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帝国幻象 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帝国幻象 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
  • (中国)张建华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2012847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俄罗斯-历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帝国幻象 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帝国幻象:二百年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1

一 所谓“国家形象”概念1

二 俄罗斯帝国196年3

三 “红色帝国”69年8

四 关于本书书名及基本思路16

第一章 告别帝俄:乔治·凯南视野中俄罗斯“帝国形象”的变迁23

一 横穿西伯利亚24

二 俄国:“想象的双胞胎”26

三 俄国:“野蛮的大监狱”31

四 俄国:“邪恶的怪胎”39

五 告别帝俄:万花筒般的俄国形象44

第二章 迎接苏俄: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47

一 彼此想象的中国与俄国47

二 “东方情调”与“黄祸论”52

三 西伯利亚铁路与“山东蛮子”60

四 十月革命与华工大同69

五 “我们的黄种兄弟”72

第三章 黑白或灰:克伦斯基与俄国革命的另类标本75

一 从边城才俊到“革命之子”75

二 辉煌散尽后的“革命之敌”80

三 共济会的“总书记”83

四 回归知识分子90

五 无处安放的孤寂灵魂94

第四章 红都召唤: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们的“苏联”98

一 快快去“红色麦加”99

二 访苏者的不同视野107

三 苏联光彩的背面113

四 罗兰与纪德之分歧117

第五章 黑旗飘扬:克鲁泡特金之死的中国印象120

一 巨人之死122

二 克鲁泡特金幽灵在中国128

三 1921年:中国政治抉择的分水岭134

四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绝唱136

第六章 “红色恐怖”:“季诺维也夫信”事件及其苏俄形象138

一 学术史述138

二 “季诺维也夫信”事件始末140

三 伪造和传播144

四 “红色恐怖”在欧洲148

第七章 虚实苏联:美国记者杜兰迪视野中的苏联形象151

一 苏俄不受欢迎的记者152

二 “斯大林的辩护士”156

三 谁统治红色俄国?159

四 蒸蒸日上的“红色经济”166

五 “俄国有饥饿,但没有饥荒”170

六 世纪评说杜兰迪176

七 美国人“制造”杜兰迪?180

第八章 “回首俄国”:索尔兹伯里眼中“苏联人民的命运”186

一 关注红色中国和红色俄国186

二 “苏联人民的命运”189

三 走进普通苏联人的生活193

四 谁代表苏联人民?195

五 索尔兹伯里:记者还是作家?198

第九章 正义之剑:苏联空军援华及其与国统区的互识201

一 揭开尘封往事201

二 “中国上空的俄国鹰”205

三 中苏形象互识212

四 国统区的苏联人219

五 再造苏联形象222

第十章 “政治解冻”: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反响228

一 并非秘密的“秘密报告”229

二 CIA追踪“秘密报告”234

三 中国共产党的反应237

四 波兰的“波兹南事件”239

五 匈牙利事件与难民潮242

六 巨变+剧变:自“秘密报告”始250

第十一章 认识苏联:越南战争中的苏联军事专家与苏联形象253

一 战争初期苏联的谨慎介入255

二 密林深丛中的苏联军事专家262

三 苏联军人的功勋276

四 “热水澡”与“黑石子”279

五 塑造“苏联形象”282

六 苏联老兵的心声292

第十二章 看电影者:中苏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中苏关系变迁298

一 苏联舞台与银幕上的“中国形象”298

二 “欢迎苏联电影”302

三 《德尔苏·乌扎拉》与《在乌苏里的莽林中》305

四 中国对《德尔苏·乌扎拉》的批判310

五 电影背后的国际政治318

六 中国电影中“苏联形象”的变迁322

七 《德尔苏·乌扎拉》的历史回声326

第十三章 “老莫”餐厅:从政治符号到文化符号的演变与“苏联形象”在中国的变迁330

一 政治符号:友谊与冲突330

二 文化符号:饮食年代336

三 影视文学中的“老莫”记忆339

四 说不尽的“老莫”340

代结语 时间,前进!前进,达瓦里希!349

一 “帝国学”与欧亚主义的诱惑349

二 自我与他者:当代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建构356

参考文献364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