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理论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理论与技术
  • 赵兰坡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744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产区-农业生产-研究-东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东北地区气候的变化趋势1

第一节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及农业资源概况1

一、东北地区地理位置概况1

二、东北地区农业资源概况1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9

一、热量资源变化9

二、水资源变化14

三、光能资源变化19

四、极端气候事件19

第二章 东北粮食主产区气候变化引发的关键问题25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5

一、东北地区土壤肥力与气象因子的关系25

二、温度和水分对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35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41

一、东北地区农业用水概况41

二、气温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42

三、降水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43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44

一、病虫害发生时期44

二、病虫害发生范围45

三、病虫害种群世代数及发生量45

四、病虫害种类47

第四节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作物生产的影响47

一、农作物生产潜力47

二、农作物产量48

三、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与预测49

第三章 东北粮食主产区适应气候变化的种植制度变革51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作物布局影响与布局优化51

一、气候变化对作物布局的影响52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布局优化59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作物品种布局的影响与布局调整61

一、气候变化对作物品种布局的影响61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品种布局调整63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种植方式影响与种植方式变革66

一、气候变化对作物种植方式的影响66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种植方式变革68

第四章 东北粮食主产区主要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栽培技术与模式72

第一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玉米栽培技术72

一、适应气温升高的玉米栽培技术72

二、适应干旱的玉米栽培技术74

三、适应降水增多的玉米栽培技术76

四、适应低温冷害的玉米栽培技术78

五、适应寡照的玉米栽培技术80

六、适应多风的玉米栽培技术82

第二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水稻栽培技术84

一、适应气温升高的水稻栽培技术84

二、适应干旱的水稻栽培技术86

三、适应低温的水稻栽培技术88

四、适应多风的水稻栽培技术91

第三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大豆栽培技术94

一、适应气温升高的大豆栽培技术94

二、适应干旱的大豆栽培技术95

三、适应降水增多的大豆栽培技术98

四、适应低温的大豆栽培技术99

五、适应多风的大豆栽培技术101

第四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间作模式103

一、适应干旱的作物间作模式103

二、适应降水增多的作物间作模式105

第五章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土壤改良培肥技术108

第一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土壤固碳培肥技术108

一、适应气候变暖的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108

二、土壤固碳保氮的有机无机夹心肥料块施用技术109

三、固碳增汇减排的稻草混浆还田技术114

四、适应气候变暖的秸秆生物炭化施用技术116

第二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土壤增温及热调控技术118

一、适应低温干旱的土壤地膜覆盖技术118

二、适应极端气候变化的土壤覆膜滴灌技术121

三、适应气候变暖的水稻土深耕晒阀技术123

第三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土壤保墒扩容增库技术125

一、适应降水不均的土壤深翻保墒扩容技术125

二、适应早春干旱的土壤镇压提墒扩容技术126

三、雨养农区适应气候干旱化的留茬少耕秸秆全量覆盖技术127

第六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施肥技术130

第一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玉米施肥技术130

一、适应降水量变化的玉米施肥技术130

二、适应温度升高的湿润冷凉区玉米施肥技术133

三、适应降水量减少的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135

第二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水稻施肥技术140

一、适应积温增加的寒带中晚熟水稻施肥技术140

二、水稻抗低温、促早熟防霜冻施肥技术141

三、直播水稻的施肥技术144

第三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大豆及花生施肥技术145

一、适应降水量变化的大豆施肥技术145

二、适应气候暖干化的花生施肥技术148

第七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151

第一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151

一、适应高温、高湿、多雨条件下的稻瘟病防控技术151

二、适应高湿、多雨条件下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控技术153

三、适应盐碱稻区高湿、多雨条件下的水稻菌核秆腐病的防控技术156

四、适应高温、干旱条件下的水稻二化螟防控技术158

五、适应高温、潮湿条件下的稻水象甲防控技术160

第二节 适应气候变化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162

一、适应高湿、多雨条件下的玉米大斑病防控技术162

二、适应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玉米螟防控技术165

三、适应高温、多雨条件下玉米粘虫的防控技术168

第三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170

一、适应多雨、潮湿条件下的大豆菌核病防控技术170

二、适应低温、多雨条件下的大豆根腐病防控技术171

三、适应高温、少雨变化条件下的大豆食心虫防控技术172

四、适应高温、干旱条件下的大豆蚜虫防控技术174

第八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土壤退化防治技术176

第一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土壤沙化防控技术177

一、适应暖干多风的防沙型农业技术178

二、适应多风少雨的旱作农田耕作生态优化技术182

第二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土壤流失防控技术184

一、适应极端降水事件的地表径流耕作阻控技术185

二、适应极端降水事件的植被过滤带耕作阻控技术188

第三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190

一、适应气候变化的盐碱地暗管改碱与生态修复技术190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松嫩平原盐碱地旱田改良培肥技术192

第九章 极端气候灾害预防与应急补救措施194

第一节 东北地区气象灾害194

一、气象灾害与地理环境194

二、气象灾害类型194

第二节 高温危害、预防措施和预警195

一、高温对玉米的危害195

二、高温对水稻的危害196

三、缓解农作物高温危害的综合措施196

四、高温监测与预警198

第三节 干旱监测与预警技术198

一、干旱对作物的危害198

二、应对作物干旱的农艺措施199

三、干旱监测与预警200

第四节 冷冻害监测与预警203

一、作物冷冻害的表现机制203

二、玉米发生冷害风险评估预测模型204

三、作物冷冻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206

第五节 风灾监测与预警210

一、风灾对农业的危害210

二、农业风灾的预防210

三、风灾应急补救措施212

第六节 连阴雨洪涝监测与预警214

一、连阴雨洪涝对农业的影响214

二、连阴雨洪涝监测和预防215

三、连阴雨洪涝灾害的补救措施215

参考文献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