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1900-1940年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1900-1940年代)
  • 傅宗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917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歌词-文学研究-中国-1900~194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1900-1940年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对象、方法与研究思路1

一 现代歌词作为诗歌的身份辩难1

二 本论著的研究方法19

三 本论著研究的意义与思路22

第一章 学堂乐歌与现代大众诗学话语的发生26

第一节 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29

一 发生时间与传播方式等外部因素的考察31

二 文本形态的考察与辨析38

三 关于现代诗歌起点的辩难46

第二节 变革教育与“别求新声”:学堂乐歌的诗学助力50

一 旧式教育的没落与思想先驱的变革理想51

二 “别求新声于异邦”:启蒙者的成长58

第三节 在音乐中寻求新型“诗性”:学堂乐歌的大众诗学特征73

一 针对学生特点,教授平易歌曲75

二 缓解精神疲劳,陶冶审美情感84

第二章 歌谣运动与大众诗学的最初构想92

第一节 “学术的”还是“文艺的”?94

第二节 “搜集研究”还是“参与实践”?99

第三节 精英的还是大众的?106

第四节 西化的还是本土的?114

第五节 文学的还是音乐的?121

第三章 上海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与大众诗学的空间开创134

第一节 都市的崛起与民间抒情话语重构的可能137

一 公共空间的开创与市民阶层的形成137

二 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引入与普及139

第二节 上海流行歌曲的大众诗学特征142

一 话语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144

二 情感向度:从高蹈的精神之舞到庸常人生的咏叹151

第三节 上海流行歌曲与大众诗学的空间重构160

一 美学范式:“乡土民间”与“西洋格调”的糅合161

二 文本写作:从“声音语”出发的话语展开165

第四章 延安“歌唱”与大众诗学的嬗变180

第一节 延安与“歌咏”:战争背景下大众诗学的新型探索182

第二节 “现代性”与“中国化”:一个世纪难题的阶段性求解188

一 党性文化、阶级文化、工农兵文化与民间文化188

二 延安知识分子:从“传统型”向“有机型”的转变192

第三节 激活乡土民间:革命话语实践与抒情话语方式的转向196

一 民歌的征用198

二 抒情话语的置换212

第四节 艰难的聚生:延安“歌唱”的大众诗学阐释229

一 永远的民间230

二 坚守歌唱与“声音诗学”234

三 双向逆反:革命意识形态笼罩下大众诗学的建构逻辑239

第五章 离开“现场”后的思考250

第一节 现代大众诗学的建构原则251

一 作为抒情文本的歌词与政治、社会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原则251

二 抒情文本的“文学性”与“音乐性”的空间共建原则254

三 文本生成的“生产性”原则258

四 现代大众传媒技术与抒情话语的“口传性”原则261

第二节 历史诗学与体裁诗学:反思中的期待266

一 历史诗学建构中的观念重构267

二 体裁诗学建构中的“雅”“俗”二分270

第三节 本论著研究的基本特色276

一 对既有白话文学史与历史诗学的质疑277

二 现代大众诗学的重构286

结语297

参考文献299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