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手册
  • 张维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122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注塑-塑料模具-设计-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注塑模具设计制图标准1

1.1注塑模具设计制图的一般规定1

1.1.1图纸尺寸规格、标题栏及修改栏1

1.1.2注塑模具分类5

1.1.3模具设计图的种类及基本要求6

1.1.4模具设计图的管理11

1.2模具设计制图的一般流程11

1.2.1整理检查客户资料11

1.2.2模具图绘制14

1.2.3模具图设计标准15

1.2.4模具设计图检查17

1.2.5模具生产跟进18

1.3模具设计图尺寸标注18

1.3.1模具设计图尺寸标注的一般要求18

1.3.2装配图尺寸标注要求20

1.3.3零件的尺寸标注要求20

1.3.4模具设计图尺寸标注实例21

1.4注塑模具公差与配合29

1.4.1注塑模具装配图中零件常用的公差与配合29

1.4.2尺寸标准公差数值30

1.4.3轴的基本偏差数值30

1.4.4孔的基本偏差数值35

1.4.5注塑模具常用孔的极限偏差数值39

1.4.6注塑模具常用轴的极限偏差数值44

1.4.7基孔制与基轴制优先和常用配合51

1.4.8注塑模具图中形状和位置公差52

1.4.9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64

第2章塑料、塑件和注塑机66

2.1塑料66

2.1.1塑料特性及成型条件66

2.1.2塑料的成型收缩率71

2.1.3不同塑料熔体对模具型腔型芯的压强72

2.2塑件73

2.2.1塑件的尺寸精度73

2.2.2常用塑件公差等级的选用73

2.2.3塑件的表面质量73

2.2.4塑件的脱模斜度73

2.2.5塑件壁厚77

2.2.6加强筋79

2.2.7自攻螺钉柱79

2.2.8圆角80

2.2.9孔80

2.2.10齿轮84

2.3注塑机85

2.3.1注塑机的选用85

2.3.2注塑机的参数及安装尺寸88

第3章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92

3.1确定型腔数量92

3.2型腔排位92

3.2.1排位的原则92

3.2.2一模多腔的模具排位注意事项93

3.3分型面93

3.3.1分型面设计的主要内容93

3.3.2分型面位置设计的一般原则94

3.3.3分型面的形状设计94

3.3.4分型面定位97

3.4注塑模成型尺寸计算98

3.4.1一般成型尺寸的计算法98

3.4.2带金属嵌件的塑件模具成型尺寸计算99

3.4.3螺纹型环成型尺寸计算99

3.4.4螺纹型芯尺寸计算100

3.4.5螺纹型环、螺纹型芯螺距尺寸计算100

3.5成型零件外形尺寸设计101

3.6成型零件成型表面粗糙度103

3.6.1粗糙度的表示方法及含义103

3.6.2成型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其粗糙度103

3.6.3成型表面的抛光104

3.7成型零件的装配105

3.7.1内模镶件的装配105

3.7.2型芯的装配109

第4章注塑模具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112

4.1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112

4.2“滑块+斜导柱”的侧向抽芯机构112

4.2.1常规结构112

4.2.2斜导柱及斜导柱压块设计112

4.2.3滑块及滑块压块设计116

4.2.4耐磨块设计121

4.2.5滑块定位珠设计123

4.2.6滑块定位夹及其规格124

4.2.7楔紧块设计124

4.2.8倾斜滑块参数计算130

4.2.9滑块和侧抽芯的连接方式130

4.2.10“滑块十斜导柱”侧向抽芯的结构汇编132

4.3“滑块+弯销”的侧向抽芯机构137

4.3.1“滑块+弯销”的侧向抽芯常规结构及适用场合137

4.3.2“滑块+弯销”的侧向抽芯典型结构汇编138

4.4“滑块+T形块”的侧向抽芯机构141

4.4.1“动模滑块+T形块”141

4.4.2“定模滑块+T形块”142

4.4.3“滑块+T形块”的侧向抽芯机构典型结构汇编143

4.5“滑块+液压油缸”的侧向抽芯机构144

4.5.1使用场合144

4.5.2液压抽芯的优、缺点144

4.5.3液压油缸接头及活塞行程设计145

4.5.4液压油缸及其配件的规格型号145

4.5.5液压抽芯设计的注意事项147

4.5.6“滑块+液压油缸”的侧向抽芯典型结构汇编148

4.6斜顶侧向抽芯机构151

4.6.1斜顶常规结构及其参数设计151

4.6.2斜顶结构的几种常见形式152

4.6.3斜顶的导向156

4.6.4斜顶底座设计160

4.6.5塑件常见倒扣结构与斜顶侧抽芯161

4.6.6斜顶典型结构汇编162

4.7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169

4.7.1斜滑块常规结构169

4.7.2斜滑块抽芯实例汇编171

4.8“弹簧+滑块”侧向抽芯机构175

4.9储油槽的设计175

4.10侧向抽芯机构复杂结构实例176

4.10.1斜顶、滑块及液压圆弧抽芯176

4.10.2滑块、液压斜抽芯及斜滑块三向抽芯177

4.10.3斜顶、液压斜滑块抽芯177

4.10.4双向滑块联合抽芯177

4.10.5动模斜顶、定模T形块复合抽芯177

第5章注塑模具排气系统设计181

5.1注塑模具设置排气系统的原因181

5.2型腔内困气的位置181

5.3注塑模具排气方式181

5.4排气系统设计原则182

5.5分型面排气182

5.5.1型腔在分型面上的排气182

5.5.2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排气185

5.6镶件排气185

5.7推杆和推管排气186

5.8在困气处加镶件排气187

5.8.1加强筋排气187

5.8.2塑件壁薄但面积较大处排气187

5.8.3深筒类塑件排气188

5.8.4在困气处加胶(料)188

5.9透气钢排气189

5.9.1透气钢特点189

5.9.2透气钢特性189

5.9.3透气钢使用细则190

5.10排气栓排气191

5.11气阀排(进)气192

5.12注塑模排气实例193

第6章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196

6.1注塑模模架设计196

6.1.1注塑模具模架的典型结构196

6.1.2模架规格型号的选用204

6.1.3模架尺寸的确定207

6.1.4模架基本加工项目及要求209

6.1.5模架的其他要求215

6.2锁模块217

6.2.1锁模块的安装方法217

6.2.2锁模块的形式217

6.2.3锁模块尺寸218

6.2.4锁模块的装配218

6.3撑柱219

6.3.1撑柱的装配219

6.3.2撑柱数量的确定220

6.4限位钉220

6.5弹簧221

6.5.1推杆板复位弹簧222

6.5.2侧向抽芯中的滑块定位弹簧设计223

6.5.3活动板之间的弹簧224

6.5.4弹簧的规格225

6.6弹力胶227

6.7定距分型机构228

6.7.1内置式小拉杆定距分型机构228

6.7.2外置式拉板定距分型机构233

6.8定位圈235

6.8.1定位圈基本形式235

6.8.2定位圈特殊形式235

6.8.3定位圈的装配235

6.9螺钉238

6.9.1紧固螺钉238

6.9.2限位螺钉240

6.9.3螺孔攻牙底孔直径241

6.9.4内六角螺钉装配图及规格尺寸242

6.10行程开关243

6.10.1常用行程开关的型号243

6.10.2行程开关的装配方法245

6.11隔热板250

6.12吊模板及铭牌251

6.13推杆防尘盖252

第7章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253

7.1浇注系统设计的原则和要点253

7.1.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253

7.1.2浇注系统设计要点254

7.2主流道设计254

7.2.1主流道设计255

7.2.2注塑模浇口套设计257

7.3分流道设计260

7.3.1对分流道的要求261

7.3.2影响分流道设计的因素261

7.3.3分流道的形式261

7.3.4分流道的截面设计264

7.3.5辅助流道设计266

7.4浇口设计268

7.4.1浇口位置的确定269

7.4.2确定浇口类型273

7.4.3浇口尺寸设计276

7.5浇注系统的冷料穴、拉料杆以及顶出机构设计287

7.5.1冷料穴287

7.5.2拉料杆288

7.6二板模自动断浇机构292

7.7如何做到进料平衡294

7.7.1分流道平衡布置294

7.7.2大小不同的型腔采用大小不同的分流道296

7.7.3大小不同的型腔采用大小不同的浇口298

7.7.4采用“藕节形”分流道298

7.7.5改变塑件不同部位的壁厚298

第8章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301

8.1热流道设计步骤301

8.2热射嘴设计301

8.2.1热射嘴分类301

8.2.2热射嘴规格及其参数303

8.2.3热射嘴型号及其表示符号304

8.2.4各种塑料对热射嘴的适用情况304

8.2.5开放式热射嘴305

8.2.6针阀式热射嘴系统308

8.3热流道板设计341

8.3.1热流道板的隔热和定位341

8.3.2热流道板常见形状342

8.3.3热流道板上加热器及其装配344

8.4出线槽设计346

8.4.1热射嘴出线槽346

8.4.2热流道板出线槽347

8.5热射嘴热膨胀尺寸计算347

8.6热射嘴的选择348

8.6.1塑件表面质量要求高348

8.6.2塑件采用工程塑料349

8.6.3浇注系统是由热流道转为普通流道350

第9章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系统设计351

9.1模具温度控制的原则和方式351

9.1.1模具温度控制的设计原则351

9.1.2模具温度的控制方式352

9.1.3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必须考虑的因素352

9.2直通式冷却水道设计353

9.2.1直通式冷却水道设计的注意事项353

9.2.2直通式水道的基本形式354

9.2.3直通式冷却水道直径和位置设计355

9.2.4直通式冷却水道设计注意事项356

9.3圆环式冷却水道358

9.4导热式水道359

9.4.1导热式水道的基本形式359

9.4.2导热式冷却水道设计的注意事项361

9.5隔片式冷却水道361

9.5.1隔片的主要形式361

9.5.2隔片过水端的形状364

9.5.3隔片式冷却水道应用实例364

9.6喷流式冷却水道366

9.7螺旋式冷却水道367

9.7.1螺旋式冷却水道的基本形式367

9.7.2螺旋柱规格368

9.8冷却水道配件369

9.8.1水管接头369

9.8.2水管堵头373

9.8.3密封圈375

9.9模具典型零件的冷却377

9.10模具的加热383

9.10.1水、油加热法383

9.10.2电加热法386

9.11模具的保温388

第10章注塑模具脱模系统设计390

10.1脱模系统的形式、组成和设计原则390

10.1.1脱模系统的形式390

10.1.2脱模系统的设计原则390

10.1.3脱模力的计算391

10.2推杆设计392

10.2.1推杆设计的注意事项392

10.2.2推杆规格393

10.2.3推杆的装配396

10.2.4推杆顶出的注意事项397

10.3推管设计401

10.3.1推管规格401

10.3.2推管的装配及注意事项403

10.4推板设计405

10.4.1推板脱模的设计要点406

10.4.2推板设计实例406

10.5推块设计409

10.5.1推块规格、材料及热处理409

10.5.2推块设计要点409

10.5.3推块设计实例411

10.6气动脱模415

10.6.1大型塑件气动脱模415

10.6.2软胶气动脱模417

10.7定模脱模设计420

10.7.1由动模带动的定模脱模420

10.7.2由液压油缸带动的定模脱模421

10.8复合脱模423

10.8.1“定模推板+动模推杆”复合脱模423

10.8.2“动模推板+动模推杆”复合脱模423

10.8.3“定模推杆十动模推杆”复合脱模425

10.9二次脱模425

10.9.1因包紧力太大而采用二次脱模425

10.9.2因塑件需要强制脱模而采用二次脱模425

10.9.3二次脱模的其他基本结构439

10.10螺纹自动脱模机构439

10.10.1螺纹自动脱模典型结构汇编439

10.10.2螺纹自动脱模机构设计的注意事项439

10.10.3螺纹脱模实例443

10.11推杆板先复位机构454

10.11.1复位弹簧454

10.11.2“复位杆+弹力胶”(或弹簧先复位机构)454

10.11.3“注塑机顶棍+连接套”先复位机构456

10.11.4摆杆式先复位机构457

10.11.5连杆先复位机构457

10.11.6铰链先复位机构458

10.11.7液压先复位机构458

10.11.8弹性开口套管先复位机构460

第11章注塑模导向定位系统设计462

11.1导向系统462

11.1.1导柱462

11.1.2导套467

11.1.3动、定模板导柱、导套设计469

11.1.4推杆固定板导柱、导套位置设计473

11.1.5导柱直径的选择476

11.2定位系统设计476

11.2.1内模镶件锥面定位477

11.2.2模板锥面定位478

11.2.3锥面定位块479

11.2.4直身定位块480

11.2.5锥面定位柱481

11.2.6边锁482

第12章注塑模具材料选用484

12.1注塑模具零件选择材料的依据484

12.1.1模具的寿命484

12.1.2塑料的特性485

12.1.3模具零件的作用与功能486

12.1.4模具的成本488

12.2常用塑料模具钢的钢号、特点与应用488

12.3国内市场销售的非国标塑料模具钢492

12.4国产塑料模具钢的成分及性能496

12.5常用塑料模具钢热加工与热处理规范502

12.6常用塑料模具钢的性能506

附录1单位换算及常用度量衡简写523

附录2模具优先采用的标准尺寸526

附录3模具壁(板)厚计算公式527

附录4常用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函数表531

附录5常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计算公式534

附录6二次注塑模设计基本要求536

附录7出口美国的模具设计基本要求537

附录8出口欧洲的模具设计基本要求549

附录9注塑模具术语英文对照555

附录10常用金属材料的密度557

参考文献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