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享改进论 转型期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琴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545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享改进论 转型期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选题背景和意义1
理论背景和价值2
实践背景和意义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0
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10
制度分析法10
一般分析与特殊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
基本思路与结构12
创新之处16
概念界定18
区域经济趋同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18
区域及其划分18
区域经济趋同20
区域协调发展23
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34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趋同38
制度、制度均衡与制度创新39
制度39
制度均衡与制度创新43
转型与经济转型45
区域经济趋同理论及其揭示的一般机制48
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区域趋同趋异的假说48
新古典区域增长趋同假说49
新增长区域趋异理论51
简短的分析54
空间经济理论关于区域经济趋同趋异的假说54
增长极理论55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57
赫希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59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型”60
威廉姆逊的倒“U”模型61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62
制度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趋同趋异的解释64
发展经济学中的区域平衡增长理论67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67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69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70
区域经济趋同理论揭示的一般机制71
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74
技术的区域传播、转移和扩散74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75
市场一体化及其条件下各地区要素流动、分工与交换、竞争与合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77
政府以间接手段为主进行区域平衡的宏观调控79
对各种趋同机制的进一步分析和归纳82
世界各国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启示85
发达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85
美国85
日本97
欧盟及其成员103
发展中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110
印度111
巴西119
韩国127
经验启示130
市场机制的调节是协调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130
政府提供缩小地区差距的法律保障132
政府设立专门的区域开发机构133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134
中央政府采用多种具体手段调节区域发展差距135
转型中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138
中国经济的两个重大转型及其相互关系139
中国经济正处在两个重大的转型过程当中140
市场化的大规模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发展效应的理论分析142
体制转型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差距一致性的实证分析153
国内各区域市场化制度变迁进程的差异与其发展差距的一致性153
对外开放进程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与发展差距的一致性163
转型中国协调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特殊机制170
中国各区域市场化体制转型差异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77
中国各区域市场化体制转型差异现状及趋势177
我国各区域市场化体制转型进程差异现状177
我国各区域市场化体制转型进程差异的变动趋势183
经济全球化及入世对我国不同地区体制转型的影响188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188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及其调节194
中国加入WTO就是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03
经济全球化加速和中国入世对各地区体制转型的影响分析206
影响我国不同区域体制转型进程的国内因素209
东西部思想观念的差异及对体制转型的影响209
分权制下地方政府的制度竞争力差异及对体制转型的影响213
东西部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对体制转型的影响218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及其影响220
转型中国构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实现机制的制度创新(一)223
加快落后地区市场化制度变迁进程,改变体制转型在东西部的非均衡状况224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进程224
努力改善西部投资的制度环境230
大力调整西部所有制结构,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238
现代信用制度创新与西部的跨越式发展250
信用资源开发对西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250
信用机制断裂与西部发展机会的丧失256
加快现代信用制度创新,打造西部良好的区域形象264
构建产权清晰、定价合理的全国市场一体化机制269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创新与东西部公平交易的前提创造269
重要资源的市场定价制度与东西部公平交易的基本保证279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与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形成283
转型中国构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实现机制的制度创新(二)290
转型中国政府区域调控的权威性及其政策目标290
转型中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调控的权威性290
转型中国政府区域调控的权威与各地区非均衡跨越式发展的实践294
政府区域经济调控的政策手段及目标297
健全区域管理法律体系和机构,构建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305
建立健全区域管理法律体系和机构的必要性305
我国区域管理法律法规缺失、机构不健全的现状307
建立健全区域管理法律体系和机构的建议310
中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创新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311
政府转移支付存在的缘由与功能311
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演变及目前存在的扭曲313
纠正转移支付制度的扭曲,实现转移支付目标和功能的回归319
区域性税收政策的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323
我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演变及目前存在的扭曲323
税收政策的创新与中西部税收特惠328
进行货币金融政策创新,为落后地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334
中央银行要给予西部金融机构特殊的信贷政策335
设立西部发展基金335
先行在西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点336
统筹区域发展中“政府失灵”的纠正和防范336
政府失灵及其在我国目前区域干预中的表现337
我国协调区域发展中“政府失灵”的原因和对策33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41
参考文献346
后记361
热门推荐
- 3295509.html
- 13238.html
- 2698717.html
- 660171.html
- 2471824.html
- 3020701.html
- 3184025.html
- 197707.html
- 1254306.html
- 3482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3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5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6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3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2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3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7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3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