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君华,蔡福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宇航出版社
- ISBN:7800342425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序资本主义部分第一篇 自由资本主义第一章导言1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2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11
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8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8
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节商品20
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三节货币27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商品拜物教第四节价值规律3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38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38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40
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机器大工业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46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46
货币向资本转化——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51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55
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四节资本主义的工资62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工资的国民差异——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斗争第五章资本积累68
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68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第二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2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81
资本积累过程的剥夺——无产价级的历史使命“剥夺剥夺者”第六章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84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84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第二节资本的周转90
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第七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98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98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01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交换——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03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优先发展的原理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0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第八章剩余价值的分割117
第一节成本价格和利润117
成本价格是c+v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26
商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129
借货资本(生息资本)——资本主义的信用——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135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垄断地租和土地价格第二篇 垄断资本主义第九章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42
第一节生产集中和垄断143
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垄断组织和垄断利润——垄断和竞争第二节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48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银行的新作用——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第三节资本输出151
资本输出的客观必然性——资本输出的实质和形式——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第四节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157
国际垄断同盟的产生和发展——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五节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160
列强对世界领土的瓜分。殖民地形成——列强重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二次大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第十章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165
第一节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的背景16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历了“黄金时代至滞胀”的过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二节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168
垄断进一步发展并日益控制着经济生活——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历史趋势——金融资本膨胀出现了跨国银行——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痼疾:“滞胀”——当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第十一章帝国主184
第一节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或寄生的资本主义185
垄断使生产和技术出现停滞趋势——经济危机加深,出现“滞胀”局面——食利者阶层的增长和食利国形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社会危机加深——政治上的两手,机会主义泛滥第二节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191
第一节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及其形式195
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垂死性——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部分第一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195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结构20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个体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外合营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第三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两权分离和多种经营方式209
社会主义全所有制的两权分离——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经营方式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和生产目的214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214
社会主义劳动过程——社会必要产品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社会必要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第二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22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231
第一节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231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的历史过程——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41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内在统一关系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品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245
第一节 个人必要产品的按劳分配251
社会主义商品的特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第十五章社会主义个人必要产品分配251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按劳分配的作用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256
马克思、恩格斯的按劳分配设想——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按劳分配形式和工资制度改革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26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第二篇 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第十六章社会主义企业和企业的经营机制266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266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企业是相对独立或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素质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272
企业资金的本质及其构成——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周转——企业的产品成本、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279
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社会主义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和市场机制286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286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功能及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第二节社会主义计划市场机制295
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的运行过程及其特点第三节社会主义商品价格299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305
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体系——社会主义计划指导的市场价格——社会主义的价格调节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305
国家经济职能产生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第二节发挥城市组织经济的中心作用308
城市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开放式、网路型的经济区第三节 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计划调节311
宏观调节的计划机制——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控制体系第四节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316
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第十九章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及其调节320
第一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320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特点——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量的预测——货币流通量的控制第二节 社会主义信用和银行325
社会主义信用的本质和形式——社会主义银行第三节货币政策的宏观调节329
货币政策的调节自标——货币政策的调节内容——货币政策的调节手段第二十章社会主义财政及其调节335
第一节社会主义财政335
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的地位——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社会主义财政的构成第二节社会主义财政预算对经济的调节作用340
财政预算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的调节作用第三节社会主义财政集中资金的税收形式343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48
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税收的形式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及其增长途径348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最优化352
经济增长的内容——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最优化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357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资料消耗率——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以教育为本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规模与经济增长363
第一节积累规模与增长速度363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正确安排外延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积累率和经济增长速度第二节积累基金的使用与经济增长367
积累基金的构成与经济增长——合理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第三节 人口再生产与经济增长371
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适应是普遍的人口规律——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第二十三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74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374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国际化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379
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利用国外资金——劳务合作及承包工程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383
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第四节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货币和资金运动386
热门推荐
- 1608594.html
- 2634592.html
- 724155.html
- 3547869.html
- 2695440.html
- 1075403.html
- 2900718.html
- 9085.html
- 3821125.html
- 982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9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8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8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7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8815.html