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视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字电视原理
  • 卢官明,宗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490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数字电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电视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1

前言1

第1章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1

1.1 光的特性与光源1

1.1.1 光的特性1

1.1.2 标准白光源与色温2

1.2 光的度量3

1.2.1 光通量和发光强度3

1.2.2 照度和亮度4

1.3 色度学概要4

1.3.1 光的颜色与彩色三要素5

1.3.2 三基色原理及应用6

1.3.3 配色方程与亮度公式9

1.4 人眼的视觉特性10

1.4.1 视觉光谱光视效率曲线10

1.4.2 人眼的亮度感觉特性10

1.4.3 人眼的分辨力与视觉惰性12

1.5 电视图像的传送及基本参量14

1.5.1 图像分解与顺序传送14

1.5.2 电视扫描方式14

1.5.3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16

1.5.4 图像显示格式及扫描方式表示方法19

1.6 标准彩条信号21

1.7 小结22

1.8 习题23

第2章 数字电视概论24

2.1 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概念24

2.2 数字电视的主要优点25

2.3 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26

2.4 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27

2.4.1 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27

2.4.2 数字电视的传送复用28

2.4.3 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28

2.4.4 软件平台—中间件29

2.4.5 条件接收30

2.4.6 高清晰度平板显示技术30

2.5 国外数字电视及其标准化状况30

2.5.1 美国的ATSC标准31

2.5.2 欧洲的DVB标准32

2.5.3 日本的ISDB标准35

2.6 中国数字电视及其发展状况35

2.6.1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的制定35

2.6.2 中国已经颁布的数字电视相关标准37

2.6.3 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39

2.7 小结41

2.8 习题41

第3章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42

3.1 信号的数字化42

3.1.1 采样42

3.1.2 量化43

3.1.3 编码45

3.2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45

3.3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47

3.3.1 电视信号分量数字编码参数的确定48

3.3.2 ITU-R BT.601建议51

3.3.3 我国数字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52

3.4 数字电视演播室视频信号接口55

3.4.1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视频信号接口55

3.4.2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视频信号接口57

3.5 常见数字摄/录像机的信号格式65

3.5.1 数字录像机的非压缩格式67

3.5.2 数字录像机的压缩格式67

3.6 小结68

3.7 习题69

第4章 信源编码原理70

4.1 数字音频编码的基本原理70

4.1.1 数字音频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70

4.1.2 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72

4.1.3 音频感知编码原理78

4.2 数字视频编码概述80

4.2.1 数字视频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80

4.2.2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进展81

4.3 熵编码83

4.3.1 哈夫曼编码85

4.3.2 算术编码87

4.3.3 游程编码92

4.4 预测编码92

4.4.1 帧内预测编码93

4.4.2 帧间预测编码94

4.5 变换编码98

4.5.1 变换编码的基本原理98

4.5.2 DCT图像编码99

4.6 小结105

4.7 习题105

第5章 信源编码标准107

5.1 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概述107

5.1.1 H.26X系列标准109

5.1.2 MPEG标准110

5.1.3 VS标准114

5.2 MPEG-1音频编码标准114

5.2.1 MPEG-1音频编码算法的特点114

5.2.2 MPEG-1音频编码的基本原理115

5.3 杜比AC-3音频编码算法121

5.3.1 概述121

5.3.2 杜比AC-3编码器122

5.3.3 杜比AC-3解码器125

5.4 MPEG-2音频编码标准126

5.4.1 MPEG-2 AAC编码算法126

5.4.2 MPEG-2 AAC的类129

5.5 AVS音频立体声编码标准129

5.6 MPEG-1和MPEG-2视频编码标准130

5.6.1 I帧、P帧和B帧131

5.6.2 视频码流的分层结构132

5.6.3 MPEG-1与MPEG-2视频编解码原理135

5.6.4 MPEG-2的功能扩展139

5.7 MPEG-4视频编码标准145

5.7.1 MPEG-4视频编码的功能与特点145

5.7.2 MPEG-4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147

5.7.3 MPEG-4的可分级视频编码151

5.7.4 MPEG-4的容错视频编码153

5.8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154

5.8.1 H.264/AVC视频编码器的分层结构154

5.8.2 H.264/AVC中的预测编码156

5.8.3 整数变换与量化160

5.8.4 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熵编码163

5.8.5 H.264/AVC中的SI/SP帧165

5.8.6 H.264/AVC的其余特征168

5.8.7 H.264/AVC的类和FRExt增加的关键算法172

5.9 AVS视频编码标准173

5.9.1 AVS-P2174

5.9.2 AVS-P2与H.264的比较177

5.9.3 AVS-P7178

5.10 小结179

5.11 习题180

第6章 数字电视中的码流复用及业务信息182

6.1 MPEG-2码流复用182

6.1.1 PES包的组成及其功能184

6.1.2 PS包的组成及其功能186

6.1.3 TS包的组成及其功能186

6.2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的类型191

6.2.1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传送模式191

6.2.2 节目特定信息192

6.2.3 其他业务信息194

6.3 业务信息表的结构198

6.3.1 业务信息表的通用规定198

6.3.2 段到传送流TS包的映射199

6.3.3 描述符200

6.4 业务信息表的定义201

6.4.1 节目关联表202

6.4.2 节目映射表203

6.4.3 条件接收表206

6.4.4 网络信息表207

6.4.5 业务描述表210

6.4.6 事件信息表211

6.4.7 时间和日期表213

6.4.8 时间偏移表214

6.5 业务信息在数据广播中的应用21

6.5.1 MPEG-2对数据广播的支持215

6.5.2 DVB数据广播标准215

6.5.3 DVB数据广播协议的具体实现218

6.6 小结223

6.7 习题223

第7章 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224

7.1 常用术语224

7.2 信道编码技术229

7.2.1 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和信道编码的分类229

7.2.2 BCH码231

7.2.3 RS码234

7.2.4 卷积码和维特比译码237

7.2.5 分组交织和卷积交织243

7.2.6 串行级联码246

7.2.7 低密度校验码247

7.3 调制技术249

7.3.1 数字调制的作用及调制方式249

7.3.2 QPSK调制250

7.3.3 QAM调制及其变型252

7.3.4 残留边带及8-VSB调制255

7.3.5 OFDM和COFDM技术255

7.4 小结260

7.5 习题261

第8章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262

8.1 DVB传输系统概述262

8.2 DVB-S传输标准266

8.3 DVB-S2传输标准270

8.3.1 DVB-S2的系统结构270

8.3.2 DVB-S2的主要改进方面271

8.4 DVB-C传输标准273

8.5 DVB-T传输标准277

8.6 DVB-H传输标准284

8.6.1 DVB-H系统的结构及关键技术284

8.6.2 VB-H网络架构与无缝业务切换288

8.6.3 DVB-H与T-DMB及MediaFLO系统的技术比较289

8.7 DVB-T与ATSC、ISDB-T的比较290

8.8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291

8.8.1 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292

8.8.2 技术特点304

8.9 小结305

8.10 习题306

第9章 数字电视机顶盒与条件接收系统307

9.1 数字电视机顶盒308

9.1.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分类308

9.1.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组成309

9.1.3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关键技术312

9.1.4 数字电视中间件314

9.1.5 电子节目指南319

9.2 条件接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20

9.2.1 用户管理系统和节目信息管理系统321

9.2.2 加扰、解扰和控制字322

9.2.3 控制字加密与传输控制323

9.2.4 加密算法326

9.2.5 用户端的解密与解扰330

9.2.6 智能卡331

9.3 MPEG-2以及DVB标准中有关CA的规定331

9.3.1 MPEG-2中与CA有关的规定331

9.3.2 DVB中与CA有关的规定333

9.4 同密和多密模式335

9.4.1 同密模式335

9.4.2 多密模式与机卡分离337

9.4.3 同密与多密模式的比较339

9.5 中央电视台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方案339

9.5.1 两级条件接收系统的方案设计339

9.5.2 中央电视台同密系统的体系结构340

9.5.3 两级条件接收方案的技术实现341

9.5.4 实施两级CA方案对地方网络公司的要求343

9.5.5 基于IrdetoCA的两级解决方案344

9.6 小结345

9.7 习题345

第10章 显示设备及接口347

10.1 CRT显示器347

10.1.1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348

10.1.2 CRT显示器的优缺点349

10.2 液晶显示器350

102.1 液晶的物理特性350

10.2.2 LCD的基本结构351

10.2.3 LCD的工作原理353

10.2.4 LCD的驱动技术354

10.2.5 LCD的优缺点357

10.3 等离子体显示器358

10.3.1 PDP的工作原理358

10.3.2 三电极表面放电型彩色AC-PDP的结构359

10.3.3 PDP的驱动技术360

10.3.4 动态假轮廓及其形成机理363

10.3.5 抑制动态假轮廓的措施364

10.3.6 PDP显示器的优缺点365

10.4 场致发射显示器366

10.4.1 FED的发展简史366

10.4.2 FED的显示原理366

10.4.3 FED的特点367

10.4.4 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显示器367

10.5 有机发光显示器369

10.5.1 OLED的发展简史369

10.5.2 OLED的显示原理369

10.5.3 OLED的技术分类与特点370

10.5.4 OLED技术的应用领域371

10.5.5 OLED技术现状372

10.5.6 与OLED产业化相关的若干问题372

10.6 投影式显示器373

10.6.1 CRT型投影显示器373

10.6.2 LCD投影显示器374

10.6.3 数字光处理投影显示器375

10.6.4 硅基液晶投影显示器377

10.7 数字电视设备接口379

10.7.1 模拟信号接口379

10.7.2 数字视频接口381

10.7.3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383

10.7.4 DisplayPort接口387

10.8 小结390

10.9 习题391

附录 缩略语英汉对照392

参考文献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