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识教育与经典诠释 一个教育社会学的反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邹川雄著 著
- 出版社: 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
- ISBN:957821052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识教育与经典诠释 一个教育社会学的反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问题意识、观点与方法1
上篇 理论篇:关于通识经典教育与经典诠释学17
第一章 经典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一个默会知识观点17
一、问题的脉络: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冲突17
二、Polanyi的默会知识观与知识素养观19
三、大学学科规训制度与教科书体制及其对通识课程之影响23
四、经典教育作为建立大学知识素养之起点28
五、三种经典教育之类型31
六、学科规训制度下的大学经典教育34
七、从学科规训制度到基进经典教育:在历史契机下大学通识教育新构想38
八、结语:经典教育作为贯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桥梁41
第二章 从创新与本土化观点论经典教育的意义:大学基进经典教育论纲43
一、研究旨趣43
二、创新与本土化的结合:本土化是「现在进行式」46
三、创新导向之本土化策略:「彻底化西」与「国故创新」50
四、经典与经典教育53
五、基进经典教育作为本土化的最佳策略56
六、对于十一条论纲之意义与内涵的具体说明59
七、迈向一个以基进经典教育为核心的大学课程体制68
八、大学基进经典教育实施的配套制度75
九、结语81
第三章 经典诠释与默会身心状态:一作为经典教育的诠释学基础83
一、前言:经典与我们83
二、经典诠释与学术研究的关联性88
三、现代性视野下的经典诠释:本土化问题91
四、「默会身心状态」作为经典诠释的核心概念94
五、身心状态导向的本土化经典诠释学99
六、经典诠释与学习的动态历程:在跌撞中摸索前进105
七、提供一套方法?方法作为经典诠释学的启发性概念109
八、结语:经典教育、本土化与社会学的想像111
第四章 当前通识教育理论之反省与批判:从现代性的反身性观点出发115
一、对当代通识教育理论之回顾与反思116
二、今日通识教育的吊诡处境122
三、观点的双重转化:「社会性的转化」与「反身性的转化」125
四、现代性的反身性的三个向度129
五、现代性反身性视野下的大学体系发展历程133
六、反身性的知识创新与大学知识型态的转型138
七、结语:通识教育的新任务:作为培育创造心灵的基地142
第五章 论宗教经典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个反身性的宗教社会学观点145
一、前言145
二、后传统社会下的宗教趋势148
三、现代人的基本处境及其与宗教的关联151
四、后启蒙语境下的宗教经典诠释157
五、反思的实践—宗教经典教育的可能形式160
六、结语:让宗教经典教育成为宗教教育的核心163
下篇 应用篇:台湾与美国大学通识经典教育之经验诠释165
第六章 从默会实践观点论台湾高等教育之改革165
一、前言:动机与旨趣165
二、行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默会知识、生活世界与实践逻辑168
三、教育改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批判的行动知识173
四、系统逻辑与生活世界逻辑的辩证:教改历程的形式分析178
五、迷思之一:中央资源分配模式—追求卓越与资源挹注186
六、迷思之二:绩效主义与管理原则189
七、迷思之三:量化与标准化的评鉴模式191
八、迷思之四:国际化与英语至上的心态193
九、结语195
第七章 从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精神检讨台湾高教改革方向197
一、前言197
二、对所谓追求一流大学政策的初步检讨199
三、从大学的三种基本功能来看美国的大学体制的特殊性与优势205
四、美国自由教育传统及其在大学体制中的呈现207
五、美国大学自由教育之实践与成果—以私立文理学院为例212
六、从美国公立大学的平民教育本质探讨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217
七、美国大学之优势与得天独厚之条件分析221
八、美国大学经验对台湾高等教育改革方向之启示224
九、北京大学元培计画的省思(代结语)227
第八章 本土之例证—南华大学通识经典教育实施历程与检讨229
一、前言:一个华人世界实施通识与经典教育的例证229
二、一个理想主义的殒落?—南华大学通识与经典教育之实施过程概述231
三、南华大学通识教育与经典教育的原始规划理念234
四、南华大学通识教育基本方案简介237
五、南华大学经典教育之课程方案244
六、紧缩性管理主义的兴起与通识经典教育的困境248
七、通识经典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争议与困境255
八、结语:南华大学通识经典教育实施困境因素之检讨263
第九章 外国之例证—美国大学通识经典课程模式分析269
一、前言269
二、通识经典教育在美国大学历史上的发展状况271
三、美国通识经典教育的课程模式274
四、美国当代经典教育之独特典范—圣约翰学院的经典巨著课程方案278
五、哥伦比亚大学的必修模式279
六、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模式284
七、芝加哥大学的学程系列模式286
八、史丹佛大学的综合模式290
九、美国其他大学推动经典课程方案之简要说明295
十、结论与反省299
第十章 经典诠释学的例证—对论语学而篇首章之诠释分析303
一、前言:找回经典的生命力303
二、以身心状态为导向的经典诠释学307
三、学而篇首章的一般性的解释313
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新解—学习的身心状态318
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解—学习的相互主体性322
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新解—君子的身心状态325
七、从学而篇首章的主旨看读经与学习的身心状态328
八、结语—经典诠释学作为经典教育之基础333
结语:一个基进经典教育研究方案的自我评估335
参考书目343
热门推荐
- 1376902.html
- 871072.html
- 1424603.html
- 2707713.html
- 3376138.html
- 3336226.html
- 207199.html
- 839499.html
- 3331770.html
- 1945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6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5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4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5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3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8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