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南部古代科学文化史 第2卷 珠江流域部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南部古代科学文化史 第2卷 珠江流域部分
  • 吕变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92148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南部古代科学文化史 第2卷 珠江流域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北回归线与珠江流域的“生命轴”1

目 录1

第二章史前期文化概况4

一、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4

二、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11

1.青塘类型文化遗址及其社会发展状况12

2.西樵山类型文化遗址及其社会发展状况17

3.西津类型文化遗址及其社会发展状况28

第三章夏商周时期38

一、从史籍记载看珠江流域的社会发展状况38

1.关于《山海经…海外南经》所述诸国的地望问题38

2.《尚书》中有关珠江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记载45

1.相当于夏朝的文化遗址49

二、从考古看珠江流域的社会发展状况49

2.相当于商朝的文化遗址53

3.相当于西周的文化遗址57

4.关于苍梧国问题60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62

一、既对峙又贯通的地缘社会现象62

二、从青铜器具的发展状况看珠江流域各民族68

的社会性质68

三、经济发展状况72

1.农业72

2.手工业74

3.商业77

1.地理学79

四、科学技术发展状况79

2.医药学80

3.矿物知识84

4.生物学知识85

五、文化艺术发展状况86

1.装潢86

2.造型艺术89

3.人体装饰92

4.《越人歌》94

六、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95

1.巫教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95

2.盘古神话中的哲学思想97

3.高固和公师隅的历史功绩98

第五章秦汉时期101

一、秦汉在珠江流域的行政区划及其他101

二、南越国的建立及其特点102

三、经济发展状况108

1.农业108

2.手工业111

3.商业113

四、科学技术发展状况116

1.应用数学知识116

2.力学知识的应用117

3.农业生产技术119

4.灵渠的开凿120

5.南越国宫署建筑及其他122

6.造船技术127

7.海上交通129

五、文化艺术发展状况130

1.文字书体130

2.文学132

3.工艺美术134

4.音乐舞蹈137

六、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140

1.佛教的传入140

2.经学的勃兴141

3.公私兴办教育状况144

4.法学成就145

一、行政区划及其他147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47

二、经济发展状况150

1.农业150

2.手工业153

3.商业155

三、科学技术发展状况157

1.炼丹术中的化学知识157

2.生物学知识161

3.《肘后备急方》及其岭南民间医药学知识的储备162

4.《水经注》与岭南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提高165

5.造船技术的发展166

6.兵器制造技术168

7.宗教建筑169

8.海上交通171

四、文化艺术发展状况172

1.诗歌与散文172

2.神话与传说175

3.人体装饰177

4.书法与其他工艺品179

5.音乐和舞蹈181

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183

1.佛教的进一步传播183

2.道教在岭南的传播185

3.儒学在岭南的传播186

4.巾帼女杰洗夫人188

一、行政区划及其他191

第七章隋唐五代十国时期191

二、南汉政权的存亡197

三、岭南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与分化199

1.濮族演化为西原蛮200

2.俚族的盛衰201

3.岭南诸僚202

四、经济发展状况203

1.农业203

2.手工业208

3.商业216

4.岭南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负效应”问题222

1.天文观测及其对岭南文化的影响226

五、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26

2.生物学知识的进一步积累230

3.医药学知识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232

4.建筑234

5.海陆交通238

6.水利工程242

7.岭南的酿酒技术244

8.造纸技术246

9.纺织技术248

10.冶炼技术249

1.书法252

2.壮族文字252

六、文化艺术发展状况252

3.传奇小说253

4.诗歌256

5.造像及其他美术成就259

6.音乐和舞蹈264

七、哲学社会科学成就268

1.中国式佛教禅宗的创立268

2.密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273

3.伊斯兰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277

4.张九龄的政治思想279

5.唐代岭南的教育发展状况282

6.法制建设的得与失284

第八章宋元时期289

一、行政区划及其他290

二、“南天国”政权的建立及其失败292

三、岭南各民族的发展状况294

1.瑶族在岭南的分布及熟瑶的形成294

2.水族的形成及其与宋朝的关系299

3.壮族的出现及其与宋朝的关系301

4.毛南族的形成304

四、经济发展状况305

1.农业305

2.手工业309

3.商业313

五、科学技术发展状况315

1.水历及其节日315

2.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积累316

3.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积累319

4.《桂海虞衡志》中的生物学知识322

5.气象学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和提高325

6.地矿知识的提高326

7.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328

8.水利工程建设331

9.医药学333

10.城市建筑及其他337

11.造船及航海技术340

12.海陆交通的继续拓展342

六、文化艺术发展状况344

1.书法344

2.岭南的词人及其主要成就345

3.宋代岭南三家诗347

4.散文347

5.美术351

6.音乐353

7.舞蹈353

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354

1.李昴英的学术成就354

2.王仲行的史学著述及其他355

3.理学的传播与发展357

4.私人讲学的书院文化及其发展358

5.法制建设状况359

第九章明清时期362

一、社会发展状况363

1.多民族社会格局的基本形成363

2.南明政权的更替及其对岭南文化的影响368

3.岭南的行政区划及其他371

二、经济发展状况373

1.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成绩斐然373

2.手工业生产更加繁荣374

3.广东资本主义的萌芽379

4.商业经济的新发展382

三、科学技术发展状况384

1.数学384

2.邹伯奇对我国古代光学事业的杰出贡献385

3.天文学388

4.地理学391

5.医药学392

6.生物学395

7.建筑396

8.矿冶400

9.纺织技术401

10.陶瓷技术403

11.航海404

12.造船技术405

四、文化艺术发展状况406

1.“岭南诗派”的崛起406

2.蓬勃兴旺的地方戏剧412

3.丰富多彩的民间说唱艺术414

4.广东音乐及其成就416

5.石涛的绘画成就及其他418

6.陈白沙的“茅龙”书法及其他421

7.别具一格的舞蹈艺术423

8.巧夺天工的各种工艺美术424

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426

1.书院文化的兴盛426

2.图书出版空前繁荣427

3.陈白沙的“心学”成就及其影响429

4.经学的研究概况及其成就432

5.史学成就及其他434

6.梁廷枏的《耶稣教难入中国说》及其宗教思想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