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史 上
  • 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历史系
  • ISBN:
  • 出版时间:1977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原始社会1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1

第一节 我国原始人群的出现1

一、元谋猿人2

二、兰田猿人4

第二节 北京猿人的原始群居生活6

第三节 丁村人时期原始人群的发展10

第二章 母系氏族公社13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13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和繁荣18

一、从渔猎采集经济到原始农业18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22

第三章 父系氏族公社33

第一节 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33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经济的发展37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的解体43

第二编 奴隶社会51

第一章 奴隶社会的开端——夏代51

第一节 夏代奴隶制国家的确立51

一、奴隶制国家建立过程中的尖锐斗争51

二、国家权力的确立53

第二节 夏代的社会经济54

一、进行农业生产54

二、社会分工的扩大55

第三节 夏代的阶级和阶级斗争57

一、夏代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57

二、奴隶的反抗斗争和夏朝的灭亡58

第二章 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商代60

第一节 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兴起60

一、商族的发展和商汤灭夏61

二、商代的统治区域和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加强63

第二节 奴隶们的艰苦劳动和文化创造68

一、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68

二、高水平的青铜器和各种手工业生产72

三、商代的商品交换和货币80

四、商代的科学和文化82

第三节 商代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85

一、商代奴隶主阶级的残暴统治86

二、奴隶们的反抗斗争和商王朝的灭亡88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发展91

第一节 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加强91

一、周族的兴起和武王灭商91

二、武庚叛乱集团的平定93

三、等级制、分封制、世袭制94

四、奴隶主国家的政权组织99

第二节 奴隶制经济的发展101

一、休耕制度101

二、井田生产和农业奴隶103

三、“工商食官”105

第三节 西周后期阶级矛盾的激化106

一、各族人民的反奴役斗争107

二、“国人暴动”和西周王朝的灭亡108

第四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春秋时期112

第一节 社会经济基础的新变化112

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相继使用113

二、私田的大量出现115

三、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116

第二节 奴隶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新旧势力的更替119

一、诸侯各国的兼并和争霸战争119

二、反映新旧势力递嬗的公室和私家的斗争124

第三节 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126

一、庶人、工匠、国人的反抗126

二、春秋末年的奴隶起义129

第四节 法家思想的萌芽和春秋时期的思想斗争130

一、反映新兴地主阶级新政治和新经济的法家思想的萌芽130

二、孔丘及其维护奴隶制的儒家思想133

三、春秋时期科学和文化的进步136

第三编 封建社会上升阶段(战国、秦、西汉)140

第一章 战国时代封建国家的形成140

第一节 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140

一、东方六国的变法运动141

二、商鞅在秦国变法的胜利146

三、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50

四、大规模的封建割据战争152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发展154

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进步154

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61

第三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文化科学的发展163

一、复辟倒退的“孔孟之道”163

二、荀况和韩非对“孔孟之道”的批判167

三、兵家176

四、墨家179

五、道家184

六、名家188

七、阴阳五行家192

八、文学194

九、艺术197

十、科学技术199

第二章 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206

第一节 秦始皇统一中国206

一、粉碎嫪毒的阴谋政变和排除吕不韦的政治干扰207

二、十年统一战争的伟大胜利210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213

第二节 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政策措施217

一、地主阶级专政的全面加强217

二、全面推行封建土地所有制220

三、革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222

四、五次巡视和焚书坑儒226

第三节 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231

一、阶级矛盾的激化231

二、大泽乡起义和秦朝的覆灭233

三、陈胜、吴广起义的伟大历史作用236

第三章 西汉时期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绿林、赤眉农民战争240

第一节 西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加强240

一、“楚汉相争”和西汉封建王朝的建立241

二、西汉王朝对人民统治的加强,中央政权与封国的斗争244

三、武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和财政、经济措施249

四、武帝时期阶级斗争的相继爆发254

第二节 西汉时期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255

一、铁农具的推广和牛耕的普遍使用256

二、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258

三、冶金手工业的巨大发展262

四、纺织业的突出成就和漆器、陶器工艺265

五、金属货币的统一发行268

六、商业市场的逐渐繁荣269

第三节 国内各族人民联系的加强和中外友好往来271

一、汉初对匈奴的“和亲”和汉武帝对匈奴奴隶主大规模的军事反击272

二、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反好关系277

三、汉族和西南、东南地区各族联系的加强280

四、西汉时期中外友好的桥梁——“丝绸之路”283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和王莽改制的失败284

一、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285

二、王莽改制的骗局及其失败289

第五节 西汉末年的绿林和赤眉农民大起义293

一、绿林军消灭王莽反动政权293

二、赤眉军继续坚持斗争300

第六节 西汉时期的文化305

一、西汉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305

二、史学家司马迁和他的名著《史记》308

三、文学和艺术创作的繁荣311

第四编 封建社会缓慢发展阶段(从东汉到明朝前期)316

第一章 东汉豪强地主的黑暗统治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316

第一节 东汉初年豪强地主阶级专政的加强316

一、“度田”和“放免奴婢”316

二、统治机构权力的强化317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庄园制度的出现319

一、农业生产和水利事业的发展319

二、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322

三、豪强大地主庄园经济的扩张326

第三节 东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330

一、外戚和宦官集团的长期夺权斗争331

二、东汉王朝政治危机的加深——“清议”和“党锢”333

三、持续不断的农民反抗斗争336

第四节 国内各民族的发展和反压迫斗争338

一、匈奴族和西域各族339

二、乌桓、鲜卑等东北各族341

三、羌族人民的反压迫斗争343

四、南方及西南各族345

第五节 东汉时期的思想斗争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346

一、白虎观会议和儒学的法典化347

二、进步思想家反对神学唯心论的斗争350

三、封建文化和民族艺术的成就358

四、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发明364

五、东汉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368

第二章 从黄巾大起义、三国分立到西晋统一373

第一节 波澜壮阔的黄巾军农民大起义373

一、大起义前的组织准备373

二、农民革命斗争的高潮375

三、各地农民军的继续战斗377

第二节 三国分立的基本形势379

一、曹操统一北方和曹魏政权的建立380

二、蜀汉建国和诸葛亮的政治改革392

三、孙吴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398

第三节 西晋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406

一、门阀士族的腐朽统治406

二、西晋王朝内部矛盾的总爆发——“八王之乱”409

三、各族人民的反抗和西晋王朝的崩解412

第四节 门阀士族腐朽统治的思想基础——玄学和反玄学斗争417

一、唯心主义玄学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418

二、唯物主义思想家对玄学的批判420

第三章 东晋南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南方经济的发展425

第一节 东晋王朝的建立和南北战争425

一、北方士族的南迁和东晋政权的建立425

二、祖逖、桓温发动的北伐战争427

三、淝水之战429

第二节 东晋末年农民大起义433

一、东晋王朝的反动统治433

二、孙恩、徐道复领导的农民起义435

第三节 南朝政权的相继衰落439

一、南朝的建立和刘裕的改革措施439

二、南朝政权的更替和士族的衰落443

第四节 南方地区经济的开发449

一、江南农业地区的开发450

二、手工业生产的进步452

三、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455

四、商业都市和中外经济交流456

第五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和文化科学的发展458

一、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的反佛学斗争459

二、文学、艺术和史学465

三、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468

四、医学上的新成就470

第四章 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474

第一节 从十六国分裂割据到拓跋魏统一北方474

一、十六国割据的基本形势474

二、鲜卑拓跋部的兴起和统一北方488

第二节 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493

一、各族人民起义和北魏统治者的封建化改革493

二、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02

三、北魏末期各族人民大起义505

四、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融合514

第三节 北魏王朝的崩解和隋朝的统一全国519

一、东魏与西魏的对立519

二、北齐与北周的对立522

三、杨坚代周和隋王朝的统一525

第四节 北方各族人民文化和科学的成就530

一、民歌和音乐舞蹈530

二、雄伟的石窟雕塑艺术创造532

三、黄河流域农业科学经验的总结——《齐民要术》535

四、郦道元的《水经注》537

附表50

中国原始社会年代简表50

夏朝世系表59

商族先世表89

商朝世系表90

周族先世表110

西周世系表111

东周世系表(一)——春秋时期139

东周世系表(二)——战国时期205

秦世系表238

西汉世系表314

东汉世系表371

三国世系表405

西晋世系表423

东晋世系表432

南朝四朝世系表448

十六国时期各族政权简表486

北魏世系表528

北齐世系表529

北周世系表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