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第7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分析化学 第7版
  • 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50673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第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1-2分析方法的分类2

化学分析法2

仪器分析法3

1-3分析化学的进展简况4

第2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6

2-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6

误差与准确度6

偏差与精密度7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9

误差的分类及减免误差的方法1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12

t分布曲线13

公差16

2-2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17

可疑数据的取舍17

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19

两个平均值的比较20

2-3误差的传递22

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22

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23

2-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3

有效数字23

修约规则24

运算规则25

2-5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26

思考题28

习题28

第3章 滴定分析31

3-1滴定分析概述31

3-2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31

3-3标准溶液的配制33

3-4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34

物质的量浓度34

滴定度35

3-5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36

被测组分的物质的量nA与滴定剂的物质的量nB的关系36

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38

计算示例38

思考题41

习题41

第4章 酸碱滴定法43

4-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43

酸碱质子理论43

酸碱解离平衡45

4-2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分布曲线48

4-3酸碱溶液pH的计算51

质子条件式51

一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53

多元酸溶液pH的计算55

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57

酸碱缓冲溶液60

4-4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62

指示剂法62

电位滴定法68

4-5酸碱滴定曲线68

一元强碱(酸)滴定强酸(碱)68

一元强碱(酸)滴定弱酸(碱)71

多元酸的滴定75

混合酸的滴定78

多元碱的滴定78

4-6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80

4-7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84

酸标准溶液84

碱标准溶液85

4-8酸碱滴定法结果计算示例86

4-9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89

溶剂的种类和性质89

物质的酸碱性与溶剂的关系89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91

标准溶液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91

非水滴定的应用92

思考题93

习题94

第5章 配位滴定法99

5-1概述99

5-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101

EDTA的性质101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103

5-3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105

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106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及其副反应系数107

条件稳定常数108

配位滴定中适宜pH条件的控制109

5-4滴定曲线111

5-5金属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113

金属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原理113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114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114

5-6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116

分别滴定的判别式116

用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117

用掩蔽和解蔽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118

预先分离121

用其它配位剂滴定122

5-7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122

直接滴定122

返滴定123

置换滴定123

间接滴定125

思考题125

习题126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29

6-1氧化还原反应平衡129

条件电极电位129

外界条件对电极电位的影响131

6-2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34

条件平衡常数134

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135

6-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136

6-4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139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39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143

6-5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145

预氧化和预还原145

有机物的除去147

6-6高锰酸钾法148

概述148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49

应用示例150

6-7重铬酸钾法152

概述152

应用示例153

6-8碘量法154

概述154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56

碘标准溶液157

应用示例158

费休法测定微量水分160

6-9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161

硫酸?法161

溴酸钾法162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法163

6-10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163

思考题166

习题167

第7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173

7-1重量分析概述173

7-2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174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174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175

沉淀剂的选择175

7-3沉淀完全的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75

沉淀平衡与溶度积175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76

7-4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79

共沉淀179

后沉淀180

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181

7-5沉淀的形成与沉淀的条件181

沉淀的形成181

沉淀条件的选择182

7-6重量分析的计算和应用示例184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184

应用示例186

7-7沉淀滴定法概述187

7-8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187

莫尔法——用铬酸钾作指示剂188

佛尔哈德法——用铁铵矾作指示剂189

法扬司法——用吸附指示剂190

思考题192

习题192

第8章 电位分析法195

8-1概述195

8-2参比电极196

甘汞电极197

Ag-AgCl电极198

硫酸亚汞电极199

8-3指示电极199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200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200

汞电极200

惰性金属电极202

离子选择性电极203

8-4电位测定法214

pH的电位测定214

离子活(浓)度的测定218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222

8-5电位滴定法223

电位滴定法的基本仪器装置223

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224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225

8-6电位分析法计算示例228

思考题230

习题231

第9章 吸光光度法234

9-1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235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235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237

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238

9-2分光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240

9-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245

显色反应的选择245

显色条件的选择246

显色剂248

三元配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特性简介249

9-4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250

入射光波长的选择250

参比溶液的选择251

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251

9-5吸光光度法的应用252

多组分分析253

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253

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25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应用256

9-6紫外吸收光谱法简介256

有机化合物电子跃迁的类型256

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258

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258

9-7分子发光分析法简介260

分子荧光分析法260

基本原理261

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263

荧光分析仪器264

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应用265

化学发光分析法265

思考题270

习题270

第10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273

10-1概述273

10-2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274

基态和基态原子274

共振线和特征谱线274

热激发时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的关系275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基础276

10-3原子吸收光谱仪278

光源——空心阴极灯279

原子化系统280

分光系统284

检测系统285

仪器类型285

10-4定量分析方法286

标准曲线法286

标准加入法287

10-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干扰及其抑制287

电离干扰287

化学干扰288

物理干扰288

光谱干扰288

10-6灵敏度、检出极限、测定条件的选择289

灵敏度289

检出极限290

测定条件的选择292

10-7原子发射光谱法简介293

基本原理和特点293

原子发射光谱仪293

定性和定量分析296

10-8原子荧光光谱法简介297

基本原理和特点297

原子荧光光谱仪297

定量分析299

思考题299

习题300

第11章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302

11-1色谱分析理论基础302

概述302

色谱分析基本原理303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305

色谱柱效能307

分离度311

11-2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312

色谱定性分析方法312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313

11-3气相色谱法概述318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318

气相色谱分析流程319

11-4气相色谱固定相320

气相色谱柱320

气-固色谱固定相320

气-液色谱固定相322

11-5气相色谱检测器325

热导检测器326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28

其它检测器331

11-6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332

载气种类及流速的选择333

柱温的选择333

柱长和柱内径的选择335

进样量和进样时间的选择335

汽化温度的选择335

11-7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简介335

11-8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337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与应用337

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分离的因素338

11-9高效液相色谱仪339

11-10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分离类型344

液-液分配色谱法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344

液-固吸附色谱法347

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349

空间排阻色谱法351

11-11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类型的选择353

思考题354

习题356

第12章 波谱分析法简介358

12-1红外光谱358

基本原理359

红外光谱仪361

红外光谱的应用362

12-2核磁共振波谱363

基本原理363

核磁共振氢谱及其提供的信息366

核磁共振波谱仪366

12-3有机质谱367

基本原理367

质谱离子的类型及提供的结构信息369

12-4波谱的综合应用371

思考题374

习题375

第13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376

13-1沉淀分离法376

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377

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378

共沉淀分离法380

13-2溶剂萃取分离法381

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分离因数381

萃取体系的分类和萃取条件的选择382

有机物的萃取分离385

双水相萃取385

13-3色谱法386

薄层色谱法386

柱色谱法389

13-4电泳分离法396

基本原理396

分类397

毛细管电泳399

13-5其它分离技术简介402

固相萃取402

固相微萃取404

液膜分离法405

超临界流体萃取406

思考题407

习题408

第14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409

14-1试样的采取和制备409

取样的基本原则409

取样操作方法410

湿存水的处理412

14-2试样的分解412

无机物的分解413

有机物的分解416

14-3测定方法的选择417

14-4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419

思考题422

附录423

附录一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423

附录二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424

附录三 常用的酸溶液和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425

附录四 常用的缓冲溶液427

附录五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430

附录六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 MY)432

附录七 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值433

附录八 标准电极电位(18 ~ 25℃)434

附录九 条件电极电位?e’437

附录十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438

附录十一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2009年)440

附录十二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441

附录十三 气相色谱常用固定液444

参考文献448

索引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