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碧晴主编;王德彦,华碧青,红丽等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0226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传统文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做“第三种中国人”(代序)1
第一章中华民魂引论1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1
一、“传统”与“文化”2
二、传统文化及其类型4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6
一、民族象征性符号9
第二节 华夏文化的传统符号9
二、人格象征性符号11
三、纪年象征性符号13
四、姓氏标志性符号14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15
一、民魂的文化透视15
二、国民性的历史观瞻18
三、国民素质的提升21
第一节 文化滋生的地理环境25
第二章龙文化的生成25
一、广袤的发祥地26
二、基本文化区域27
三、大陆性文化30
第二节 文化运作的民族主体33
一、上古的华夏部落33
二、民族文化的融合35
第三节 文化依赖的农耕经济38
一、农业文明的兴起38
二、农耕经济模式41
三、龙文化的独特风貌43
第三章古代哲学文化4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47
一、战斗无神论47
二、唯物的气论51
三、唯我的心学53
一、浓厚的人伦色彩56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显著特征56
二、内向的主体思维58
三、非逻辑化的表述60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62
一、朴素的辩证性思维63
二、模糊的整体性思维66
三、和谐的统一性思维69
四、克己的趋同性思维71
五、直觉的顿悟性思维74
第四章儒家思想精髓78
第一节 儒学的历史演变78
一、先秦儒学78
二、汉唐经学79
三、宋明理学81
四、清代实学82
五、现代新儒学84
一、儒家主要大师86
第二节 儒学大师和经典86
二、儒学主要经典89
第三节 儒学的基本精神95
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95
二、“内圣外王”的人生观97
三、“纲常教化”的伦理观100
第五章道家学说要义102
第一节 道家的源流和发展102
一、道家溯源102
二、先秦道家思想的发展104
三、儒道的对立与互补105
第二节 道家人生哲学108
一、道家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108
二、道家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113
三、道家思想与民族性格115
一、道教的创立与发展117
第三节道家与道教117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与仪典120
三、道教与民俗文化122
第六章古代民间信仰124
第一节 中国民间自然崇拜124
一、天体、天象崇拜与“天人感应”思想124
二、自然物崇拜与“万物有灵”观念131
三、幻想物崇拜与图腾观念137
第二节 中国民间人物崇拜140
一、神化人物崇拜140
二、祖先崇拜与宗法观念的流传142
三、巫师、巫术崇拜与神秘文化的盛行146
第三节 中国民间神灵崇拜152
一、神仙崇拜152
二、鬼灵崇拜156
三、精灵崇拜158
一、夏、商的神权政治162
第七章古代政治文化162
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变162
二、西周的贵族政治163
三、战国、秦汉以后的君主政治165
第二节 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古代教育167
一、古代的教育机构167
二、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171
三、社会教育的政治社会化174
第三节 心系社稷的政治情结177
一、宗法血缘的纽带177
二、“大一统”的政治神经179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82
第八章古代科技文化186
第一节 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186
一、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张仲景186
二、摘取世界数学桂冠的人——祖冲之188
三、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沈括190
四、一部本草半世心——李时珍192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194
一、四大科学体系——农学、医学、天文学和算学194
二、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200
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征202
第三节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203
一、社会的长期停滞203
二、经济上的“强本抑末”205
三、政治上的官僚专制206
四、科技主体方面的弊端207
第九章古代文学艺术209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学209
一、主要内容210
二、显著特征223
第二节 瑰丽多姿的中国古代艺术227
一、主要门类与成就228
二、民族特色241
第十章弘扬民族之魂245
第一节 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245
一、世间以人为贵245
二、民众以食为天247
三、做人以德为先248
四、治国以民为本251
第二节 龙文化中的民族精神253
一、民族精神的特征254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255
三、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257
第三节 源远流长的大同理想261
一、理想的滥觞261
二、东方的“空想家”262
三、“马克思进文庙”267
四、强国富民的“总设计”271
热门推荐
- 3511397.html
- 2906824.html
- 1969368.html
- 2933947.html
- 963273.html
- 2855316.html
- 1352946.html
- 2000137.html
- 143788.html
- 1326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5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3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2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9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8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6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