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
  • 徐默凡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23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汉语-研究-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工具范畴研究述评1

第一节 研究历史简述1

1.工具范畴的定义1

2.工具范畴和相关范畴的区别2

3.工具范畴的内部分类5

4.容纳工具范畴的句式和语法标记6

第二节 重要研究课题9

1.工具主语和工具宾语9

2.工具动词及其配价研究12

3.关于工具范畴的动态研究和认知解释16

第三节 工具研究的总结和展望19

1.工具范畴研究的三个阶段19

2.工具范畴研究的理论贡献20

3.工具范畴研究展望21

第二章 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23

第一节 语言观、方法观和范畴观23

1.语言观——寻求交际和认知的解释23

2.方法观——从语法意义入手25

3.范畴观——经典范畴观和现代范畴观的结合29

第二节 工具范畴:自然范畴和语言范畴的交错30

1.范畴化和范畴30

2.自然范畴和语言范畴32

3.自然工具范畴和语言工具范畴的分化34

第三节 工具范畴:孤立范畴和关系范畴的辨析37

1.孤立范畴和关系范畴37

2.句子研究中的关系范畴38

3.工具范畴的归属40

1.语义特征理论43

第三章 自然工具范畴和多重语义特征分析法43

第一节 语义特征理论和类典型范畴理论述评43

2.类典型范畴理论47

3.范畴的心理表征和范畴的语言表征51

4.对语义特征理论和类典型范畴理论的评价54

第二节 多重语义特征分析法58

1.范畴心理表征和范畴语言表征的关联59

2.多重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的改进60

3.范畴语言表征对范畴心理表征的顺应66

第三节 自然工具范畴的语义特征分析68

1.自然工具范畴的两个义项及其区别性特征68

2.通过语感调查寻找自然工具范畴的原型成员69

3.归纳自然工具范畴的典型特征73

4.自然工具范畴中的不典型成员75

1.从语义格到事项关系范畴77

第四章 语言工具范畴和凭事范畴77

第一节 事项关系范畴体系77

2.汉语中的事项关系范畴体系80

3.事项关系范畴语法表现的多样性85

4.事项关系范畴体系:语言工具范畴的研究背景87

第二节 语言工具范畴89

1.从自然工具范畴到语言工具范畴89

2.语言工具范畴的典型成员和不典型成员91

3.语言工具范畴典型成员和不典型成员的语法表现94

第三节 语言方式范畴和语言材料范畴96

1.语言方式范畴97

2.语言材料范畴100

1.凭事范畴的描写104

第四节 凭事范畴104

2.工具是凭事范畴的核心成员:历时证明106

3.工具是凭事范畴的核心成员:共时证明114

4.凭事范畴的类典型性120

第五章 工具动词及其分类125

第一节 认知模型、语义框架和具体事件125

1.句法结构的认知模型125

2.谓词的语义框架129

3.句子的具体事件134

第二节 工具动词和非工具动词137

1.前人研究概述137

2.根据动词的语义框架对动词分类142

3.泛化性工具动词和专一性工具动词146

1.专一性工具动词研究151

第三节 工具动词研究151

2.泛化性工具动词研究162

3.多工具动词研究167

第六章 工具的认知特点及语言表现171

第一节 人类认知中的工具和工具行为171

1.工具行为及其分类171

2.认知中对工具的关注方式173

第二节 工具的透明性及其语言表现176

1.认知中的两种觉知方式与工具成分的两种表现形式177

2.“用”字结构出现的限制179

3.不同工具的透明性程度182

第三节 工具的递推性及其语言表现188

1.工具行为及其递推性188

2.思想行为中工具的递推性189

3.人体行为中工具的递推性190

4.一般行为中工具的递推性194

第四节 人体工具研究200

1.人体部位的多种论元角色201

2.复杂人体工具和人体动词的共现202

3.光杆人体工具和人体动词的共现206

第七章 出现在特殊语法位置上的工具成分222

第一节 工具主语222

1.工具主语研究综述222

2.主语位置及其位置意义224

3.双重位置意义对主语位置的争夺225

4.工具主语句的类型229

第二节 工具宾语231

1.工具宾语研究综述231

2.工具宾语范围的确认234

3.工具宾语的出现规律238

4.工具宾语的认知解释241

第三节 “被”字句、“把”字句中的工具成分245

1.“被”字句中的工具成分245

2.“把”字句中的工具成分254

第四节 事项关系范畴及其语法标志的理论小结256

1.工具范畴出现的语法位置及其出现原因256

2.事项关系范畴及其语法标志的确认准则257

3.关于汉语中事项关系分析法的理论思考259

语料来源说明263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2

补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