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学与认识论导论 1906-1907年讲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逻辑学与认识论导论 1906-1907年讲座
  •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郑辟瑞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12409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逻辑学与认识论导论 1906-1907年讲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引论1

逻辑学与认识论导论(1906—1907年讲座)41

第一编 纯粹逻辑学作为一门形式科学理论的观念41

第一章 从精确科学出发刻画逻辑之物41

1初步区分逻辑学与心理学41

2一门关于逻辑之物作为科学一般的本质之科学的观念44

3 科学以明察的论证为目的46

4揣测的信念与概率论证50

5 间接论证的建造作为科学的任务52

6每一个论证都服从论证法则56

7论证形式对于科学一般与知识学的可能性的意义62

8一切自身不是论证的科学方法都是论证的辅助工具64

9逻辑学作为规范的评判工艺与作为工艺论67

第二章 纯粹逻辑学作为理论科学73

10形式论证法则作为理论真理73

11 命题作为同一的观念意义的超时间性·科学作为命题系统76

12逻辑学作为关于观念命题与命题形式的科学80

13含义科学不是心理学的一部分83

a)命题的观念统一性相对于实在判断体验的杂多性83

b)命题作为观念个别性不是心理体验的类型概念85

c)心理学是一门后天的学科,纯粹数学与逻辑学是先天的学科87

14含义学说与形式存在论的相关性90

15将形式数学编排进入科学理论94

16数学与逻辑学作为每一门科学都能自由利用的真理宝藏98

17科学理论的自身关涉性·纯粹逻辑学建造之理念103

18形式学科的自然秩序107

a)命题范畴作为最高的逻辑范畴107

b)命题逻辑作为纯粹语法学与作为有效性学说的二阶性110

c)命题逻辑与集合论和算术中的集合与数112

d)命题逻辑与高级存在论·整体纯粹逻辑学作为一门形式存在论116

19流形论作为理论形式的科学117

a)计算操作独立于数与量118

b)流形论作为最普全的数学·流形作为仅仅由形式决定的领域121

c)一门总括演绎学科的一切可能形式的理论学说之理念125

d)定量数学和流形论之间的区分·纯粹逻辑学作为普全数学129

第三章 形式逻辑与实在逻辑134

20 自然科学作为单纯相对的存在科学,形而上学作为终极的存在科学134

21 先天的实在性一般的形而上学作为经验上被奠基的事实实在性的形而上学之必要基础138

22先天的形而上学与逻辑-形式的存在论的关系141

23 形式逻辑学作为理论一般的理论,实在逻辑学作为实在性认识的理论146

24先天形而上学作为科学认识工艺论意义上的逻辑学的基础152

第二编意向活动学、认识论与现象学157

第四章 意向活动学作为认识的正当性学说157

25主观性在科学中的角色157

a)回溯至主观的正当性来源·排除事实-规定的个体性157

b)经验的与纯粹的数学科学中的正当性意识159

c)客观理论需要主观的正当性来源,但不研究它们163

26形式逻辑学不是关于正当性来源的科学165

a)形式逻辑学并不以绝然的明见性为论题165

b)形式逻辑学的论证与归纳论证之间的区分167

27意向活动学作为在其正当性主张方面对理智执态的研究和评价169

28意向活动学与康德的理性批判的关系175

29 外部形态学地处理意向活动的问题176

30意向活动学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与认识论问题179

a)形式逻辑学与朴素指明性的正当性学说都不是一个绝对善的意向活动良知的领域180

b)追问观念含义与实在行为之间的关系181

c)逻辑心理主义的颠倒184

d)理智行为关涉对象的问题189

e)明见性问题193

第五章 认识论作为第一哲学198

31认识论对逻辑学科与自然科学的态度198

a)认识论作为科学理论的完成198

b)对数学的一种认识论评价的必要性199

c)数学的与哲学的逻辑202

d)自然科学与哲学204

32认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207

a)认识作为主观事实207

b)最终反思澄清观念性和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关系的要求210

c)非心理学的认识论的可能性问题214

33认识论的怀疑论218

a)独断的怀疑论作为对客观科学的意义与可能性的不清楚性的表达219

b)批判的怀疑论作为认识批判的执态224

c)逻辑-数学的完善与认识论的澄清之间的差异227

34论实施悬搁之后的认识论的可能性231

a)认识论的自身关涉性231

b)现象世界作为绝对无疑的被给予性领域234

35认识论的与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之间彻底的区分239

a)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附有超越问题239

b)在心理学的起源分析与认识论的澄清之间悖谬的混淆243

c)认识论也不是描述心理学245

d)现象学的还原作为排除任何经验统觉与一切超越信仰249

e)能思的明见性不是自然事实的明见性252

第六章 现象学作为纯粹意识科学255

36现象学与认识论的关系255

37论一门纯粹现象科学的可能性258

a)现象的个体性在概念上的不可把握性258

b)现象学作为针对现象本质的研究263

c)本质明察能够就像在感知的基础上一样在当下化的基础上形成266

38超越对象作为现象学本质研究的论题268

39本质法则相对于任何实存设定的独立性与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先天271

40绝对理性的理念及其在现象学道路上的可实现性274

41现象学对于先天学科与心理学的意义278

第三编 客体化形式283

第七章 低级客体化形式283

42诸种意识概念283

a)意识作为体验283

b)意识作为意向意识286

c)意识作为执态,作为行为与意识作为注意意识289

43时间意识与时间构造292

a)客观的与现象学的时间性·现象学时间分析的任务292

b)想象意识与原初回忆之间的区分295

c)想象意识与原初回忆之间的类比298

d)在时间样式交替中的时间质料的同一性·连续回坠入过去300

e)客观时间在时间流中的构造304

f)再造回忆与原初回忆的关系·时间作为个体客观性的必然形式310

第八章 高级客体化形式314

44具体的客体化的主要类型与在客体化的全部领域中的基本对立314

45同一性功能318

a)分明的同一性意识相对于持续的统一性意识318

b)在次级与非本真的客体化中同一性的被给予性320

c)与同一性意识相关的客体化323

46思想对象与感性对象之间的区分,思想形式与感性形式之间的区分329

47普遍性功能333

a)普遍之物作为相对于个体对象的新对象性333

b)在其与个别之物的关涉中的普遍之物·不同阶次的普遍性339

48进一步的功能343

a)未规定性,特称与全称343

b)合取,析取,单数与复数的区分·复数的普遍性相对于无条件的普遍性345

c)否定347

49存在事态348

a)充实、真理与存在348

b)对“它是现实的”的意识·扩展感知概念的必要性355

c)现象学的真理概念360

50现象学的理智理论364

a)现象学操作的方法论。一门现象学的理智理论的任务364

b)通过对分析的与综合的本质法则现象学澄清来进行认识论的奠基369

51对自然科学认识的现象学澄清373

a)经验的普遍性主张的证成问题373

b)对康德关于认识论基本问题的表述的批判376

c)彻底地区分本质主张与经验主张379

d)简单经验执态的正当性来源382

e)对休谟怀疑论的批判·经验领域中的理性386

附录A394

附录Ⅰ (对第一、二编):关于逻辑学与认识论的讲座(1906—1907年)内容394

附录Ⅱ (对第一、二编):哲学·论通常意义上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399

附录Ⅲ (对8):关于逻辑概念的笔记401

附录Ⅳ (对22):最终的个别性401

附录Ⅴ (对24):先天的存在论作为先天的形而上学402

附录Ⅵ (对30d以下):心理学的与现象学的主观性402

附录Ⅶ (对31b和32):自然科学通过认识批判地澄清逻辑的与存在论的学科的完成403

附录Ⅷ(对33a):怀疑论对于认识论的意义405

附录Ⅸ(对34b):认识论的无预设性·并非所有认识都附有超越问题407

附录Ⅹ (对35d):批判的与现象学的执态409

附录Ⅺ(对35d):外感知、内感知与现象学的感知410

附录Ⅻ(对第六章 ):现象学作为意识的本质分析·它与其他先天学科的关系412

附录ⅩⅢ(对第六章 ):现象学与心理学·现象学与认识论·现象学的描述相对于经验的描述422

附录ⅪⅩ(对37b):论现象学的方法与它的科学意向的意义431

附录ⅩⅤ(47b的变体):高阶的普遍性·普遍之物作为对象与作为标记432

附录ⅩⅥ(对50a):认识的客观性·观念法则性充实关系436

附录ⅩⅦ(对51d):论概率学说440

附录ⅩⅧ(对51d):回忆的充实成就441

附录B444

附录Ⅰ 认识论作为一门关于认识的绝对本质学说444

附录Ⅱ 认识论的任务452

附录Ⅲ 现象学454

a)针对现象的研究方向。现象学作为绝对的,非客体化的科学454

b)颜色几何学与现象学463

c)先天的客观科学相对于关于构造意识的科学·时间问题470

附录Ⅳ先天存在论与现象学477

附录Ⅴ 超越论的现象学作为关于超越论的主观性与一切认识和价值客观性在其中的构造的科学480

附录Ⅵ逻辑的澄清与认识论的澄清之间的区分488

附录Ⅶ 范畴理论的阶次与它们的相互依赖·全部形式数学的系统建造的任务492

附录Ⅷ1906年9月28日给科尔内留斯的信的纲要499

附录Ⅸ私人札记,1906年9月25日,1907年11月4日与1908年3月6日503

概念译名索引513

人名译名索引527

译后记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