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张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238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社会调查-调查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与特征2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2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特征2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3

第二节 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5

一、关于社会规律性5

二、如何认识社会现象6

三、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7

第三节 社会学方法论的演进8

一、孔德:实证精神的引入8

二、社会学“三大家”方法论简介9

三、波普尔与库恩:社会学方法论在20世纪的发展16

第四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9

一、方法论19

二、基本方式20

三、具体方法20

第五节 社会调查研究简史21

一、近代社会调查(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22

二、现代社会调查研究(20世纪初至今)25

三、中国社会调查简史27

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理论37

第一节 社会理论的构造38

一、概念38

二、变量40

三、命题与假设43

第二节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48

一、“科学环”48

二、归纳与演绎51

三、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53

四、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54

第三节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56

一、理论建构的过程57

二、理论检验的过程59

第四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62

一、研究的一般程序62

二、统计调查和实地研究的程序65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类型73

第一节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74

一、探索性研究74

二、描述性研究75

三、解释性研究77

第二节 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79

一、普查79

二、抽样调查80

三、个案调查(个案研究)82

第三节 典型调查和专家调查83

一、典型调查83

二、专家调查85

第四节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86

一、横向研究86

二、纵向研究86

第五节 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88

一、理论性研究89

二、应用性研究90

第四章 选题与文献综述93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其来源94

一、概念94

二、意义95

三、来源96

第二节 选题的基本原则99

一、重要性原则99

二、创造性原则100

三、可行性原则100

四、合适性原则100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101

一、含义101

二、方法102

第四节 文献综述103

一、文献综述103

二、文献综述的意义106

三、文献综述的方法107

第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设计112

第一节 分析单位113

一、分析单位113

二、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115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116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116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117

三、操作化的过程117

四、操作化举例119

第三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121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121

二、研究方案示例123

第六章 社会测量129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概念与层次130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130

二、社会测量的要素131

三、社会测量的特点131

四、社会测量的层次132

第二节 指数与量表135

一、指数与量表的概念135

二、李克特量表136

三、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140

四、语义差异量表141

第三节 社会测量的质量评估141

一、信度141

二、效度143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44

第七章 抽样148

第一节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149

一、基本概念149

二、抽样的作用150

三、抽样的类型151

第二节 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152

一、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152

二、抽样的一般程序153

三、抽样设计的原则153

第三节 概率抽样方法154

一、简单随机抽样154

二、系统抽样155

三、分层抽样156

四、整群抽样158

五、多阶段抽样160

第四节 PPS抽样162

第五节 非概率抽样方法163

一、偶遇抽样163

二、判断抽样164

三、定额抽样164

四、雪球抽样165

第六节 影响样本容量确定的因素165

一、研究的精确度要求165

二、总体性质166

三、分析要求167

四、抽样方法168

五、无回答168

六、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168

第八章 问卷调查法172

第一节 问卷的种类及基本结构173

一、问卷的种类173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174

第二节 问卷设计的原则、步骤及问题的设计177

一、问卷法的优缺点177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178

三、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180

四、问题的形式182

五、问题的语言表达及提问方式183

六、答案的设计185

七、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187

第三节 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189

一、调查员的挑选190

二、调查员的培训191

第九章 访谈法194

第一节 访谈法的含义及类型195

一、访谈法的含义195

二、访谈法的类型195

第二节 访谈法的特点197

一、访谈法的优点197

二、访谈法的缺点198

第三节 访谈成功的因素199

一、访谈前的准备工作199

二、访谈的技巧200

三、谈话的技巧200

四、访谈记录202

五、无回答情况202

第四节 谈话中的非语言交流202

一、人体语言203

二、语气204

三、表情和目光204

四、倾听205

五、衣着、服饰、打扮等外部形象205

第十章 观察法208

第一节 观察法的含义和特点209

一、观察法的含义209

二、观察法的特点209

三、观察法的优缺点210

第二节 观察法的类型211

一、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212

二、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213

三、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214

第三节 观察的过程与主要步骤216

一、准备阶段216

二、实施阶段219

三、资料处理阶段221

第四节 观察时应注意的问题及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221

一、观察时应注意的问题221

二、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221

第十一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225

第一节 整理资料的含义和意义226

一、整理资料的含义226

二、整理资料的意义226

三、整理资料的一般要求227

四、整理资料的一般步骤228

第二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229

一、审核229

二、分类230

三、汇编232

第三节 数字资料的整理232

一、审核232

二、编码233

三、数据录入234

四、数据清理234

五、制作统计表236

六、制作统计图243

七、累计频次与累计频率248

第十二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252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253

一、统计分析的含义253

二、统计分析的作用254

三、统计分析的步骤255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258

一、单变量描述统计258

二、单变量推论统计266

第三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270

一、列联表270

二、相关分析272

三、回归分析277

第十三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283

第一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及撰写步骤284

一、调查研究报告及其类型284

二、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286

第二节 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287

一、标题287

二、导言288

三、主体288

四、结尾289

第三节 学术研究报告的写作291

一、导言293

二、方法294

三、结果296

四、讨论297

五、小结、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298

六、参考文献与注释299

七、附录305

第四节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307

一、撰写政策性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307

二、撰写科学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308

三、行文应注意的问题308

参考文献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