮濡脉主病43
(一)阴虚盗汗43
(二)妇人崩漏43
第十二节 浮散脉主病43
虚剧43
第十三节 浮长脉主病44
风癎44
第十四节 浮结脉主病44
寒滞经脉44
第十五节 浮促脉主病45
阳明温病45
第十六节 浮洪数脉主病45
(一)风热45
(二)暑热45
(三)实热46
第十七节 左寸浮脉主病46
头痛目眩46
第十八节 左关浮脉主病46
(一)脘满胁胀46
(二)恶心呕吐46
(三)烦闷厌食46
第十九节 左尺浮脉主病47
(一)膀胱风热47
(二)便赤淋痛47
(三)下肢肿痛47
第二十节 右关浮脉主病47
腹胀脘满47
第二章 沉脉(阴)48
概述48
第一节 沉脉主病49
(一)肿疡毒闭49
(二)下虚尿浊50
(三)寒湿腰痛50
第二节 沉细脉主病50
(一)肾虚喘证50
(二)阳虚饮证51
(三)火衰阳痿51
(四)阳虚眩晕51
(五)脚气冲心52
(六)虚性消渴52
(七)肾虚遗尿52
(八)火衰癃闭53
(九)肾虚头痛53
(十)虚寒腹痛53
(十一)肾虚带下54
(十二)阳虚呃逆54
(十三)阳虚阴水54
(十四)阳虚腰痛55
(十五)髓虚肢痿55
(十六)阳虚自汗55
(十七)阳虚头痛55
第三节 沉弦脉主病56
(一)饮留胃肠56
(二)气厥实证56
(三)血厥实证56
(四)气滞胃痛57
(五)食伤泄泻57
(六)气淋57
(七)寒疝58
(八)肾虚月经先后无定期58
(九)血瘀月经先后无定期58
(十)气滞痛经59
(十一)气郁妊娠转胞59
(十二)气滞子肿59
(十三)血瘀恶露不绝59
(十四)气滞癥瘕60
(十五)悬饮饮证60
(十六)厥阴头痛60
(十七)厥阴热利61
第四节 沉紧脉主病61
(一)邪实正虚饮证61
(二)寒邪内积腹痛61
(三)血寒月经后期62
(四)实寒痛经62
(五)寒凝经闭63
(六)少阳胁下胀满63
(七)痰水互结大结胸63
第五节 沉迟脉主病64
(一)肾阳虚虚劳64
(二)虚人冷秘64
(三)阴黄64
(四)寒邪壅盛胸痛65
(五)产后肾虚小便频65
(六)产后肾虚小便闭65
(七)妇人虚寒不孕66
(八)中寒痹湿66
(九)寒实结胸66
第六节 沉滑脉主病67
(一)邪入脏腑阴闭67
(二)痰厥厥证67
(三)妊娠肾虚转胞67
第七节 沉弱脉主病68
(一)肾气不固滑精68
(二)气厥虚证68
(三)肾阳不振68
(四)脾肾虚极痿证68
第八节 沉涩脉主病69
(一)瘀血胁痛69
(二)瘀血月经先期69
(三)瘀血月经后期70
(四)瘀血月经量少70
(五)瘀血痛经70
(六)瘀血经闭70
(七)瘀血癥瘕71
(八)瘀血恶露不下71
(九)瘀血崩漏71
(十)瘀血腰痛72
(十一)瘀血咳嗽72
(十二)寒凝胎衣不下72
(十三)瘀血产后腹痛72
第九节 沉弦细脉主病73
(一)肾阴虚虚劳73
(二)脾肾阳虚鼓胀73
(三)肾阳虚虚劳73
第十节 沉数脉主病74
(一)湿热壅盛水肿74
(二)下消消渴74
(三)温病热伏下焦74
(四)温病热伏中焦75
第十一节 沉实脉主病75
产后实热大便闭75
第十二节 沉伏脉主病75
(一)干霍乱75
(二)阴毒76
(三)伤食腹痛76
(四)水饮停着76
(五)老痰积聚77
第十三节 沉缓脉主病77
(一)水湿水肿77
(二)虚寒痛经78
(三)阴水水肿78
(四)太阴头痛78
第十四节 沉细数脉主病79
(一)少阴虚热79
(二)女人胃燥阴吹79
第十五节 沉微脉主病79
(一)少阴虚寒79
(二)血结胸79
(三)太阳蓄血80
(四)虚寒下利80
第十六节 沉短脉主病80
(一)胸腹痞满80
(二)宿食不消81
第十七节 左关沉脉主病81
(一)心烦81
(二)喜怒81
第十八节 右寸沉脉主病82
不足以息82
第三章 迟脉(阴)83
概述83
第一节 迟脉主病85
(一)肾虚子肿85
(二)寒湿困阳85
第二节 迟缓脉主病85
(一)胃寒呃逆85
(二)湿滞蹒跚86
(三)阳虚泄泻86
第三节 弦迟脉主病86
(一)肝寒犯胃86
(二)寒湿血凝86
(三)痰湿阴吹87
(四)疟疾牝疟87
第四节 细迟脉主病87
产后血虚腹痛87
第五节 弦细迟脉主病88
胆虚寒88
第六节 迟涩脉主病88
血少营寒88
第七节 迟滑脉主病89
伤寒下利89
第四章 数脉(阳)90
概述90
第一节 数脉主病92
(一)肺热鼻衄92
(二)心火尿血92
(三)胃热嘈杂93
(四)肺热癃闭93
(五)石淋93
(六)血热月经过多93
第二节 濡数脉主病94
(一)风热兼湿咳嗽94
(二)风热夹暑咳嗽94
(三)痰湿犯肺咳嗽94
(四)痰浊化热咳嗽95
(五)顽痰胶固咳嗽95
(六)湿热蕴蒸便血95
(七)湿热蕴蒸遗精96
(八)湿热浸淫痿证96
(九)湿热内蕴泄泻96
(十)噤口痢97
(十一)湿热下注尿浊97
(十二)湿热腰痛97
(十三)湿热带下98
(十四)湿热黄带98
(十五)热霍乱98
(十六)湿热头痛98
第三节 弦数脉主病99
(一)肝火犯肺咳嗽99
(二)肝火犯胃吐血99
(三)肝胆火盛耳鸣100
(四)肝阳上亢眩晕100
(五)肝火吐酸100
(六)火郁胃痛100
(七)肝郁月经先期101
(八)肝热乳泣101
(九)肝火犯肺咳血101
(十)肝火鼻衄102
(十一)肝热子癎102
(十二)血热痛经102
(十三)热瘴疟疾103
(十四)湿热蕴结鼓胀103
(十五)肝肾气逆奔豚103
(十六)干脚气病104
(十七)热重于湿黄疸104
第四节 滑数脉主病104
(一)热痰哮证104
(二)热结肺痈105
(三)胃热吐血105
(四)痰热怔忡惊悸105
(五)痰热不寐106
(六)痰热失音106
(七)痰湿化热喘证106
(八)热痹106
(九)胃火呃逆107
(十)湿热痢疾107
(十一)血热崩漏107
(十二)湿热妊娠转胞108
(十三)血热子烦108
(十四)湿热下注阴痒108
(十五)阳明暑温109
(十六)肺痈唾脓血109
(十七)湿热阴挺109
(十八)湿热妊娠恶阻110
(十九)湿热腹痛110
第五节 细数脉主病110
(一)肺肾阴虚失音110
(二)肺阴虚虚劳111
(三)火旺阴虚肺痨111
(四)气阴亏耗肺痨111
(五)心阴虚虚劳111
(六)脾阴虚虚劳112
(七)阴虚火炎齿衄112
(八)阴虚火旺尿血112
(九)阴虚火旺怔忡惊悸112
(十)阴虚火旺不寐113
(十一)肾精亏耗健忘113
(十二)火盛伤阴发狂113
(十三)肺热蒸灼痿证114
(十四)干脚气冲心114
(十五)胃阴不足呃逆114
(十六)胃阴不足呕吐115
(十七)膀胱积热癃闭115
(十八)淋证膏淋115
(十九)血不养肝胁痛115
(二十)肾阴虚腰痛116
(二十一)阴虚经行吐衄116
(二十二)血虚子癎116
(二十三)血热恶露不绝117
(二十四)产后血虚发热117
(二十五)血虚痉病117
(二十六)产后血虚大便难118
第六节 洪数脉主病118
(一)胃热鼻衄118
(二)阳明炽热齿衄118
(三)肠痈脓已成119
(四)血热经行吐衄119
(五)消渴上消119
(六)热饮喘咳120
(七)肠痈初起120
第七节 小数脉主病120
(一)肺燥津伤失音120
(二)心神不宁怔悸121
(三)肝肾阴虚痿证121
第八节 虚数脉主病121
(一)虚热肺痿121
(二)阴虚火旺尿血122
(三)心肾不交不寐122
(四)气阴两伤肺痈溃脓122
第九节 弦细数脉主病123
(一)相火盛遗精123
(二)肝阴虚虚劳123
(三)阴虚火旺郁证123
(四)肝肾阴虚鼓胀123
(五)热灼经闭124
(六)血虚肝热不寐124
第十节 细弱而数脉主病124
(一)心阳不振怔悸124
(二)火亢水亏不寐125
第十一节 弦大滑数脉主病125
(一)痰火上扰发狂125
(二)温疟126
第十二节 弦滑数脉主病126
(一)阴虚火亢中风126
(二)邪入脏腑阳闭126
(三)急黄127
第十三节 洪大数脉主病127
(一)痈疽毒易溃127
(二)虫积腹痛127
(三)阳明经证128
第十四节 濡滑数脉主病128
湿热泄泻128
第十五节 大数脉主病129
疫毒痢129
第十六节 数有力脉主病129
(一)淋病血淋129
(二)血热月经先期129
第十七节 细数无力脉主病130
虚损经闭130
第十八节 细滑数脉主病130
血热子淋130
第五章 滑脉(阳)132
概述132
第一节 滑脉主病133
(一)胃中不和不寐133
(二)风痰上逆癎证134
(三)痰饮内阻呕吐134
(四)饮食停滞腹痛135
(五)痰滞月经后期135
(六)痰湿月经过多135
(七)痰湿月经过少135
(八)痰滞经闭136
(九)痰滞带下136
(十)产后食滞腹痛136
(十一)产后食滞发热137
(十二)痰湿不孕137
(十三)痰滞子烦137
(十四)痰湿癥瘕138
(十五)痰浊喘证138
(十六)胃弱妊娠呕吐138
(十七)痰饮恶阻139
(十八)痰湿头痛139
(十九)痰证自汗139
(二十)痰迷心窍139
(二十一)痰壅遗精140
(二十二)痰凝痞证140
第二节 弦滑脉主病140
(一)痰郁140
(二)痰火耳鸣140
(三)痰火耳聋141
(四)肝胃不和恶阻141
(五)气郁子烦141
(六)产后痰湿痉141
(七)气滞血瘀积聚142
(八)脾肾阳虚饮证142
(九)痰湿泄泻142
(十)痰厥头痛143
第三节 细滑数脉主病143
脏躁病143
第四节 滑实脉主病143
(一)食厥143
(二)中消144
(三)食停呕吐144
(四)热性便秘145
第五节 濡滑脉主病145
(一)痰浊中阻眩晕145
(二)痰湿犯肺咳嗽145
(三)痰浊化热咳嗽146
(四)风寒兼湿咳嗽146
第六节 细滑脉主病146
癎后精虚夹痰146
第七节 滑无力脉主病147
(一)气虚妊娠转胞147
(二)脾虚子肿147
第八节 左寸滑脉主病147
(一)心经痰火147
(二)心烦热148
(三)头眩148
(四)心悸气短148
(五)失眠多梦148
第九节 左关滑脉主病148
(一)头痛目眩148
(二)胁肋胀痛148
(三)心烦喜怒149
(四)食少脘闷149
第六章 涩脉(阴)150
概述150
第一节 涩脉主病151
(一)血瘀实证胃痛151
(二)膀胱阻塞癃闭152
(三)血瘀头痛152
(四)血瘀气滞腹痛152
(五)溃疡伤血不足153
(六)燥痰153
(七)寒湿入血痹证153
(八)真心痛154
(九)瘀血腰痛154
(十)肿疡气血毒滞154
第二节 细涩脉主病155
(一)肝血虚虚劳155
(二)血瘀噎膈155
(三)血虚便秘156
(四)血瘀肝脾鼓胀156
(五)血虚经闭156
(六)产后血虚便闭157
第三节 弦涩脉主病157
(一)产后血瘀发热157
(二)血瘀血晕157
(三)温燥158
第四节 虚涩脉主病158
血虚头痛158
第五节 缓涩脉主病159
营血虚少159
第六节 乱而涩脉主病159
心痹血阻159
第七章 虚脉(阴)160
概述160
第一节 虚脉主病161
(一)胃虚嘈杂161
(二)气虚便秘162
(三)虫鼓胀162
第二节 虚弱脉主病163
(一)虚寒肺痿163
(二)劳淋163
(三)血虚月经过多163
(四)气虚胎衣不下164
(五)脾阳虚164
(六)肾不纳气164
(七)脾肾两虚164
第三节 虚软脉主病165
(一)脾胃虚寒胃痛165
(二)虚性黄疸165
(三)脾肺气虚遗尿166
(四)脾虚下陷尿浊166
第四节 虚大脉主病166
(一)气虚月经先期166
(二)气虚崩漏167
(三)劳伤崩漏167
(四)休息痢疾167
第五节 虚缓脉主病168
(一)气虚黄带168
(二)产后气虚尿频168
(三)气虚血弱乏乳168
第六节 虚弦脉主病169
心神不宁怔忡惊悸169
第七节 左寸虚脉主病169
(一)耳鸣耳聋169
(二)舌尖红痛169
第八节 左关虚脉主病170
(一)胁痛不适170
(二)心烦喜怒170
(三)食欲不振170
(四)头眩耳鸣170
第九节 左尺虚脉主病170
(一)腰腿酸痛170
(二)下肢痿痹170
(三)下肢麻木170
(四)遗精早泄170
(五)月事不调170
第十节 右寸虚脉主病171
(一)咳喘自汗171
(二)短气懒言171
(三)肺虚咳嗽171
(四)面色苍白171
第十一节 右关虚脉主病171
(一)脾虚食少171
(二)脘满腹胀171
(三)消化迟钝171
(四)浮肿便溏171
(五)气虚息短171
第十二节 右尺虚脉主病172
(一)食少便溏172
(二)小便清长172
(三)少腹胀痛172
(四)阳痿遗精172
(五)月事不调172
第八章 实脉(阳)173
概述173
第一节 实大脉主病174
阳明热甚发狂174
第二节 弦实脉主病175
热甚痉病175
第三节 实有力脉主病175
气滞血瘀积聚175
第四节 六脉俱实脉主病175
阳毒175
第五节 左寸实脉主病176
(一)口舌生疮176
(二)咽喉肿痛176
(三)心热狂烦176
(四)舌红生疮176
(五)头痛目眩176
(六)心悸不宁176
(七)气壅胸膈176
第六节 左关实脉主病176
(一)胸胁胀痛176
(二)脘满腹胀177
(三)心烦厌食177
(四)目赤喜怒177
(五)头眩脑胀177
第七节 左尺实脉主病177
(一)大便秘结177
(二)腹胀腹痛177
(三)下肢肿痛177
(四)小便赤涩177
(五)淋痛177
第八节 右寸实脉主病178
(一)胸满气短178
(二)咽喉干痛178
(三)咳逆喘促178
(四)痰多胸闷178
第九节 右关实脉主病178
(一)脘腹胀痛178
(二)食少灼心178
(三)舌中苔黄178
(四)唇破舌裂178
第十节 右尺实脉主病179
(一)少腹胀痛179
(二)小便短赤179
(三)经闭带多179
第九章 长脉(阳)180
概述180
第一节 长脉主病181
(一)阳明里热181
(二)奔豚疝气181
第二节 长弦脉主病182
(一)肝经实火182
(二)肝风内动182
(三)土郁胀满182
第三节 浮长脉主病183
(一)阳明经证183
(二)肝胆火盛183
(三)太阳中风欲愈183
第四节 左寸长脉主病184
(一)心火燔灼184
(二)心悸气短184
(三)咽干喉痛184
第五节 左尺长脉主病184
(一)少腹胀痛184
(二)大便秘涩185
第六节 右尺长脉主病185
(一)相火上炎185
(二)心烦头眩185
第十章 短脉(阴)186
概述186
第一节 短脉主病187
(一)痈疽阴凝187
(二)气血虚损187
第二节 浮短脉主病188
血弱188
第三节 沉短脉主病188
(一)胸腹胀满188
(二)宿食不消189
(三)肺气虚损189
(四)肾阳不足189
(五)痰滞气道190
(六)心疼气结190
(七)亡阳气虚190
第四节 短而滑数脉主病190
酒毒伤神191
第五节 左寸短脉主病191
阳虚头痛191
第六节 双寸短脉主病191
心肺气伤191
第七节 双尺短脉主病192
阴阳两虚192
第十一章 洪脉(阳)193
概述193
第一节 洪大脉主病195
火热头痛195
第二节 洪滑脉主病196
(一)痰滞中风196
(二)暑温结胸196
第三节 洪无力脉主病196
(一)泄泻阴津大伤196
(二)阴液亏损下痢197
(三)虚劳泄泻197
第四节 大有力脉主病197
邪甚197
第五节 大无力脉主病198
正虚198
第六节 左寸洪脉主病198
(一)心热口苦198
(二)目赤198
第七节 左关洪脉主病199
(一)腹胀199
(二)失眠199
第八节 右寸洪脉主病199
肺热胸痛199
第九节 右关洪脉主病200
恶心呕吐200
第十节 右尺洪脉主病200
龙火燔灼200
第十一节 双寸洪脉主病200
(一)上焦实火200
(二)火克肺金201
第十二节 双关洪脉主病201
(一)中焦实热201
(二)胁痛气胀201
第十三节 双尺洪脉主病201
老人寿高201
第十二章 微脉(阴)202
概述202
第一节 微细欲绝脉主病203
(一)气虚崩漏203
(二)产后血虚眩晕204
第二节 微涩脉主病204
血痹204
第三节 微弱脉主病204
(一)太阳荣卫俱病204
(二)汗下后阳虚205
第四节 左寸微脉主病205
心阳不敛悸病205
第五节 左关微脉主病205
(一)胁满205
(二)肢寒206
(三)寒挛气乏206
第六节 右寸微脉主病206
(一)气虚喘证206
(二)胸寒痞痛206
(三)冷痰凝结207
第七节 右关微脉主病207
(一)胃寒腹胀207
(二)食少身倦207
第八节 右尺微脉主病207
阳衰寒极207
第九节 沉微脉主病208
(一)少阴头痛208
(二)太阳蓄血208
(三)精血虚竭消渴208
第十三章 紧脉(阴中阳)209
概述209
第一节 紧脉主病210
(一)邪在肌腠金疮痉210
(二)肝寒风癎211
(三)正伤寒211
第二节 弦紧脉主病211
(一)溢饮211
(二)支饮212
(三)痛痹212
(四)水寒上逆奔豚212
第三节 紧滑脉主病213
(一)伤食吐逆213
(二)寒湿腹痛213
(三)下寒阴冷213
(四)下寒疝痛214
第四节 紧数脉主病214
表寒里热214
第五节 左寸紧脉主病214
(一)头痛目眩214
(二)胸闷气胀214
第六节 左关紧脉主病215
(一)胁痛腹胀215
(二)筋挛拘急215
第七节 左尺紧脉主病215
腰腿作痛215
第八节 右寸紧脉主病215
胸满气短215
第九节 右关紧脉主病215
胃脘胀痛215
第十节 右尺紧脉主病216
小便不利216
第十四章 缓脉(阴)217
概述217
第一节 缓脉主病218
(一)脾虚多寐218
(二)寒湿鼓胀218
(三)湿热两伤219
(四)湿热内陷219
第二节 濡缓脉主病219
(一)湿盛多寐219
(二)着痹220
(三)湿脚气220
(四)寒湿泄泻220
(五)湿重于热黄疸220
(六)痰浊胸痛221
第三节 缓弱脉主病221
(一)脾虚胃弱泄泻221
(二)脾虚带下222
(三)气虚恶露不绝222
(四)产后气虚尿闭222
(五)气虚乳泣222
第四节 缓无力脉主病223
(一)脾虚月经先后无定期223
(二)脾虚经闭223
(三)气虚子淋224
第五节 浮缓脉主病224
(一)风湿在上项强224
(二)太阳中风224
(三)风湿头痛224
(四)劳倦225
(五)风湿在表225
(六)风湿外感225
第六节 右脉缓主病226
(一)秽浊阻气分226
(二)风动头眩226
第七节 弦缓脉主病226
脾虚肝旺226
第八节 缓涩脉主病227
(一)血虚津枯风秘227
(二)噎膈反胃227
(三)气虚湿滞蹒跚227
(四)脾肾阳虚濡泻228
第九节 细缓脉主病228
脾胃虚寒反胃228
第十节 左寸缓脉主病228
胸满健忘228
第十一节 左关缓脉主病229
(一)风虚眩晕229
(二)左胁胀闷229
第十二节 左尺缓脉主病229
(一)腰痛足痿229
(二)小便频数229
(三)滑精遗精230
第十三节 右寸缓脉主病230
脾不生肺230
第十四节 右关缓脉主病230
脾虚脘满230
第十五节 右尺缓脉主病231
腹冷泄泻231
第十五章 芤脉(阳中阴)232
概述232
第一节 芤脉主病234
(一)暑温234
(二)太阳中暍234
第二节 大而芤脉主病235
产后血虚发热235
第三节 涩而芤脉主病235
血郁郁证235
第四节 芤迟脉主病235
寒性呕血235
第五节 芤数脉主病236
热性呕血236
第六节 芤而虚数脉主病236
阴血两虚236
第七节 左寸芤脉主病237
(一)产后失血怔忡惊悸237
(二)胸中积血237
第八节 左关芤脉主病237
肝血不藏237
第九节 左尺芤脉主病238
(一)小便下血238
(二)痔漏出血238
(三)男子精漏238
第十节 右寸芤脉主病239
(一)咳嗽吐血239
(二)衄血失血239
第十一节 右关芤脉主病239
(一)胃痈伤血239
(二)肠痈下血239
第十二节 右尺芤脉主病240
(一)大便下血240
(二)小便尿血240
(三)女人经病240
(四)阴血大虚240
(五)灼津铄液241
第十六章 弦脉(阳中阴)242
概述242
第一节 弦脉主病243
(一)少阳头痛243
(二)聚证244
(三)气滞血瘀膨胀244
(四)肝郁胁痛244
(五)水疝245
(六)气疝245
(七)肝气犯胃呕吐245
(八)肝气犯脾泄泻245
(九)气秘246
(十)肝郁郁证246
(十一)正疟247
(十二)冷瘴247
(十三)气滞月经后期247
(十四)气滞月经先后无定期247
(十五)肝热经行吐衄248
(十六)气郁经闭248
(十七)妊娠子脏受寒腹痛248
(十八)气郁崩漏249
(十九)气郁妊娠腹痛249
(二十)气郁恶露不下249
(二十一)产后气滞尿闭249
(二十二)肝郁乏乳250
(二十三)肝郁不孕250
第二节 弦细脉主病250
(一)痰郁发癫250
(二)肾阴虚眩晕251
(三)气血虚发痉251
(四)心胆气虚失眠251
(五)胁下癥瘕积块252
(六)正虚瘀结积聚252
(七)脾虚肝郁胃痛252
(八)肝寒吐酸252
(九)痰气交阻噎膈253
(十)久郁伤神253
第三节 弦有力脉主病253
肝阳头痛253
第四节 左寸弦脉主病254
(一)头痛254
(二)盗汗254
第五节 左尺弦脉主病254
(一)少腹疼痛254
(二)腰膝冷痛255
第六节 右寸弦脉主病255
(一)胸满膈胀255
(二)咳嗽气短255
第七节 右尺弦脉主病255
脚挛急255
第十七章 革脉(阳中阴)257
概述257
第一节 革脉主病258
(一)营虚258
(二)梦遗258
(三)女人半产259
(四)女人崩漏259
(五)血不荣筋拘急259
第二节 革而坚急脉主病260
(一)疝气260
(二)癥瘕260
(三)内虚外寒260
第三节 左寸革脉主病261
(一)胸闷气短261
(二)心烦心悸261
(三)心痛似绞261
第四节 左关革脉主病261
(一)右胁胀痛261
(二)心烦喜怒262
(三)脘闷纳呆262
第五节 左尺革脉主病262
(一)腰酸痛262
(二)遗精早泄262
(三)小便频数263
第六节 右寸革脉主病263
喘促痰涌263
第七节 右关革脉主病263
(一)腹胀脘满263
(二)饮食减退263
第八节 右尺革脉主病264
(一)腹胀神疲264
(二)女人崩漏264
(三)女人半产264
(四)腰背酸痛264
第十八章 牢脉(阴中阳)266
概述266
第一节 牢脉主病267
(一)心腹寒痛267
(二)肝气犯脾267
(三)癥瘕268
(四)?疝268
(五)肿疡邪毒牢固268
(六)溃疡邪毒留恋269
(七)五积六聚269
(八)血瘀脉络269
(九)肾着270
(十)风痉拘急270
第十九章 濡脉(阴)271
概述271
第一节 濡脉主病272
(一)湿盛多寐272
(二)肠痈脓溃273
(三)风湿头痛273
第二节 濡无力脉主病273
肺气虚虚劳273
第三节 濡弱脉主病274
(一)脾胃虚弱呕吐274
(二)寒霍乱274
(三)气虚肿疡274
第四节 濡细脉主病275
寸白虫275
第五节 弦细而濡脉主病275
湿温275
第六节 左寸濡脉主病275
(一)胸满气短275
(二)盗汗失眠276
第七节 左关濡脉主病276
(一)右胁胀满276
(二)心烦喜怒276
(三)筋挛疼痛276
第八节 左尺濡脉主病277
腰腿酸痛277
第九节 右寸濡脉主病277
(一)咳逆憎寒277
(二)阳虚自汗277
第十节 右关濡脉主病277
(一)脾胃虚弱277
(二)胃脘胀闷278
第十一节 右尺濡脉主病278
(一)下元虚冷278
(二)肠虚泄泻278
第二十章 弱脉(阴中阴)279
概述279
第一节 弱脉主病280
年高阳虚多寐280
第二节 细弱脉主病281
(一)心血不足怔忡惊悸281
(二)心脾血亏不寐281
(三)肾精下亏耳鸣281
(四)中风脱证282
(五)气血亏虚眩晕282
(六)气虚阳微噎膈282
(七)血虚月经后期282
(八)血虚恶露不下283
(九)血虚不孕283
(十)血不养肝胁痛283
第三节 软弱脉主病284
(一)肺虚虚喘284
(二)脾虚虚劳284
(三)金疮痉后284
第四节 左寸弱脉主病285
头眩失眠285
第五节 左关弱脉主病285
(一)血虚挛急285
(二)心烦喜怒285
(三)气郁不舒285
第六节 左尺脉弱主病286
(一)头眩耳鸣286
(二)腰酸遗精286
(三)小便频数286
(四)下元虚惫286
第七节 右寸弱脉主病287
(一)自汗短气287
(二)气虚身冷287
第八节 右关脉弱主病287
脾虚脘满287
第九节 右尺弱脉主病287
(一)阳虚阴水287
(二)阳虚遗尿288
(三)食欲不振288
第十节 细弱而数脉主病288
阴虚血涩288
第二十一章 散脉(阳)290
概述290
第一节 散脉主病292
(一)痈疽阳脱气散292
(二)肿疡毒盛气散292
(三)脱证危证292
(四)太阴温病292
(五)暑温293
(六)临产先兆293
(七)胎堕293
(八)气虚腹痛293
第二节 左寸散脉主病294
怔忡不卧294
第三节 左关散脉主病294
血鼓虫胀294
第四节 左尺散脉主病294
北方水竭294
第五节 右寸散脉主病295
自汗淋漓295
第六节 右关散脉主病295
饮证溢饮295
第七节 右尺散脉主病295
阳消命绝295
第二十二章 细脉(阴)297
概述297
第一节 细脉主病298
(一)心血虚虚劳298
(二)劳倦内伤便血299
(三)血虚胃痛299
(四)血虚嘈杂299
(五)心脾两虚癫证299
(六)血厥虚证300
(七)肾阳亏损尿浊300
第二节 细促脉主病300
脱阴300
第三节 细无力脉主病301
(一)气虚乏力301
(二)疟后气血两虚301
(三)气虚头痛301
第四节 虚细脉主病301
血虚月经过少301
第五节 左寸细脉主病302
怔忡惊悸302
第六节 左尺细脉主病302
阴虚泻痢302
第七节 右寸细脉主病302
(一)咳逆气短302
(二)胸满303
第八节 右关细脉主病303
(一)胃虚胀满303
(二)呕吐气怯303
第九节 右尺细脉主病303
下元冷惫303
第二十三章 伏脉(阴)305
概述305
第一节 伏脉主病306
(一)气厥实证306
(二)痈疽毒闭307
第二节 左寸伏脉主病307
(一)头眩疼痛307
(二)血郁胸闷307
(三)心悸气短308
(四)气短胸痛308
第三节 左关伏脉主病308
(一)肝气上冲308
(二)胸胁胀痛308
(三)肝血在腹309
第四节 左尺伏脉主病309
下寒癥瘕309
第五节 右寸伏脉主病309
气郁胀满309
第六节 右关伏脉主病310
中寒腹痛310
第七节 右尺伏脉主病310
(一)寒气挛急310
(二)少火消亡310
第八节 六脉俱伏主病311
(一)虚脱心衰311
(二)卒中昏迷311
(三)火邪内郁311
(四)血行郁闭312
第二十四章 动脉(阳)313
概述313
动脉主病315
(一)阴阳不和痛证315
(二)气乱惊悸316
(三)阳不胜阴自汗316
(四)阴不胜阳发热316
(五)肝胆不宁拘挛317
(六)心脾疼痛317
(七)寒热杂处泄泻317
(八)阴寒伤筋拘挛317
(九)气血相干痢疾318
(十)阴虚阳盛遗精318
(十一)阴虚阳盛血崩318
(十二)龙火奋迅319
第二十五章 促脉(阳)320
概述320
第一节 促而洪实脉主病321
(一)火郁脏腑发狂321
(二)热毒入营发斑322
(三)血热郁腐毒疽322
(四)阳毒322
第二节 促而滑脉主病323
(一)痰郁323
(二)食郁323
第三节 浮而促脉主病323
(一)肺痈323
(二)协热利324
第四节 促而沉脉主病324
(一)气郁324
(二)血郁324
(三)饮郁324
(四)风湿内侵325
第五节 小而促脉主病325
(一)肾衰心脱脱证325
(二)热毒炽盛阴津大伤325
第六节 左寸促脉主病326
(一)心热壅迫326
(二)血瘀阴虚真心痛326
第七节 左关促脉主病326
血滞胁胀326
第八节 左尺促脉主病327
(一)肾热石阻327
(二)头眩而晕327
(三)便血327
第九节 右寸促脉主病328
咳喘痰涌328
第十节 右关促脉主病328
(一)胃脘胀痛328
(二)呕恶食积328
第十一节 右尺促脉主病328
(一)相火旺盛328
(二)下焦温病329
第二十六章 结脉(阴)330
概述330
第一节 结脉主病331
(一)血虚虚劳331
(二)阴邪结里332
(三)阳衰正减335
第二节 沉结脉主病336
(一)阴凝气阻336
(二)老痰结滞336
(三)肿疡气结337
(四)溃疡气不调337
(五)虚寒疝气337
(六)虚寒癥瘕337
(七)积聚338
(八)血瘀腹痛339
(九)血瘀黄疸339
第三节 结有力脉主病340
食积340
第四节 结无力脉主病340
(一)虚寒泄泻340
(二)虚寒肠鸣340
(三)气虚血涩341
第五节 左关结脉主病341
少食呕恶341
第六节 左尺结脉主病341
下肢拘挛341
第七节 右寸结脉主病342
胸满气短342
第二十七章 代脉(阴)343
概述343
第一节 迟代脉主病345
(一)中寒吐利345
(二)胸阳不振真心痛345
(三)心肾阳虚水湿泛滥346
(四)心脾两虚气滞血瘀346
(五)心阳气虚瘀血内阻脱证346
(六)气滞血瘀真心痛347
(七)食滞脾湿悸证347
第二节 数代脉主病347
(一)阴虚心神不宁347
(二)血虚气少心脉不足348
第三节 代有力脉主病348
(一)风家348
(二)痛家349
(三)跌打损伤349
(四)女胎三月349
第四节 代无力脉主病349
(一)下元亏损泄利349
(二)下元亏损腹痛349
(三)胎元不足350
(四)心肾不交心神不宁350
(五)阴阳两虚真心痛350
第五节 左尺代脉主病350
大便秘结350
第六节 右寸代脉主病351
胸痹351
第七节 右关代脉主病351
(一)胃脘痞痛351
(二)饥不思食352
(三)腹胀352
第八节 右尺代脉主病352
二便不畅352
附篇353
附录A 针灸穴353
附录B 汤方377
参考书目486
跋488
热门推荐
- 3259153.html
- 2688332.html
- 2953810.html
- 1128600.html
- 3265018.html
- 1556357.html
- 3659906.html
- 1964349.html
- 742893.html
- 1335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7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1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8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9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4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5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