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俞田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81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生态学-古代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崇拜与敬畏1
一 神话故事中的生态意韵1
(一)女娲传说2
(二)逐日、吞日、浴日、射日3
(三)精卫填海5
(四)嫦娥奔月5
二 图腾崇拜中的生态意韵7
(一)祖先的生态起源7
(二)图腾禁忌与生态保护10
三 生肖与姓氏中的生态意韵11
(一)生肖的生态起源11
(二)姓氏的生态起源14
第二章 生态哲学的萌芽16
一 《周易》的生态哲学16
(一)生生不息17
(二)相生相克20
(三)天人合德22
(四)心系苞桑24
(五)鸣鹤在阴26
二 《月令》的生态思想28
(一)天象、物候、时令的运行规律28
(二)自然与生态农学30
(三)自然资源保护35
三 《吕氏春秋》的生态哲学37
(一)万物一体38
(二)法天地、因自然39
(三)自然循环41
(四)尊重生命42
(五)生态技术43
第三章 生态哲学的理性抽象(一)47
一 《老子》的生态哲学47
(一)道生万物47
(二)道法自然49
(三)损有余而补不足53
二 庄子的生态哲学55
(一)齐物论55
(二)自然无为57
(三)物我交融59
三 《管子》的生态哲学61
(一)以道为本61
(二)天人相因64
(三)德润万物65
(四)时禁、务时71
第四章 生态哲学的理性抽象(二)74
一 孔子的生态哲学74
(一)知命畏天74
(二)乐山乐水77
(三)弋不射宿79
二 孟子的生态哲学81
(一)性善论81
(二)仁民爱物82
(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84
(四)寡欲节制86
三 荀子的生态哲学87
(一)天有常道88
(二)制天命而用之89
(三)诚通天人90
(四)以礼节欲91
(五)应时使物92
第五章 生态哲学的理性具体94
一 汉代道家的生态哲学94
(一)天、地、人相得成善94
(二)循道而为97
(三)天父地母102
(四)道主生化104
(五)适情抑欲114
(六)物无贵贱118
二 董仲舒的生态哲学121
(一)“天人感应”说121
(二)“灾异”说123
(三)“君主生态责任”说124
(四)“阴阳五行”说126
第六章 走向清辩主义与浪漫主义134
一 玄学的生态哲学134
(一)王弼的生态哲学135
(二)阮籍、嵇康的生态哲学142
(三)郭象的生态哲学149
二 陶渊明的浪漫主义生态哲学158
(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重返家园158
(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验自由161
(三)“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安顿生命164
第七章 绿色佛教167
一 “缘起”说167
(一)万物缘起、和合而生168
(二)缘起中道、不二法门171
(三)诸法无我173
二 “因果”说176
(一)因果报应176
(二)依正不二177
(三)业报轮回179
三 “慈悲”说181
(一)亲生命性181
(二)与乐拔苦182
(三)同体大悲184
(四)珍爱生命186
四 “平等”说188
(一)是法平等188
(二)无情有性190
第八章 生态图式论193
一 以“太极”为本源的宇宙生成的生态图式193
(一)“无极而太极”: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193
(二)“以太极立人极”:天人合一的人性生成论194
二 以“诚”为本的道德生成的生态图式196
(一)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196
(二)诚为“性命之源”197
(三)以“中”为“诚”198
三 “孔颜乐处”生态理想的生成图式200
(一)见大忘小200
(二)万物和顺201
四 “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品格的生成图式202
(一)“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性修养202
(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独立人格203
第九章 生态本体论205
一 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生态哲学205
(一)“仁学”的生态意韵205
(二)“理学”生态倾向208
(三)“天、地、人”三材210
(四)“致中和”的生态意韵212
二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生态哲学216
(一)心即理216
(二)万物同体220
(三)致良知223
三 张载的唯物主义生态哲学225
(一)太虚即气225
(二)天人合性、天人合德226
(三)爱必兼爱229
主要参考文献233
后记237
热门推荐
- 3315913.html
- 3056501.html
- 990910.html
- 1967833.html
- 3903624.html
- 1321776.html
- 323869.html
- 2669647.html
- 688270.html
- 1754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5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4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1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7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3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2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