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材完全解读 2007年修订版 高二政治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基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5317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政治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材完全解读 2007年修订版 高二政治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4
1.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与联系4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区别与联系4
3.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4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关系4
5.用图示法掌握前言知识5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7
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7
1.正确理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7
2.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8
3.用比较法理解人们“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的关系8
4.正确区分唯心主义的自然观9
5.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9
6.“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总和”,这一观点为什么不对10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0
8.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11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
第二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3
1.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13
2.如何理解不同类型的意识,其内容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反映13
3.如何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13
4.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4
5.用比较法理解观念、思维、意识、精神的联系与区别14
6.如何准确把握“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15
7.用比较法理解“电脑思维”和人脑思维的区别16
8.用图表比较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区别16
9.如何理解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16
10.“精神变物质”并不意味着精神决定物质17
11.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7
12.学习《江泽民文选》17
1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17
第三节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20
1.全面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20
2.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
3.如何正确理解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20
4.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1
5.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比较22
6.必须划清的两大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界限22
7.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3
8.注意区分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24
9.国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24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44
第一节 坚持联系的观点44
1.如何正确认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44
2.准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45
3.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46
4.用图表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的关系46
5.用图表掌握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47
6.用比较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联系的多样性的区别47
7.不要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48
8.关于因果关系认识的几个误区48
9.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9
10.运用联系的观点看新的发展观49
第二节 坚持发展的观点52
1.正确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52
2.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52
3.用问题探究法、比较法理解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53
4.用分析与综合法、对比法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3
5.用图表法理解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5
6.用比较法理解联系与发展的关系55
7.正确理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55
8.我国土地沙化首次实现逆转56
第三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58
1.如何理解规律的概念58
2.如何正确理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58
3.如何正确理解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58
4.用比较法、图表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实事求是的关系59
5.用比较法理解物质、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60
6.划清规律和规则之间的界限60
7.如何正确把握思维规律的客观性60
8.澄清几种错误认识61
9.正确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61
10.用哲学观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62
11.坚持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63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86
第一节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86
1.如何理解矛盾就是对立统一86
2.如何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87
3.用图表理解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88
4.理解“矛盾”概念时的常见误区88
5.人死不能复生,为什么说生和死可以互相转化90
6.如何正确对待矛盾,坚持两分法90
7.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从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91
8.用普遍联系暨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五个统筹”重要思想91
第二节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94
1.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94
2.如何理解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94
3.正确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94
4.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95
5.用比较法正确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96
6.如何认识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98
7.学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在方法论上有什么重要意义98
8.矛盾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98
第三节 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102
1.如何正确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102
2.如何正确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102
3.如何理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03
4.用图表比较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和联系104
5.用比较法理解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104
6.正确认识重点论要克服哪些误区105
7.为什么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05
8.运用主次矛盾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等原理,理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6
9.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理解十六大提出的“二十年”和“主要任务”106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127
第一节 事物发展的原因127
1.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27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28
3.内外因的关系不是决定被决定的关系128
4.内因和外因不等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29
5.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129
6.怎样正确对待机遇129
7.推动“中部崛起”,挺立华夏之脊130
第二节 事物发展的状态133
1.如何理解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133
2.如何正确理解“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33
3.如何理解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134
4.用比较法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35
5.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应克服什么误区135
6.什么是质、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136
7.怎样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136
8.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社会137
第三节 事物发展的趋势140
1.怎样认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140
2.正确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40
3.如何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141
4.用图表法理解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途径142
5.用图表法比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的关系142
6.用图表法比较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143
7.怎样理解形而上学的含义143
8.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143
9.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总原则与三大基本规律144
10.胡锦涛同志的三点希望144
11.实现民族繁荣 推进祖国统一145
热门推荐
- 1647752.html
- 232667.html
- 644680.html
- 3016915.html
- 3663822.html
- 2109536.html
- 3674886.html
- 1949019.html
- 2635687.html
- 833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1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2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1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0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7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0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