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发展30年 1978-200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俞可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0021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政治-研究-中国-1978~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发展30年 1978-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人民代表大会2
二、政治协商4
三、党内民主5
四、基层民主7
五、法制建设9
六、政府改革11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30年14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沿革17
二、3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取得的成就与进步20
(一)基本上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20
(二)监督作用不断加强,角色地位不断强化25
(三)选举制度不断完善27
(四)人民代表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29
(五)人大自身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31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3
(一)选举制度34
(二)人大代表的结构和能力36
(三)法定的权力和作用37
(四)议事规则38
(五)监督工作39
四、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40
(一)理顺党的领导和人大权力的关系40
(二)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42
(三)适当扩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逐步推行人大常委专职化44
(四)适当把握人大会议规模和人数46
(五)激活人大的监督制约机制,提升审议质量47
(六)优化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48
第三章 政治协商30年51
一、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54
二、30年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61
(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形式62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63
(三)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政治协商的内容不断充实、程序逐步规范64
(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推动国家政权建设65
(五)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地位得到巩固,作用显著增强66
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67
(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高,但民主监督权力相对不足68
(二)协商式政协委员推选制度存在明显的问题68
(三)政协提案质量参差不齐69
(四)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支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行业差异70
(五)政协委员构成代表性不够广泛71
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方向71
(一)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持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色和政治优势72
(二)推进制度创新,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建设,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73
(三)坚持执政党建设同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参政党的参政能力75
第四章 党内民主30年78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历程79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83
(一)党内民主观念普遍增强,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83
(二)党务公开不断推进,党员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84
(三)集体领导制度进一步落实,票决制有了重大突破85
(四)党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85
(五)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86
(六)党内监督工作不断得到加强86
三、党内民主发展和建设的基本经验87
(一)坚持以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为基本方向87
(二)坚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发挥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出发点87
(三)坚持以健全法规和完善制度为基本着力点88
(四)坚持以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为基本准则89
(五)坚持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为基本要求91
(六)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91
四、党内民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92
(一)党员的民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92
(二)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还需要不断健全93
(三)支撑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法规还需要不断完善93
(四)党内民主对党内监督的推动作用仍需不断加强94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95
(一)不断创新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95
(二)积极总结推广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经验96
(三)不断改进全委会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96
(四)进一步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97
(五)不断健全完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98
第五章 基层民主30年99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100
(一)农村村民自治100
(二)城市社区自治103
(三)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105
(四)乡镇基层政权建设105
二、基层民主的发展成就与意义107
(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107
(二)城市基层民主建设109
(三)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112
(四)乡镇基层政权建设114
(五)基层社会团体和组织得到培育和发展118
三、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120
(一)基层自治组织的性质与功能定位尚不明确,与政府的关系错位120
(二)民主参与程度低,民主建设缺乏持续推进的动力121
(三)选举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122
(四)法律和制度不健全,“四个民主”发展不平衡124
(五)民主意识、民主认知与民众素质亟待提高126
(六)地区发展不平衡126
(七)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形式有待于创新127
四、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对策127
(一)科学定位基层自治组织的功能,理顺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的关系127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四个民主”128
(三)强化自主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度130
(四)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拓宽民主参与渠道132
(五)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133
第六章 法制建设30年13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137
(一)1978~1981年:法制建设恢复时期137
(二)1982~1997年: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时期139
(三)1997年以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期142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145
(一)厘清了执政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依法执政的观念逐步确立145
(二)立法日臻完善,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水平不断提高146
(三)司法机构和司法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47
(四)积极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148
(五)法律服务工作发展迅速,律师、公证事业不断壮大149
(六)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发展迅速149
(七)法制教育和法律普及工作蓬勃发展,全民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150
三、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151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51
(二)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151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152
(四)必须把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优秀的法治成果有机结合起来152
(五)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立法、普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每一个环节153
四、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54
(一)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54
(二)建议157
第七章 政府改革30年165
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改革的基本脉络166
(一)1982年:精简机构,党政分开,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67
(二)1988年:党政分开,转变职能,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168
(三)1993年:转变职能,精兵简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169
(四)1998年:转变职能,精兵简政,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171
(五)2003年:转变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172
(六)2008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173
二、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改革的主要特点174
(一)改革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改革174
(二)改革重点:转变政府职能176
(三)改革特征:渐进式改革176
(四)改革方式:政府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178
(五)改革取向:法治化、制度化、民主化179
(六)改革步骤:先中央后地方181
三、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改革已取得的突出成效182
(一)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182
(二)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183
(三)政府决策日益科学化、民主化184
(四)政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185
(五)政府工作透明度明显提高185
(六)依法行政稳步推进187
(七)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188
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189
(一)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偏低189
(二)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仍然存在190
(三)依法行政有待完善191
(四)政府行政管理中重管制、轻服务的倾向仍然明显192
(五)政府工作透明度有待加强193
(六)权力边界有待进一步理顺193
五、下一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194
(一)服务型政府194
(二)责任政府197
(三)法治政府198
(四)廉洁政府199
(五)参与型政府200
(六)透明政府201
附录1:西方学者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206
一、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评价206
(一)变化的权威主义207
(二)“党政体制”(Pay-state)的调整和适应209
(三)政治领域的自由化210
(四)治理、改革与发展212
二、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成就213
(一)村民选举:中国的民主之路?214
(二)公民社会的兴起216
(三)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地位的提高218
(四)法治:正在走出法律工具主义范式220
(五)中国的人权:为何总是遭受“双重标准”222
三、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223
(一)经济增长的困境224
(二)稳定的难题225
(三)民族主义的反冲227
(四)反腐败斗争尚未取得成功228
四、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230
(一)中国的民主转型231
(二)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232
(三)走向非自由主义的民主234
附录2:中国政治发展30年(1978年12月~2008年3月)大事记237
热门推荐
- 2246777.html
- 2315359.html
- 827488.html
- 540342.html
- 1765366.html
- 3576096.html
- 1677704.html
- 13242.html
- 3097486.html
- 3063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3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6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2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4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6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8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5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