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千年中日关系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季著 著
- 出版社: 学用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40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二千年中日关系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东晋南北朝时代的中日关系1
(一)天孙族所建立的国家向西发展1
(二)天孙族所建立的国家向外发展3
(三)高句丽受东晋和南北朝的眷宠4
(四)『万世一系』的皇室向东晋南朝朝贡请封及其受爵9
(1)朝贡的动机9
(2)朝贡的主体12
(3)对东晋的朝贡17
(甲)孝武朝东夷五国朝贡的问题17
(乙)安帝朝倭国献方物19
(4)对刘宋的朝贡请封及其受爵23
(甲)武帝朝倭赞的修贡与除授23
(乙)文帝朝倭王奉献与请封25
(丙)孝武朝倭兴的贡献与受爵33
(丁)顺帝朝倭武的备称与上表34
(5)南齐的赐爵38
(6)梁室的赐爵40
(五)东晋南北朝时代倭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对中国交通的比较观42
(1)交通路线58
(六)倭国对中国交通的路线及其结果58
(2)政治上的结果59
(3)文化上的结果62
第八章 流寓汉人在文化上的贡献73
(一)弓月君秦酒翁与蚕织业73
(二)王仁与精神文化77
(1)王仁的征骋及其来历78
(2)中日史籍证明应神以前无文字79
(3)献论语与千字文的问题82
(4)文字传入后的效果89
(三)阿知使主与出纳之职90
(四)新汉人与各种职业92
(五)结论96
第九章 隋代的中日关系101
(一)隋的统一及其远略101
(二)倭国的发展及其自觉107
(三)文帝朝倭国遣使诣阙118
(1)遣使者为何人?118
(2)隋时所采访的倭国状况124
(四)炀帝朝隋倭使节的往来129
(1)小野妹子的来聘129
(甲)对等外交的开始130
(乙)佛教在倭国传播的情形132
(丙)佛教在中国兴衰的状况142
(2)裴世清的使倭149
(3)小野妹子的再来156
(4)矢田部造的来聘157
(五)中国文化在倭国文物制度上的结晶159
第十章 唐代的中日关系上160
(一)唐的继续发展及其盛况169
(二)太宗朝唐日使节的往来与留唐学生归国后的影响179
(1)犬上御田鍬的来聘179
(2)高表仁的使日180
(3)日廷的间接通聘183
(4)留唐学生影响下的大化革新185
(三)高宗朝唐日使节的往来与白江口之战192
(1)吉士长丹和高向玄理等的来聘192
(2)津守连吉祥的来聘195
(甲)讨伐的决定与促令日本出兵197
(3)百济的讨伐与白江口的会战197
(乙)百济的平定与日使的扣留198
(丙)日本的大举应援与唐兵的再平百济200
(4)百济镇将对日廷所派遣的使节204
(甲)郭务悰205
(乙)刘德高208
(丁)李守真209
(戊)遣使的原因209
(丙)司马法聪209
(甲)戒备与设防211
(5)日本的态度212
(乙)遣使修好214
(四)武后朝日俘的归国与日使的来聘218
(1)猪使连子首等的先后归国218
(2)粟田真人的来聘221
(五)中宗朝真人莫问的来聘224
(六)玄宗朝日使的唐日君臣的唱和226
(1)多治比县守的来聘226
(2)多治比广成的来聘228
(3)藤原清河的来聘232
(甲)出发与觐见232
(乙)大伴古麻吕的争礼233
(丙)中史的记载234
(丁)玄宗的赐诗234
(戊)日使的去留235
(4)行而复止的朝衡使日235
(甲)朝衡的留别诗235
(乙)王维的送别诗并序236
(丙)赵骅的送别诗238
(丁)包佶的送别诗239
(戊)李白的吊亡诗239
(已)朝衡的重归240
(七)肃宗朝日本对安禄山乱事的防备与唐日使节的往来240
(1)安禄山之乱与唐室的式微240
(2)日政府的防备及其以后对唐警戒的一斑244
(3)高元度的迎遣唐大使249
(4)沈惟岳的送迎遣唐大使使250
(5)遣唐大使与送唐客大使的终不果行251
(八)代宗朝唐日使节的往来253
(1)小野石根的来聘253
(2)赵宝英和孙兴进的使日256
(3)布势清直的护送唐使与报聘259
(4)『陆侍御使日本』的问题261
(九)德宗朝藤原葛野麻吕的来聘266
(甲)出发的迁延266
(乙)不携国书的自辩268
(丙)不携国书的实在原因及一般使臣的实际态度269
(丁)觐见回归与报告唐室的政治状况273
(十)文宗朝藤原常嗣的来聘277
(十一)宣宗朝所谓日本王子的来聘280
(十二)昭宗朝受命而未成行的管原道真的通聘284
(十三)唐日使节往来的比较观285
(1)日使来聘的统计与时期的划分285
(2)唐使往聘的统计与武后朝及昭宗朝通聘的问题289
(3)结论292
(十四)唐日使节停止后两国的交通和贸易的一斑293
(1)遣唐使的人物与输入中国文化的任务301
第十一章 唐代的中日关系下301
(一)遣唐使与中国文化的东移301
(2)受教于赵玄默的是何人?303
(3)遣唐使等入太学与就教于私人或自修306
(4)遣唐使罗致中国人才309
(5)聘请萧夫子的是日本还是新罗?310
(6)遣唐使与唐代文人友谊的一斑313
(7)遣唐使回国后的擢居显职及其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316
(二)遣唐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东移317
(1)遣唐留学生的任务与人数318
(2)朝衡321
(3)吉备真备324
(4)大和长冈膳大丘伊豫部家守藤原刷雄与橘逸势等328
(5)日本儒教发展的一瞥331
(三)入唐学问僧及渡日唐僧与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东移336
(1)入唐学问僧的任务和人数及其与中僧侣文人交接的一斑336
(2)渡日唐僧的概略339
(3)智藏等与三论宗341
(4)道昭等与法相宗343
(5)道璿的渡日与华严宗344
(6)鉴真的渡日与律宗346
(7)最澄等与天台宗351
(8)空海等与真言宗358
(9)日本佛教发展的综合观361
(四)唐代文化对于日本文物制度的影响370
(1)关于政教方面的370
(甲)官制370
(乙)刑法372
(丙)礼俗373
(丁)学校376
(戊)文艺377
(2)关于生活方面的386
(甲)衣386
(乙)食388
(丙)住389
(丁)行398
(戊)器400
(五)结论407
热门推荐
- 3053982.html
- 3836182.html
- 235091.html
- 3519915.html
- 544840.html
- 108514.html
- 15988.html
- 2983269.html
- 777013.html
- 1599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3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4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7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2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5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9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