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子产评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子产评传
  • 郑克堂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41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子产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端1

一 春秋局势(附春秋时代图)1

二 子产以前的郑国12

第二章 子产的少年时代17

三 世系表及年表18

四 子驷弑君27

五 童年论侵蔡27

六 晋楚兵祸28

七 攻盗及焚载书31

第三章 子产的从政时代34

八 为卿34

九 对晋征朝35

一○ 寓书劝范宣子轻币38

一一 入陈40

一二 献捷于晋41

一三 问政然明44

一四 答子太叔问政44

一五 辞邑45

一六 请释印堇父于秦46

一七 主张不御寇48

一八 宴赵武七子赋诗(附宋之盟)49

一九 知蔡侯不免56

二○ 如楚舍不为坛57

二一 吴公子赠答58

二二 裨谌属望59

二三 与叔向论驷良60

二四 如陈莅盟61

二五 葬伯有61

第四章 子产的当国时代64

二六 子皮授政64

二七 赂伯石邑并任为卿66

二八 政绩67

二九 复丰卷68

三○ 舆人之诵69

三一 坏晋馆垣70

三二 择能而使72

三三 不毁乡校73

三四 论尹何为邑74

三五 辞楚众逆女(附会于虢)75

三六 放子南81

三七 薰队之盟84

三八 论晋侯疾85

三九 知公子园将行大事及其合诸侯87

四○ 诛子皙88

四一 相郑伯如楚并会于申89

四二 作丘赋93

四三 相郑伯会晋侯于邢丘95

四四 铸刑书95

四五 劳楚公子弃疾103

四六 释黄熊之梦104

四七 归晋州田105

四八 立公孙泄及良止106

四九 谈鬼107

五○ 答宣子问罕朔109

五一 论丧不用币110

五二 知晋不能救蔡111

五三 郑简公卒为葬除及辞享112

五四 相郑伯会于平丘争承113

五五 哭子皮117

五六 怒富子谏118

五七 不与宣子玉环119

五八 爱护山林124

五九 弗与裨灶禳火124

六○ 火政126

六一 大搜不毁游氏庙128

六二 对晋责登陴129

六三 对晋问立驷乞131

六四 龙斗弗荣133

六五 临终遗嘱133

六六 卒后国人之悲哀136

第五章 子产的遗闻轶事138

六七 与兀者同师伯昏无人138

六八 默察奸情139

六九 兄荒酒弟耽色140

七○ 邓析骫法(四则)142

七一 见壶丘子林146

七二 赋诗却敌147

七三 君臣交儆147

七四 以乘舆济人149

七五 欺于校人151

七六 父责151

七七 状貌152

七八 祠墓152

第六章 古今评林154

孔子(左传,论语、礼记,家语)154

羊舌肸(左传)156

晋平公(左传)156

椒举(左传)156

晏婴(左传)156

子贡(见后汉书陈宠传注)156

孟子157

荀子157

吕氏春秋157

列子157

韩非子157

尸子157

庄子158

司马迁(史记)158

焦延寿(易林)158

孔丛子158

刘向(说苑、战国策序)158

韩婴(韩诗外传)158

前汉书(古今人表)158

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陈宠传)158

三国志(诸葛亮传)158

后魏书(任城王传)158

晋书(王猛传)159

刘勰(文心雕龙)159

薛道衡(隋书本传)159

旧唐书(高宗祭国侨墓,徐彦伯传,薛登传)159

司马贞(史记索隐)159

韩愈(韩集)159

王安石(王临川集)159

苏轼(苏集)160

苏辙(古史)160

王当(春秋臣传)160

张栻(南轩论语解)161

吕祖谦(春秋左传说)161

胡寅(论语详说)161

吴棫(论语指掌)162

朱熹(四书集注)162

蔡元定(四书集注)162

真德秀(读书乙记)162

郑樵(通志)163

金履祥(论语集注考证)163

徐儆弦(四书本义汇参)163

薛瑄(读书录)163

孙执升(读左补遗)163

王肯堂(绍闻篇)163

张居正(张江陵集)165

唐锡周(左传管窥)165

吕留良(四书讲义)165

魏禧(左传经世编)165

王源(文章练要)165

马骕(绎史及左传事纬)165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166

冯李华(春秋左绣)167

姜炳璋(读左补义)168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168

张星徽(左传管窥)168

袁枚(随园文集)168

章学诚(文史通义)169

魏源(古微堂内集)169

方培浚(毅斋文集)169

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171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及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173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173

王振先(中国古代法理学)173

第七章 结论175

子产的时代与环境175

子产的学术与思想176

子产的政治与外交178

子产的道德与尚礼182

子产善于观人和洞明列侯情势184

子产的法治为法家所导源185

附录187

史记列传循吏子产187

史记郑世家(节录)187

苏辙古史郑子产列传190

王当春秋臣传郑子产195

胡寅斐然集子产传200

郑樵通志公孙侨传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