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景观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必虎,刘筱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5329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名胜古迹-简介-中国;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景观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景观机制7
第一节 特征透视8
一、历史特征8
二、地域特征12
第二节 生态机制14
一、文化生态14
二、生态制约15
第三节 人口迁移18
一、迁移的障碍19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0
三、人口重心南移30
第四节 文化扩散34
一、扩散35
二、辐射36
第五节 分化与整合39
一、“一点四方”:民族文化结构的模式40
二、文化整合:汉文化之多民族化51
三、文化整合:胡文化之汉化55
四、文化整合: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之吸收59
第二章 景观过程65
第一节 定居前时代66
一、早期和中期66
二、晚期67
第二节 定居时代68
一、黄河流域69
二、长江流域72
第三节 多核时代72
一、中国文化核心区之形成72
二、文化核心区之一:黄河流域76
三、文化核心区之二:长江流域78
第四节 中原时代80
一、文化源地80
二、势能扩散87
第五节 江南时代89
一、文化中心南移90
二、人才渊薮92
第三章 环境背景96
第一节 地缘文化舞台96
一、地理屏障97
二、文化腹地102
一、季风文化105
第二节 气候与文明105
二、气候与土地生产率107
三、气候与农业类型110
四、气候区与人口分布115
第三节 地貌与文化117
一、流域与水的文化119
二、平原文化123
三、山地文化124
四、岛屿文化127
第四节 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之响应128
一、语言文字131
二、神话和命相132
三、学术文化134
第四章 聚落景观137
第一节 演化过程137
一、聚落的产生137
二、聚落的扩展141
三、聚落风水142
第二节 农村聚落146
一、个体类型147
二、聚落群类型149
三、农村聚落体系152
四、中国农村聚落区154
第三节 城市156
一、城的分布156
二、城的布局160
三、城的防御功能171
四、城市的近代化174
五、现代城市景观178
第五章 产业景观183
第一节 中国农业文明183
一、理论总结184
二、农具的进步185
三、农业耕作技术187
第二节 农业景观188
一、耕地系统189
二、刀耕火种的畬田195
三、北方:旱地197
四、南方:圩田(垛田、垸田)199
五、山区:梯田204
六、作物培育与食物构成206
七、农业区213
第三节 工商业景观216
一、手工业216
二、传统商业221
三、近现代工业区228
第六章 公共事业景观233
第一节 政治和经济边界233
一、疆界234
二、行政区界线和经济边界244
三、意境边界248
第二节 水利工程249
一、大运河251
二、农田灌溉工程255
三、堤防工程260
四、海塘261
第三节 水陆交通景观263
一、陆上交通与驿道系统264
二、丝绸之路275
三、水上交通与漕运278
第四节 旅游名胜景观284
一、中国人的旅游行为284
二、园林景观291
三、旅游名胜区295
第一节 特征299
一、具有农业文明特征的中国民俗299
第七章 民俗景观299
二、民俗的地域特征301
第二节 生·婚·死304
一、生的庆祝304
二、婚嫁礼俗308
三、死的祭奠311
第三节 节庆活动315
一、农事节日315
二、春节317
三、中秋320
一、祖先祭祀321
第四节 纪念与纪念物321
二、纪念物330
第八章 语言文学景观333
第一节 语言的演进333
一、距离334
二、自然条件335
三、其他因素336
四、人口迁移337
五、语言的整合337
第二节 中国语言地图338
一、汉藏语系339
二、其他语系340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方言342
一、现代汉语方言区344
二、方言岛359
第四节 地名景观360
一、中国地名的起源与移植361
二、中国地名的特征364
三、双语(多语)地名367
第五节 文学景观369
一、文学艺术景观369
二、诗的地理景观377
一、人为宗教前的信仰389
第九章 宗教景观389
第一节 发展过程389
二、儒教的发展400
三、道教的发展401
四、佛教的传入与兴衰402
五、中国宗教文化区403
第二节 佛教景观405
一、佛教名山405
二、佛寺406
三、佛塔407
四、石窟和摩崖造像412
第三节 道教景观415
五、藏传佛教寺庙景观415
一、道教名山416
二、道教宫观419
三、道教意象景观422
第四节 其他宗教景观424
一、伊斯兰教:清真寺景观424
二、基督教景观427
第一节 文化区概念430
一、文化区430
第十章 中华文化景观区划430
二、文化区的模糊性432
第二节 划分中国文化区的判据433
一、环境指标433
二、时态指标443
三、区位指标444
第三节 中国的文化区445
一、中国文化区地图445
二、东南部农业文化大区(A)概述448
三、西北部牧业文化大区(P)概述465
参考文献468
热门推荐
- 425600.html
- 2950292.html
- 1797872.html
- 2269749.html
- 3328338.html
- 2494192.html
- 2814249.html
- 3687609.html
- 3006431.html
- 3224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1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8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58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1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8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0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0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5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0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