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
  • 梁宝勇主编;吕勇,李强,陈复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1685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3

第一章 心理发展3

1.心理发展的概述3

2.格赛尔的心理发展观4

3.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5

4.阿德勒的心理发展观6

5.荣格的心理发展观8

6.华生的心理发展观9

7.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10

8.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11

9.米德的心理发展观12

10.科尔伯格的心理发展观14

11.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16

1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17

13.婴儿期的心理特点19

14.幼儿期的心理特点20

15.学龄初期的心理特点22

16.少年期的心理特点23

17.青年期的心理特点24

18.中年期的心理特点25

19.老年期的心理特点26

第二章 心理卫生28

1.心理健康的标准28

2.心理卫生运动简史29

3.医学模式的转变30

4.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31

5.保持与增进心理健康的一般原则32

6.优生与优育32

8.幼儿期心理保健要点35

7.婴儿期心理保健要点35

9.学龄初期心理保健要点37

10.少年期心理保健要点38

11.青年期心理保健要点38

12.中年期心理保健要点40

13.老年期心理保健要点41

第二篇 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45

第三章 心理障碍概述45

1.心理障碍45

2.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判别46

3.心理障碍的分类48

第四章 心理障碍产生的生物学因素49

1.遗传因素49

2.神经生化因素50

5.器质性因素51

3.素质因素51

4.性别和年龄51

第五章 心理障碍产生的心理因素52

1.心理障碍的心理动力学模式52

2.心理障碍的行为理论53

3.心理障碍的人本主义理论54

4.心理冲突56

5.挫折57

6.应激58

7.应激源60

8.应激反应61

9.应激的生理反应及其调节机制62

10.应激的心理反应64

11.应激的应对策略66

12.心理应激与心身障碍68

13.心理防御机制70

第六章 心理障碍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72

1.心理障碍的社会模式72

2.社会失范73

3.生活事件75

4.社会文化历史根源77

5.社会支持系统受损81

6.社会化模式落后84

第七章 各因素的交互作用86

1.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86

2.心理障碍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87

1.会面检查须知91

2.会面检查提纲91

第八章 会面诊断91

第三篇 心理障碍的评定91

3.会面检查记录92

第九章 物理检查93

1.神经系统检查93

2.影像学检查96

3.实验室检查97

4.特殊检查98

第十章 评定量表100

1.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100

2.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1

3.抑郁自评量表(SDS)101

4.焦虑自评量表(SAS)102

5.克莱顿皇家行为量表(CRBRS)102

6.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103

7.生活满意度量表(LSR)104

8.总体幸福感量表(GWB)105

9.生活事件量表(LES)105

1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ODLY-74)106

第十一章 心理测验106

1.心理测量的基本知识106

2.信度和效度107

3.心理测验的应用107

4.智力测验概述108

5.中国比内测验108

6.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09

7.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109

8.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110

9.人格测量概述110

1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11

10.A型性格问卷111

1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11

13.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112

14.罗夏墨迹测验112

15.主题统觉测验113

16.神经心理测量概述113

17.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114

18.临床记忆量表114

第四篇 人生各阶段常见心理健康问题117

第十二章 婴幼儿期心理健康问题与处理117

1.智力异常117

2.怯生119

3.抽动—秽语综合征120

4.情感交叉擦腿120

5.不愿去幼儿园121

6.过于任性122

7.睡眠障碍124

8.退缩行为125

9.“电视迷综合征”126

10.“电子游戏迷综合征”128

11.吸吮手指和咬指甲128

12.对性过分好奇129

13.屏气发作130

14.选择性缄默症131

15.不爱交往132

第十三章 学龄初期、少年期心理健康问题与处理134

1.不爱劳动134

2.好打架135

3.爱嫉妒137

4.说谎138

5.过分自私139

6.意志薄弱141

7.沉湎于幻想142

8.粗心大意143

9.缺乏自信143

10.逆反心理145

11.少年性罪错145

12.心理幼稚症146

13.偏食和厌食147

14.吸烟149

15.早恋150

16.手淫153

1.不愿恋爱155

第十四章 青年期面临的挑战与心理调适155

2.面对不称心的求爱156

3.求爱遭到拒绝157

4.单相思159

5.失恋161

6.三角或多角恋162

7.相貌丑陋164

8.恋人暂时分别165

9.大龄青年择偶困难166

10.面对异性骚扰168

11.遭受性污辱169

12.妻子婚前失身171

13.女性婚前失身173

14.新婚性生活不和谐174

15.妊娠及分娩175

16.求职不顺利176

17.工作初期不适应177

18.职业不称心179

19.工作中不受重用180

20.工作中人际关系紧张182

21.与父母关系紧张183

22.父母不和184

23.父母离异185

24.家庭贫困186

25.早年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188

26.自我同一性的紊乱189

第十五章 中年期的心理问题与调适191

1.夫妻一方社会地位显著提高191

2.“女强人综合征”192

3.受丈夫虐待194

4.夫妻危机式冲突195

5.夫妻为琐事闹矛盾196

6.夫妻一方性欲亢进198

7.夫妻性心理保健198

8.婚后长期不育(孕)200

9.夫妻长期异地分居201

10.独身203

11.夫妻一方有外遇205

12.婚外恋206

13.离婚208

14.再婚209

15.丧偶213

16.老夫少妻的性心理保健214

17.婆媳不和214

18.亲子不和217

19.子女管教困难218

20.子女升学失败219

21.子女求职不顺利220

22.家庭成员身患绝症221

23.工作压力222

24.角色冲突223

25.家庭财产损失225

26.降职227

27.经营亏损或破产228

28.负债229

29.司法纠纷230

30.心理疲劳231

31.心理衰老232

1.“五九”综合征233

第十六章 老年期面临的挑战与心理调适233

2.离退休综合征235

3.“家庭空巢综合征”237

4.老年丧子238

5.老年夫妻冲突239

6.老年人性保健240

7.老年人再婚241

8.老年自杀243

9.面对死亡245

第十七章 成年期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与处理246

1.自卑心理246

2.嫉妒心理247

3.孤独心理249

4.虚荣心理250

5.空虚与无聊心理252

6.多疑心理253

7.依赖心理254

8.抑郁心理255

9.嗜烟257

10.酗酒259

11.吸毒260

12.赌博263

13.自杀264

第五篇 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与处理269

第十八章 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与处理269

1.学习落后269

2.考试焦虑271

3.不爱写作业278

4.学校恐怖症280

5.学习疲劳281

7.“中考”或“高考”落榜283

6.自学中的“高原现象”283

8.“大一”综合征286

9.专业不理想287

10.专业学习方面的不适应289

11.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291

12.退学与休学292

13.“考研”受挫294

第十九章 职业群体心理保健295

1.企业家心理保健295

2.知识分子心理保健297

3.医务工作者心理保健298

4.教师心理保健300

5.警察心理保健302

6.文艺工作者心理保健305

8.汽车驾驶员心理保健307

7.运动员心理保健307

9.海员心理保健312

10.飞行员心理保健314

11.失业或下岗者的心理调适315

第二十章 残疾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316

1.视力残疾人的心理保健316

2.听力残疾人的心理保健318

3.智力残疾人的心理保健319

4.肢体残疾人的心理保健321

5.精神残疾人的心理保健322

第六篇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327

第二十一章 常见精神症状327

1.感知觉障碍327

3.思维障碍328

2.记忆障碍328

4.联想障碍329

5.情感障碍330

6.意志障碍331

7.运动及行为障碍331

8.意识障碍332

9.注意障碍333

10.智能障碍334

11.睡眠障碍334

第二十二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336

1.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336

2.癫痫性精神障碍342

3.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344

4.血管性痴呆345

5.颅内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347

6.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349

7.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351

第二十三章 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58

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358

2.鸦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60

3.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62

第二十四章 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64

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364

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368

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预防375

4.分裂情感性精神病378

5.偏执型精神障碍379

6.偏执型精神病381

1.情感性障碍的发病原因383

第二十五章 情感性精神障碍383

2.情感性障碍的临床表现386

3.情感性障碍的治疗389

4.老年期抑郁障碍391

第二十六章 神经症394

1.神经症概述394

2.癔症395

3.焦虑症399

4.强迫症402

5.恐惧症405

6.抑郁性神经症408

7.疑病症410

8.神经衰弱412

第二十七章 心因性精神障碍416

1.应激相关障碍416

2.适应性障碍418

3.感应性精神障碍419

第二十八章 人格障碍421

1.人格障碍概述421

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423

3.偏执型人格障碍424

4.循环型人格障碍425

5.分裂样型人格障碍425

6.强迫型人格障碍426

7.表演型人格障碍428

第二十九章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429

1.纵火癖429

2.偷窃癖430

3.拔毛癖430

1.性心理障碍概述431

第三十章 性心理障碍431

2.露阴癖432

3.窥淫癖434

4.恋物癖434

5.异性装扮癖436

6.性摩擦癖436

7.性施虐癖、性受虐癖438

8.易性别癖438

9.同性恋439

第三十一章 精神发育迟滞442

1.精神发育迟滞病因442

2.精神发育迟滞分级和表现444

3.精神发育迟滞的常见类型445

4.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446

5.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447

第三十二章 少年儿童期精神障碍448

1.儿童孤独症448

2.特殊发育障碍450

3.儿童情绪障碍451

4.儿童多动综合征452

5.儿童品行障碍453

6.儿童言语障碍453

7.儿童抽动障碍454

8.儿童睡眠障碍455

9.进食障碍456

10.遗尿症458

11.儿童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458

2.神经性厌食463

1.神经性呕吐463

第三十三章 心身障碍463

第七篇 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463

3.神经性贪食465

4.紧张性头痛465

5.面肌痉挛466

6.过度换气综合征467

7.阳痿467

8.性欲减退470

9.早泄470

10.性冷淡472

11.性乐高潮缺乏473

12.阴道痉挛474

13.性交疼痛476

1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477

15.失眠症478

16.嗜睡症479

17.睡行症479

18.更年期综合征480

第三十四章 心身疾病481

1.青光眼481

2.银屑病483

3.原发性高血压病483

4.冠心病483

5.支气管哮喘486

6.消化性溃疡487

7.肥胖症487

8.癌症488

9.溃疡性结肠炎489

1.心理咨询概述493

第八篇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493

第三十五章 心理咨询493

2.心理健康咨询与医学心理咨询494

3.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497

4.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500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502

6.心理咨询的方式503

7.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工作范围)505

8.影响人寻求咨询帮助的因素506

9.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者的特点508

10.咨询工作者的教育、培养与管理511

11.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513

12.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某些通用技巧516

13.非选择性倾听与注意的技巧517

14.选择性倾听的技巧521

15.调整技巧526

16.领悟与解释532

17.解释技巧535

18.鉴别技巧539

19.问题处理的策略544

20.结束咨询接触及其技巧547

第三十六章 心理治疗552

1.心理治疗552

2.心理治疗的历史、流派与当今发展倾向553

3.心理治疗的适应症554

4.心理治疗的一般原则555

5.心理治疗的一般过程556

6.心理治疗的效果556

7.心理治疗结果的估价557

9.折衷心理治疗559

8.各种心理疗法的共同因素559

10.支持性心理治疗560

11.暗示疗法562

12.催眠疗法563

13.精神分析治疗565

14.短程精神分析568

15.行为治疗569

16.条件反射式的学习及其临床含义570

17.行为分析573

18.行为协议573

19.暴露疗法574

20.厌恶与惩罚疗法576

21.行为塑造法577

22.示范法578

23.代币制管理579

24.刺激控制法582

25.放松训练583

26.气功锻炼585

27.负性实践疗法586

28.制想法587

29.生物反馈疗法588

30.认知疗法589

31.理性—情绪疗法591

32.自我指导训练593

33.自信训练594

34.社交技巧训练596

35.认知领悟疗法597

36.悟践疗法598

37.人本主义疗法599

38.存在分析601

39.格式塔疗法602

40.现实疗法604

41.内观疗法605

42.森田疗法607

43.夸张疗法611

44.限制环境刺激疗法612

45.婚姻疗法613

46.家庭咨询与治疗615

47.家庭疗法617

48.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619

49.相互帮助小组621

50.游戏疗法622

51.艺术疗法624

52.戏剧疗法与心理剧625

53.音乐疗法626

54.园艺疗法627

55.工娱疗法628

56.社区咨询629

57.危机干预631

58.祖国医学中的一些心理疗法633

附录一 常用评定量表635

表1 在记分表左侧标记评分635

表2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636

表3 抑郁自评量表(SDS)639

表4 焦虑自评量表(SAS)640

表5 克莱顿皇家行为量表(CRBRS)641

表6 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643

表7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647

表8 生活事件量表(LES)649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6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