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美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技美学原理
  • 陈望衡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29313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技美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1

第一章 科技美学的理论基础3

第一节 宇宙和谐论3

第二节 主客体关系论10

第三节 审美活动论23

第二章 科技美学的学科性质31

第一节 科技美学的形成与发展31

第二节 科技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作用34

第三节 科技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8

第二篇 科学美41

第一节 科学美与真43

第三章 科学美的性质43

第二节 科学美与善51

第三节 科学美与理性60

第四章 科学美的形态69

第一节 科学事实美69

第二节 科学实验美71

第三节 科学理论美75

第四节 数学美82

第五章 科学美的特性90

第一节 新奇性90

第二节 逻辑性94

第三节 精确性96

第四节 实验性98

第五节 层次性101

第六节 相对性104

第六章 科学美的范畴108

第一节 和谐109

第二节 奇异116

第三节 对称122

第四节 简单133

第七章 科学美感143

第一节 科学的审美情感143

第二节 科学的审美想象152

第三节 科学的审美直觉160

第四节 科学的审美灵感167

第一节 科学创造风格的概念175

第八章 科学创造的风格175

第二节 科学创造风格的表现179

第三节 科学创造风格的类别与学派184

第四节 科学创造风格的形成187

第九章 审美与科学创造191

第一节 审美的动力作用191

第二节 审美的启迪作用196

第三节 审美的科学预构作用203

第三篇 技术美211

第十章 技术美的性质213

第一节 技术美与功利214

第二节 技术美与物质220

第三节 技术美与情感224

第一节 功能美231

第十一章 技术品美的构成231

第二节 结构美239

第三节 肌理美与材质美246

第四节 形式美255

第十二章 技术品的形态审美264

第一节 形态分类264

第二节 形态要素的审美性质268

第三节 形态的审美性质275

第四节 形态的错视279

第五节 形态的情感内涵285

第十三章 技术品的色彩审美293

第一节 色彩的生理效应293

第二节 色彩的心理效应300

第三节 色彩的文化意味303

第四节 色彩的形式美306

第十四章 技术品审美设计的形式法则310

第一节 变化与统一311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313

第三节 对称与均衡317

第四节 比例与尺度320

第五节 节奏与韵律329

第十五章 技术品审美设计的参照尺度334

第一节 主体生理尺度——舒适性与工效性334

第二节 技术生产尺度——标准化、通用化与系列化345

第三节 社会文化尺度——时代性、流行性与民族性349

第十六章 劳动工艺的审美设计360

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审美设计364

第三节 管理形式的审美设计369

第四节 劳动环境的审美设计376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艺术383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异质同构性385

第一节 需要与创造385

第二节 符号与信息392

第三节 概念与形象398

第四节 定性与定量404

第五节 歧异与统一412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的嬗变420

第一节 科学、技术、艺术的同一期421

第二节 科学、技术、艺术的交叉期426

第三节 科学、技术、艺术的融合期433

第一节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436

第十九章 科学、技术、艺术的思维方式436

第二节 操作思维439

第三节 直觉思维446

第四节 思维的综合性449

第二十章 科学家、技术家和艺术家455

第一节 两个文明建设的先驱455

第二节 达到审美创造的境界460

第三节 走向人的全面发展465

后记476

参考书目479

第一节 劳动工艺审美设计的基础8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