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共管理发展报告 2012-2013 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进展与实践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景华,沈志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225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64页
- 文件大小:604MB
- 文件页数:1092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中国-2012-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公共管理发展报告 2012-2013 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进展与实践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共战略管理&赵景华 李宇环 罗海元1
第一节 理论进展1
一、学科发展1
二、研究现状2
三、分析模式6
第二节 实践创新9
一、国家战略实践9
二、地方政府战略实践18
三、政府职能部门战略实践21
四、实践总评24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25
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修订版)25
二、《“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25
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25
四、《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26
五、《中国政府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分析: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张力》26
六、《公共战略管理的价值取向与分析模式》26
七、《西方30年来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的总体特征——主题、学科和方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27
八、《政府战略管理的SWOT模型:一个概念框架》27
九、《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评析与创新》27
十、《战略管理的实施与公共价值的创造——评莫尔的〈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28
十一、《公共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评〈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28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29
公共战略学的学科构建与发展趋势29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特征、过程和作用36
政府战略管理中的张力研究45
第二章 政府绩效管理&赵景华 罗海元 李宇环51
第一节 理论进展51
一、政府绩效管理溯源51
二、政府绩效管理研究进程54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55
四、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最新进展63
第二节 实践创新70
一、中央政府实践创新70
二、地方政府实践创新74
三、实践创新评述81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82
一、《中国政府绩效评估30年》82
二、《政策绩效评估:地方部门案例》82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之构建——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分析》82
四、《中国政府管理改革突破口:绩效预算在珠三角地区的理论与实践》82
五、《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82
六、《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差距研究: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解释性框架》83
七、《政府绩效管理:深圳的探索与实践》83
八、《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红皮书》83
九、《政府绩效评估:多样化体系与测评实例》83
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利益相关者与绩效数据: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83
十一、《构建整体性绩效管理框架:西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新观点》84
十二、《基于数据挖掘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面向江苏四市的探索性研究》84
十三、《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回归政治与技术双重理性本义》84
十四、《亚太六国国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84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85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85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回顾与模式分析94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救火行政”——“一票否决”指标的本质及其改进100
第三章 公共政策&施青军 刘庆乐105
第一节 理论进展105
一、基本概况106
二、研究方法107
三、分析框架107
四、理论主题109
五、前沿问题112
六、理论进展总评114
第二节 实践创新114
一、宏观调控政策115
二、产业结构政策115
三、区域发展政策116
四、社会发展政策118
五、文化发展政策119
六、外交政策12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121
一、《制度、精英与共识:寻求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121
二、《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与优化选择》121
三、《中国公共政策冲突实证研究: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为例》121
四、《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122
五、《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122
六、《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0年卷)122
七、《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123
八、《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123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125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125
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138
拉斯韦尔的路线:政策科学传统及其历史演进评述149
第四章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曹堂哲 李文彬161
第一节 理论进展161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方法161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162
三、理论进展总评168
第二节 实践创新168
一、2011年地方机构大部门体制改革169
二、2011年事业单位改革174
三、权力公开运行改革176
四、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81
五、省直管县改革183
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85
七、特色创新188
八、2011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和历程190
九、实践创新总评194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195
一、《公共组织理论》195
二、《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1No.1)》196
三、《政府创新的中国经验——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研究》196
四、《中国省直管县改革研究》196
五、《行政体制新论》196
六、《中国特色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构建研究》196
七、《听证制度与听证会》197
八、《区域治理中的行政协调研究》197
九、《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以杭州市J镇为个案的研究》197
十、《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报告集》198
十一、《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198
十二、《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198
十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研究》198
十四、《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研究》199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200
2011年行政管理学研究回眸200
安徽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0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市、县分等研究205
第五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崔晶 邢华211
第一节 理论进展211
一、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211
二、区域一体化推进与政府间关系研究212
三、大都市区和城市群治理研究214
四、区域跨界公共事务治理问题研究216
五、区域发展与行政区划变革研究219
六、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220
七、区域治理国际比较研究221
八、理论进展总评223
第二节 实践创新224
一、京津冀大气环境联动监测实践与创新224
二、深圳、香港创新圈实践与创新226
三、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实践与创新227
四、成都资阳区域合作的实践与创新229
五、图们江国际合作区域规划与创新231
六、实践创新总评236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236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236
二、《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237
三、《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研究》238
四、《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间关系的研究》238
五、《区域合作中的府际契约:概念与分类》238
六、《中国都市群网络化治理模式研究》239
七、《“脱域”公共危机治理与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创新》239
八、《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运行模式:府际协作与整合》239
九、《“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239
十、《水资源管理协作机制观察:流域与行政区域分工》240
十一、《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与进一步发展思路》240
十二、《政区等级、权力与区域经济关系——中国政府权力的空间过程及其影响》240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241
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241
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252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258
第六章 城市管理&姜玲 陈红霞 李国平269
第一节 理论进展269
一、城市经济管理269
二、城市空间管理270
三、城市社会管理271
四、城市交通管理273
五、城市突发事件管理274
六、主体多元化管理274
七、数字化管理275
八、理论进展总评276
第二节 实践创新277
一、城市社会管理277
二、城市空间管理282
三、城市经济管理285
四、城市交通管理286
五、城市突发和非常态公共事件管理287
六、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287
七、实践进展总评29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290
一、《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290
二、《网络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间发展战略》290
三、《“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管理的观念、体制、机制研究》290
四、《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体系及其重构建议》291
五、《我国现代城市科学管理的探讨》291
六、《世界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思考》291
七、《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291
八、《开放、改革与包容性发展——大转型大流动时期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292
九、《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292
十、《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292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294
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进展与展望294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数字城市建设301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307
第七章 城乡统筹管理&温锋华 姜玲311
第一节 理论进展311
一、城乡统筹模式创新研究311
二、城乡经济统筹管理研究313
三、城乡社会统筹管理研究316
四、城乡文化统筹管理研究320
五、城乡统筹制度创新管理321
六、理论进展总评326
第二节 实践创新327
一、重庆市城乡统筹实践创新327
二、成都市城乡统筹实践创新328
三、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战略329
四、山东省城乡统筹管理329
五、广东省城乡统筹管理330
六、其他地区城乡统筹创新实践330
七、实践创新总评331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331
一、《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331
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332
三、《制度并轨与城乡统筹》332
四、《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镇密集区发展研究》333
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333
六、《城乡统筹中农业基础地位及其制度支持研究》333
七、《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几个观念辨析》334
八、《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政府作为研究》334
九、《城乡统筹视角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山东省胶南市为例》334
十、《基于城乡统筹的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模式研究》335
十一、《基于DEA-ESDA的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335
十二、《城乡统筹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技术探讨》335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337
城乡统筹视野下农村宅基地与住房制度的思考337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模式评析与政策选择343
基于三产互动与城乡统筹的区域经济空间分析351
第八章 政府预算管理&杨燕英 孙智慧357
第一节 理论进展357
一、实行政府预算公开透明的理论研究358
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理论研究359
三、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理论研究361
四、推行绩效预算的理论研究363
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理论研究364
六、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研究366
七、修改和完善《预算法》的理论研究367
八、理论进展总评368
第二节 实践创新369
一、中央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369
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370
三、地方预算改革实践创新371
四、实践创新总评381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382
一、《公共预算:比较研究》382
二、《财政预算透明度提升的环境基础研究报告》382
三、《财政支出、经济结构与预算绩效评价》382
四、《走向“预算国家”:治理、民主和改革》383
五、《2011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383
六、《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及其绩效评价》383
七、《中国行政成本控制机制研究:基于预算改革的视角》384
八、《中国公共预算改革:从年度到中期基础》384
九、《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及其风险管理:国际经验》385
十、《政府的价格:如何应对公共财政危机》385
十一、《科学发展与我国〈预算法〉修订应予特别关注的五大问题》386
十二、《参与式预算影响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实证研究》386
十三、《财政预算专业化制衡、绩效预算与防治腐败》386
十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政策着力点》387
十五、《财政体制变迁、“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调整》387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388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388
预算透明:环境基础、动力机制与提升路径402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政策着力点406
第九章 政府采购管理&徐焕东 姜爱华 周湘林413
第一节 理论进展413
一、前期政策推进及理论认识概述413
二、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完善研究417
三、政府采购制度完善研究418
四、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及其实现研究420
五、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研究421
六、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421
七、政府采购先进模式借鉴研究422
八、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423
九、理论进展总评424
第二节 实践创新425
一、公务用车政府采购扶植自主创新品牌425
二、财政部试行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425
三、多地政府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426
四、北京市、南京市创新政府采购价格竞争与监督机制426
五、天津市完善政府采购透明机制与政策功能428
六、浙江省进一步落实进口产品及绿色产品采购政策428
七、成都市、杭州市创新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429
八、江苏省苏州市政府采购融入城市管理有为有位430
九、河北政府采购产品展力促供需对接431
十、实践创新总评432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433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433
二、《政府采购体系建设研究》433
三、《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问题研究: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重新审视国际制度》433
四、《政府采购理论与实务》434
五、《中国公共采购理论与实践》434
六、《政府采购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434
七、《基于目标模式的政府采购治理工具运用》435
八、《〈政府采购协定〉成员国次级中央实体出价规律与我国对策》435
九、《政府采购电子化探析》435
十、《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策略研究》436
十一、《关于我国加入GPA后政府采购开放性风险预警的基本设想》436
十二、《发达国家利用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的政策及启示》437
十三、《政府采购中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资质的模糊甄别》437
十四、《道德风险、权力制衡与政府集中采购》437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438
我国政府集中采购体制对采购绩效的影响438
政府采购工程中的国家赔偿责任探究——以上海市“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为例444
美国联邦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系451
第十章 社会管理&耿云 邢华457
第一节 理论进展457
一、前期政策推进及理论认识概述458
二、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460
三、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462
四、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464
五、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466
六、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468
七、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469
八、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473
九、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474
十、国外社会管理研究概述476
十一、理论进展总评477
第二节 实践创新477
一、北京市朝阳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477
二、广东省珠海市:“一主一体三化”社会管理体制新模式478
三、天津市和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引入中介组织参与行政审批服务481
四、深圳、北京、上海: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483
五、广东省中山市:实施流动人员积分入户制度485
六、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487
七、浙江省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人民听证”制度490
八、广东省惠州市:率先探索开展网络问政491
九、实践创新总评493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493
一、《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研究》493
二、《社会管理的共构》494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494
四、《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494
五、《社会管理与相关体制改革研究》495
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本》495
七、《群众公权观: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495
八、《基于“脆弱性—能力”综合视角的公共安全评价框架:形成与范式》495
九、《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495
十、《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从社会主体到国家意识——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意识形态构建的影响》496
十一、《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496
十二、《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496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497
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497
如何认识我国的社会组织506
社会企业初探513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刘红岩 褚福灵519
第一节 理论进展519
一、社会福利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519
二、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进展523
三、社会保障量化管理研究进展526
四、社会保障战略管理研究进展526
五、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进展528
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进展530
七、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进展551
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进展551
九、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进展552
第二节 实践创新552
一、中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学科及组织的发展55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553
三、开展部分地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559
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562
五、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的五项重点改革562
六、农村医疗保障实践进展568
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进展568
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进展568
九、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效569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572
一、《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572
二、《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1~4卷)572
三、《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573
四、《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574
五、《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574
六、《从沉寂到创新:中国社会福利构建》575
七、《社会保障风险管理与政府责任——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例》575
八、《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75
九、《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576
十、《社会保障成本转嫁及其自我强化机制》576
十一、《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陷阱和社会保障的流动陷阱》576
十二、《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577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578
发展型福利模式下的中国养老制度安排57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取向研究590
从“合作”角度分析农村合作医疗594
第十二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刘骊光599
第一节 理论进展599
一、自然资源管理599
二、能源政策与管理601
三、环境保护与管理603
四、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治理604
五、理论进展总评607
第二节 实践创新607
一、自然资源管理608
二、能源政策与管理611
三、环境保护与管理613
四、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治理615
五、实践创新总评617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618
一、《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618
二、《中国开征碳税:理论与政策》618
三、《中国经济面临的矿产资源能源的约束及对策——基于工业化中期的思考》619
四、《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政策研究》619
五、《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619
六、《南京低碳经济定量研究》620
七、《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资源协调发展的研究》620
八、《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621
九、《获益能力理论及其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621
十、《自然资源开发、内生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622
十一、《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与政策分析》622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623
中国“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制的评价与分析623
我国绿色贸易转型战略取向分析629
浅析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633
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王文娟 陈航 王红梅637
第一节 理论进展637
一、卫生政策研究637
二、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研究639
三、卫生经济研究641
四、医院管理研究643
五、基层医疗机构646
六、医疗保障体系及管理648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与管理651
八、医药卫生体系改革652
九、理论进展总评653
第二节 实践创新654
一、卫生信息管理654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与管理655
三、医药卫生体系改革655
四、中医药特色管理658
五、医疗保障体系管理659
六、卫生绩效评价系统661
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661
八、实践创新总评663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663
一、《全民医保新探索》663
二、《医药卫生改革相关政策问题研究》664
三、《全民公费医疗还是全民医疗保险——基于健康权保障的制度安排》664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定》664
五、《从政府筹资职能入手,求得医改的突破》664
六、《从改变支付方式入手,求得医改的突破(1)》665
七、《从改变支付方式入手,求得医改的突破(2)》665
八、《我国公立综合性医院战略定位类型研究》665
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间绩效评估研究》665
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666
十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研究综述》666
十二、《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探索》666
十三、《消除百姓看病贵及其担忧:“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预期效果之一》666
十四、《确保医疗费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667
十五、《老龄化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挑战》667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668
赤脚医生时期的管理制度对当前农村卫生人才管理的启示668
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定位的理论阐释673
北京地区公立综合医院规模与住院服务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677
第十四章 教育经济与管理&栗玉香 周湘林 王文娟681
第一节 理论进展681
一、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681
二、教育收益研究684
三、教育成本研究685
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686
五、教育财政研究687
六、教育融资研究689
七、教育效率研究689
八、理论进展总评690
第二节 实践创新691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91
二、国家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692
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施一周年693
四、国家强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各地全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694
五、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695
六、打工子弟学校696
七、校车安全事故及《校车安全条例》696
八、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697
九、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698
十、生源危机倒逼高校改革招生制度并切实提高教育质量699
十一、实践创新情况总评70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701
一、《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701
二、《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美]第2版)701
三、《教育财政学——因应变革时代》([美]第9版)702
四、《教育经济学》(第4版)702
五、《教育经济学》([美]第3版)702
六、《筛选机制与分割效应——中国高等教育投资城乡差异的一个理论分析》703
七、《中国农村教育的代际因果关系——基于1970年代农村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的研究》703
八、《教育私有化改革的演进逻辑》704
九、《教育法定支出的执行情况、制度困境及预算改革》704
十、《省域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空间依赖与空间溢出效应》704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706
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面临的若干教育经济理论与方法问题706
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与评价710
一个以劳动力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基于巴罗指标和中国31年相关数据的经验检验717
第十五章 公共危机管理&于鹏 马忻725
第一节 理论进展725
一、公共危机管理过程725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一案三制”建设728
三、公共危机治理:跨区域协同、跨部门协调与多元参与729
四、专项公共危机管理732
五、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比较735
六、理论进展总评737
第二节 实践创新738
一、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实践739
二、事故灾难的危机管理实践744
三、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实践749
四、社会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实践752
五、实践创新总评757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759
一、《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759
二、《应急管理概论》759
三、《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759
四、《我国大地震等巨灾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研究》760
五、《“脱域”公共危机治理与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创新》760
六、《我国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挑战与重构》760
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选择与基本思路》760
八、《学校安全的风险治理与管理创新——北京大兴区校园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建设》761
九、《基层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的跨部门协同——以云南省文山州消防改革为例》761
十、《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转变:从“命令型”到“治理型”》761
十一、《对口支援灾区:起源与形成》761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763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763
汶川地震应对经验与应急管理中国模式的建构路径——基于强政府与强社会的互动视角772
基于“脆弱性—能力”综合视角的公共安全评价框架:形成与范式781
第十六章 电子政务&张相林 孙智慧 王天梅791
第一节 理论进展792
一、目前电子政务研究的文献回顾792
二、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重点问题793
三、理论进展总评812
第二节 实践创新815
一、青岛市电子政务管理机制创新与实践815
二、电子政务“玉林模式”815
三、电子绩效考核系统开发成功案例:武汉市硚口区政府绩效系统应用介绍816
四、电子决策剧场817
五、实践创新总评818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819
一、代表性著作819
二、代表性论文和研究报告820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823
国家电子政务统一网络空间:内涵、框架及建构823
“电子决策剧场”:为科学民主决策导航830
电子政务环境下移动政务发展研究835
第十七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毕鹏程843
第一节 理论进展843
一、综述研究844
二、问题及对策研究845
三、选拔、录用及任职制度研究846
四、绩效研究848
五、激励研究850
六、胜任力研究851
七、培训与职业发展研究851
八、国外经验借鉴研究852
九、发展趋势研究853
十、2011年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展总评854
第二节 实践创新854
一、中国政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2011年稳步推进854
二、2011年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857
三、2011年中国首个国家级人才特区设立861
四、2011年中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864
五、北京市领导干部公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867
六、2011年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总评869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870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870
二、《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871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修订版)》871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梳理和观点述评》871
五、《浅析360度绩效考评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中的应用》872
六、《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有助于组织认同?——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872
七、《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人力资本绩效考核研究——兼论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构建》872
八、《公务员敬业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872
九、《政府雇员制:实践困境与破解之道》872
十、《公务员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系及开发实证研究》873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874
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演进与变迁: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874
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主体的系统构建——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880
美国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886
第十八章 全球治理&张晓阳 白云真 江涛891
第一节 理论进展892
一、国家与政府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892
二、国际组织与机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894
三、全球治理中的跨国公民社会896
四、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区域治理897
五、全球治理中的价值取向898
六、理论进展总评899
第二节 实践创新901
一、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902
二、国际经济治理机制的活动与改革904
三、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与治理906
四、伊朗核问题及全球安全治理909
五、利比亚冲突与战后重建912
六、联合国维和行动与中国的参与915
七、德班气候大会与全球气候治理919
八、日本福岛核事故与全球“核电”治理921
九、实践创新总评924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926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再设计》926
二、《全球治理机构与跨国公民社会》926
三、《全球治理中的伦理》926
四、《水的政治——关于全球治理的政治理论、实践与批判》927
五、《因病相连:卫生治理与全球政治》927
六、《欧洲的治理与民主》927
七、《公共权力与全球治理——“公共权力的国际向度”学术研讨会文集》927
八、《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927
九、《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欧盟领导能力的弱化》928
十、《全球治理新试验?议题互嵌、机制关联和公民社会兴起——以贸易议题和气候变化为例》928
十一、《“全球政府”:一种根本而有效的全球治理手段?》928
十二、《伙伴关系与国际组织自主性的扩展——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疟疾治理上的经验为例》928
附:代表性论文选登929
中国与全球治理——进程、行为、结构与知识929
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变迁:重建内嵌的自由主义?931
伙伴关系与国际组织自主性的扩展——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疟疾治理上的经验为例933
附录935
一、中国公共管理学术机构名录935
二、中国公共管理重大学术活动与会议990
三、中国公共管理重大项目与课题选登1050
热门推荐
- 2954669.html
- 1709250.html
- 2358048.html
- 2263893.html
- 3520514.html
- 1262716.html
- 2318587.html
- 2300869.html
- 785951.html
- 2047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0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3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3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3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0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