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南三江及扬子西缘区构造岩矿综论续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南三江及扬子西缘区构造岩矿综论续集
  • 王铠元主笔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162748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大地构造学-西南地区-文集;控矿构造-西南地区-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南三江及扬子西缘区构造岩矿综论续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地矿论述1

再论云南的大地构造&王铠元 孙克祥3

云南的基底岩系及其时代3

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7

岩浆侵入及火山活动9

云南大地构造格局及构造发展史11

板块缝合线的确定和板块构造的划分17

结束语19

云南卫星像片目视构造解译结果和几个主要问题的认识与探讨&王铠元20

卫片构造解译结果综述20

几个主要问题的认识与探讨26

简要结束语34

The Convergence of the geoblocks and C-P boundary belt between Gondwanaland andLaurasia continen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s*Wang Kaiyuan35

General introduction35

The main basic datas of recent years in S.W.China37

The splitting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uture zones as concer-ni ng above38

The convergence of geoblocks eventually in S.W.China38

A discussion on the “boundary belt”between Gondwanaland and Laurasia continents in C-P epoch39

依据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及多功能计算机成图处理结果初论三江地区的推覆构造和环状—似环状构造&王铠元40

三江地区的推覆构造40

三江地区的环状—似环状构造46

三种特殊构造影像实例简述48

镇沅以东“半桃核状”构造影像49

简要结论49

The general pattern of the active fractures and terrains in the region of Nujiang Lancang jiang and Jinshajiang drainges, Southwestern China*Wang Kaiyuan50

Introduction50

Within the Sanjiang region there are 15 active fractures have been determinated50

Geotecton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tive fractures of Sanjiang area50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st and grand terrains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in Sanjiang Region57

Conclusion57

亚洲区域大地构造八大主要特征及其有关问题试论&王铠元58

亚洲构造基底分区及其概要演移58

亚洲的主要构造方向和构造线(带)63

亚洲的裂谷带—裂谷系66

亚洲大陆东缘的岛弧—边缘海68

南大陆—冈瓦纳大陆与北大陆—劳亚大陆在亚洲的界线位置和“单一或双界线问题”探讨70

亚洲大陆两个巨大构造结70

亚洲的世界屋脊和“龙三角”73

亚洲特提斯海的基本状况和目前的认识74

结束语和某些问题76

丁青—泸水之间怒江与澜沧江两主深断裂带卫星遥感影像多功能处理成果基本结论&王铠元79

概论79

丁青—怒江与北澜沧江两主深断裂带没有拼合的成果结论总述80

丁青—怒江与北澜沧江两主深断裂带何以在此地段呈现十分紧靠的原因81

丁青—泸水之间卫影多功能处理后其他几条重要断裂表现概况81

几点基本结论84

A study of a few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s in west Yunnan*Wang Kaiyuan Sun Kexiang Duan Yanxne85

Tectonic evolution of west Yunnan*Wang Kaiyuan Sun Kexiang Lu Ruifu88

1/300万云南省地质图说明书*王铠元91

地理概况91

地层91

侵入岩94

变质岩96

五、地质构造98

云南地学灾害概况及防治对策刍议&王铠元100

云南地质灾害概况100

防治灾害对策刍议101

简要结束语101

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构造—变质作用的儿个问题探讨&王铠元102

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及相邻海域、岛屿大地构造特征102

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中—新生代变质带的形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106

结束语110

再论扬子西区元古代地质构造运动及相关问题&王铠元112

关于构造地貌与气象关系问题的一个遐想&王铠元114

Researches on the isotopic geochronology of the tectono- metamorphic belts in Sanjiang area, southwestern China*Wang Kaiyuan116

Introduction116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ectono-metamorphic belts116

The isotope chronology study of metamorphic belt119

The establishment of isotopic geotime stage of metamorphism in Sanjiang drainage area124

The time interval of migmatism of Sanjiang area125

A simplified evolution of tectonic metamorphism in sanjiang area of Southwestern China126

西南三江地区锡矿床系列构造—成矿模式的试建立&王铠元129

锡金属成矿的大地构造—板块构造背景129

三江地区锡矿构造—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简要特征131

三江地区锡矿床系列构造—成矿模式的初步建立134

简要小结135

云南地质构造体系划分及其对成煤作用的控制或影响&王铠元137

云南地质构造体系划分概述137

地质构造体系对成煤的控制或影响140

煤层(煤系)的后期改造问题145

几个有关问题探讨146

结束语146

云南中甸雪鸡坪春都地区含Cu-Mo斑岩的岩石蚀变/变质和金属矿化特征探讨&王铠元 杨家瑞147

1980年10~11月到赣闽两省所定斑岩铜矿区学习参观工作简要小结&王铠元150

一、经过对几个矿区的实地学习参观,本组认为有以下几点主要心得和体会150

二、可资参考借鉴的主要方面154

三、简要小结155

第二部分 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区域地质概论&王铠元157

第一章 绪论159

第一节 区域范围和基本情况159

第二节 自然、人文、地理特征159

第三节 经济地理概况161

第二章 中国构造—区域地质研究简介164

第一节 构造—区域地质基本概念164

第一节 构造—区域地质学的发展阶段165

第三节 中国构造—区域地质研究史166

第三章 中国当代构造—区域地质学的研究简况及国内流行的构造学派和代表人物169

第一节 中国当代构造—区域地质研究简况169

第二节 当前国内流行的构造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简述170

第四章 亚洲构造—区域地质简述175

第一节 亚洲的主要构造线构造带方向及主应力作用方向175

第二节 亚洲的两个构造结178

第三节 亚洲的基底构造探略180

第四节 亚洲大陆的其他构造特征181

第五节 亚洲的裂谷带及其形成机理183

第六节 亚洲的其他重要构造现象185

第五章 中国构造—区域地质简论186

第一节 中国大陆N—S和E—W构造线及被其所划分的“四大块”186

第二节 分割了的“四大块”基本地质概况及其相互间的差异187

第三节 中国板块构造及其划分188

第四节 中国亚板块划分评述192

第五节 中国主要台—槽构造单元简介195

第六章 中国构造—区域地质再论203

第一节 中国构造—区域地质研究中的某些主要成果及其学术价值203

第二节 北方构造—区域地质基本特征简介204

第三节 南方构造—区域地质特征205

第四节 中国北方和南方主要特征比较205

第五节 中国南北方显生宙地层基本特征和对比206

第七章 西南区构造—区域地质详论208

第一节 青藏亚板块主要特征208

第二节 扬子亚板块西缘及南华亚板块西缘主要特征212

第八章 西南地区的岩浆活动及有关的岩浆岩217

第一节 NW—NNW向构造岩带217

第二节 NE—NNE向构造岩带218

第三节 过渡性方向的构造岩类219

第九章 西南区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221

第一节 概论221

第二节 构造—变质带基本特征221

第三节 变质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223

第四节 变质作用分期同位素地质年表的建立227

第五节 混合岩化作用的年龄时限229

第六节 构造—变质作用发展简史229

第七节 基本结论230

第十章 西南地区成矿概论232

第一节 成矿构造控制和成矿特征232

第二节 三江地区构造—成矿期和成矿阶段划分236

第三节 结论238

第十一章 西南地区的卫星遥感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240

第一节 全国卫星遥感研究和工作机构240

第二节 全国性和西南区遥感技术成果简介240

第三部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参加各届地质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43

再论云南及其邻区的大地构造&王铠元 孙克祥245

滇西的岩浆活动和岩浆岩&王铠元 施加辛247

再论滇西构造变质带的基本特征&王铠元249

云南及邻区1/100万卫星影像目视构造解译成果和几个主要问题探讨&王铠元251

云南新构造运动的几个问题探讨&王铠元 孙克祥253

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变质岩和变质作用&王铠元255

滇西三江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王铠元 孙克祥257

从卫星像片构造解译结果探讨滇西三江地区构造特征和几个有关问题&王铠元259

西南三江地区弧形深断裂——板块俯冲带的构造演化&王铠元261

西南三江地区构造—变质带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王铠元 薛啸锋 孙克祥263

西南三江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薛啸锋 王铠元 孙克祥267

川滇西部交界区金河—洱海左旋走滑断层带形成机理和构造演化&王铠元 孙克祥273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几个主要的大地构造问题探讨&王铠元274

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岩浆—变质作用中的几个问题探讨&王铠元275

西南三江地区主要金属元素组合成矿的构造控制&王铠元277

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川滇地区几个新构造—地貌特征探讨&王铠元280

中国西南扬子古大陆边缘几个大地构造问题探讨&王铠元282

我国西南扬子古陆边缘和东南沿海大陆路边缘大地构造特征的比较研究&王铠元283

西南三江地区海相火山岩类形成的板块构造控制&王铠元284

中国西南三江地区活动断裂与地体构造格局&王铠元286

扬子大陆西缘川滇构造带中—下元古界几个主要岩群划分对比和成矿特征&王铠元288

西南三江断裂构造总格局和几个主要特征探讨&王铠元290

西南三江地区的活动断裂及其与地质灾害的紧密相关性&王铠元292

西南三江地区推覆构造的卫片判译&王铠元294

丁青—泸水间怒江与北澜沧江主深断裂带卫片处理成果判译&王铠元296

中国西部板块构造划分若干浅见&王铠元298

西南三江地区古老基底变质岩系及其在亚洲地区的对比&王铠元300

再论哀牢山构造—变质带的几个主要问题&王铠元302

中国西部冈瓦纳微大陆的拼合及其与欧亚大陆在石炭—二叠纪时的分界&王铠元306

云南德钦、中甸、维西一带的火山岩系&王铠元309

滇西龙陵—高黎贡山伟晶岩带地质特征&薛道政 王铠元311

地矿人生60年(代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