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1516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04页
- 主题词:港口腹地-经济关系-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基本构想1
第一节 从历史地理角度研究港口—腹地的必要性2
第二节 港口—腹地研究的理论基础4
第三节 港口—腹地研究的主要概念和方法10
第二章 近代港口贸易和区域经济变迁13
第一节 口岸贸易与中国内部的区间关系:1860~1930年代之经验14
一、前言14
二、研究背景16
四、往来区间贸易的人为网络18
三、各口岸之国内外贸易比重18
五、口岸本地的城乡关系19
六、核心与边陲地区相对地位的变化21
七、辛亥革命前后区间关系的变化22
八、区间关系中的资本蓄积23
九、结论26
第二节 20世纪早期海外华人在仁川、神户和上海的银行网络27
一、导论27
二、清朝在朝鲜影响的膨胀和广东商人29
三、中朝贸易中的大米和黄金30
四、中国人的商业优势32
五、日商和华商:财政力量的比较34
六、山西票号的东亚网络35
七、仁川的山西票号36
八、神户和东京的山西票号36
九、上海—仁川—神户间的三角融资体系37
十、结论38
第三节 铁路轮船与近代中国的经济变迁39
一、近代中国铁路轮船的基本发展状况39
二、铁路轮船与进出口贸易变化42
三、铁路轮船与近代中国工业发展46
四、铁路轮船与近代中国人口的流动49
五、铁路轮船与近代城市的兴起53
第三章 华南地区的港口及其腹地56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的华南港口与腹地——以现代交通为枢纽57
一、华南现代交通的发展与网络格局57
二、华南各主要港口的建设及其地位59
三、华南各港埠与腹地联系的纽带63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近代港埠腹地形态变迁的动力机制66
一、变动的空间:珠江三角洲港埠腹地形态变迁67
二、自然基础:资源禀赋的预设73
三、制度规范:腹地变迁的常规路径76
四、综合效应:经济变迁中的腹地塑造81
五、结语—动力机制:以交易成本为中心的博弈85
一、洋货进口趋势与沪港两埠洋货转口贸易86
第三节 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1869~1904)86
二、香港与国内主要口岸的转口贸易89
三、香港在对华贸易中扮演的角色94
第四节 透视厦门港的历史与现状95
一、解放前的厦门港95
二、解放后厦门港的新发展96
三、厦门港未来发展的设想97
第四章 上海、浙江和长江流域的港口及其腹地99
第一节 近代上海与长江三角洲——以航运网络为中心100
一、上海港与内河航运100
二、内河航运与城镇市集103
三、内河航运与经济变迁105
第二节 从外贸埠际转运看晚清(1864~1904)上海在全国的贸易中心地位109
一、晚清上海外贸埠际转运在全国的地位110
二、上海与长江沿江口岸及华东沿海口岸的外贸埠际转运网络113
三、上海与华北沿海口岸的外贸埠际转运网络118
四、上海与华南沿海口岸的外贸埠际转运网络122
五、结语124
第三节 贸易依存度与间接腹地:近代上海与华北市场经济126
一、贸易依存度:上海与华北三口岸127
二、间接腹地的延伸:济南与上海134
三、口岸对间接腹地市场的竞争138
四、结论142
第四节 西方开埠宁波的历史回顾和近代宁波帮的形成143
一、西方开埠宁波的历史回顾143
二、宁波帮的形成146
第五节 腹地变迁与原因分析—以近代宁波港为中心150
一、问题的提出150
二、近代宁波港腹地变迁的过程151
三、近代宁波港腹地变迁的机制160
四、总结164
第六节 近代浙江的棉花出口169
一、浙江的棉花生产170
二、近代浙江棉花出口之实况171
三、浙棉出口之价格问题178
四、几点结语182
第七节 汉口桐油贸易概述(1864~1936)183
一、引言183
二、汉口桐油贸易的阶段划分184
三、汉口桐油的运销网络187
四、桐油出口对汉口桐油贸易的促进190
五、汉口桐油贸易对桐油生产及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192
第八节 武汉港与中部腹地194
第九节 汉口模式: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模式分析198
一、汉口模式的历史内涵198
二、汉口模式的历史启迪201
第十节 沿江开埠对内陆农产品商品化及地域流通格局的影响——以清代陕西植棉业为例203
一、清前期陕西植棉业发展及区域分布特征204
二、鸦片战争尤其重庆开埠以后陕西植棉业的重要发展变化209
三、光绪三十年以后陕西植棉业发展的重要变化212
第五章 华北的港口及其腹地215
第一节 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北洋三口”为中心215
一、天津216
二、营口218
三、烟台222
四、关于中国近代化研究的一点思考224
第二节 近代华北港口城市与经济布局的重组226
一、明清时期港口的发展226
二、港口城市的迅速发展231
三、华北地区经济布局的重新整合235
第三节 论天津在北方广大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238
一、引言238
二、天津开埠前的政治、经济基础239
三、开埠后天津成为北方最大的近代工业和金融中心239
四、天津是北方近代外向型经济的龙头243
五、天津成为近代北方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248
七、1958年以后天津的经济中心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49
六、天津成为近代北方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249
八、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北方经济发展中的严重内耗254
第四节 青岛开港对山东腹地的影响:以20世纪初的潍县为例子256
一、山东经济重心的东西转移257
二、青岛开港与潍县开埠259
三、地方社会经济变化的开端262
四、现代化与结构性制约问题的浮现265
第五节 山东区域开发模式探讨266
一、问题的提出266
二、港口因素改变了山东经济格局267
三、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趋中性和港口城市边缘性的双核空间结构模式269
四、小结272
第六节 河南近代交通发展与经济变迁272
一、传统时代河南的经济与交通概况273
二、口岸开放与河南市场结构的变迁274
三、铁路兴修与河南市场结构的嬗变275
四、河南产业结构的变迁279
五、近代河南经济变迁的历史启示282
第七节 近代东蒙的商人283
一、空间与物流283
二、商人288
三、对游牧社会的控制293
第八节 近代京津冀地区的铁路建设与农村社会变迁296
四、余论296
一、缘起、建设过程与特点297
二、傍铁路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302
三、因路而兴的农村工业306
四、市场结构和城镇布局的嬗变310
五、简短结语313
第九节 抗战前华北煤炭的运输——以1931~1934年为例314
一、华北煤炭运输的地理条件314
二、煤炭运输状况315
三、运输体系与煤矿布局的相互影响320
四、结论322
第六章 东北的港口及其腹地323
第一节 清末东北地区商埠的开辟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化323
一、东北地区商埠开辟的历史过程324
二、清末东北商埠贸易的发展326
三、商埠与东北区域经济的近代化329
第二节 近代营口航运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早期现代化334
一、营口的开放与近代辽河航运业的勃兴335
二、辽河航运经济与沿岸市镇带的初步形成和发展338
三、营口及辽河航运经济与腹地梯级市场的建立341
四、辽河航运经济的衰落与区域经济重心的转移344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东北南部城市体系形态的发展转化351
一、东北南部的地理基础与20世纪前的城市格局352
二、大连港的腹地扩展及贸易崛起354
三、大连港中心市场的形成及对腹地城市的吸纳整合355
四、东北南部城市体系形态发展转化的机制特征和历史作用359
第七章 港口—腹地演变的新趋势和研究方法探讨361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的新趋势361
一、我国港口与腹地关系的历史沿革361
二、我国港口与腹地关系的新趋势和特征363
三、结论366
第二节 港口区位势模式及其增长机制研究367
一、引言367
三、港口区位势的提出368
二、区位势概念与模式368
四、港口区位势增长机制370
五、结语374
第三节 近代化进程与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以中国西南为中心374
一、“近代化”理论与中国区域史研究375
二、区域历史地理学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研究379
三、中国西南: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内涵”383
附录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387
一、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387
二、口岸贸易及其相关研究388
三、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390
四、“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391
热门推荐
- 2049176.html
- 2940930.html
- 3484059.html
- 1974435.html
- 1994282.html
- 3303451.html
- 859502.html
- 2378757.html
- 2510162.html
- 1135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3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0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4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5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5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1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9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